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乙烯醇水凝胶与人关节软骨摩擦特性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自行研制的振子式摩擦仪测定了聚乙烯醇水凝胶自摩擦副、人关节软骨/聚乙烯醇水凝胶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并根据其Stribeck曲线对其摩擦润滑机理进行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在透明质酸润滑条件下,聚乙烯醇水凝胶与人关节软骨具有相似的摩擦学特性,且聚乙烯醇水凝胶自摩擦副的摩擦因数略小于聚乙烯醇水凝胶/人软骨的摩擦因数,由其Stribeck曲线初步判定其润滑机制为液膜润滑.  相似文献   

2.
利用注射型活性材料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recombinant human bone morphogenic protein 2,rhBMP-2)修复兔关节软骨,观察其治疗效果.将12只8周龄成年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均行手术切开双膝髌股关节面制备全层软骨缺损模型,缝合创口后分笼饲养4周,使之成为陈旧性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再次手术切开关节腔,清除原缺损区纤维组织,钻通骨髓腔.2组分别接受如下治疗:A组应用rhBMP-2纤维蛋白胶,B组单纯生物蛋白胶治疗.分别于10、14、18周处死动物,观察大体和形态学特征,组织学评分.结果A组于10、14周时,软骨缺损被白色半透明坚硬组织平滑修复,富有光泽,与正常软骨边界清楚,18周时修复组织与正常软骨边界模糊,质地坚硬,表面平滑光润;B组于10、14、18周时均未见软骨修复.组织评分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rhBMP-2可以有效修复兔关节软骨的缺损,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关节系统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源于软骨表面瓶刷状生物大分子的水化、软骨本身的层状/梯度化结构以及特殊的应力耗散机制,三者协同作用促成了低摩擦、高承载及长寿命的关节软骨体系.受天然关节软骨系统生物润滑机制的启发,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系列摩擦学性能优异的结构化水凝胶材料.本文综述了结构化水凝胶的仿生润滑研究进展,剖析了其作为关节软骨替代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最后讨论了结构化水凝胶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外伤或关节使用过度或重度关节炎都会导致关节表面的软骨以及软骨下骨形成难以恢复的损伤.尽管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技术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功,但仍存在治疗的局限性,如自体移植存在供区并发症、移植的组织不完全整合和易降解、骨髓刺激会产生纤维软骨、质量不佳等.为提高骨软骨缺损的治疗效果,前期研究制备了局部缓释生长因子rh BMP-2和rh TGF-β3的丝素蛋白/脱软骨细胞外基质/纳米羟基磷灰石复合三层支架,并在兔子体内短期植入后获得良好的骨软骨修复效果,但并未进行长期体内研究.本研究在兔子双膝滑车沟处建立直径5 mm、深度3 mm的缺损,并将具有局部缓释生长因子rh BMP-2和rh TGF-β3的复合三层支架进行缺损区植入,且以天然膝关节滑车沟处骨软骨为对照组,修复34周后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Micro-CT扫描以及力学测定,评价支架对骨软骨缺损长期的修复情况.大体观察、组织学染色、免疫组织学染色扫描结果表明,支架组再生软骨具有与天然组相似的表面平整度和完整度、细胞排列形态以及黏多糖含量;但Ⅱ型胶原染色和软骨纳米压痕结果表明,支架组再生软骨Ⅱ型胶原含量以及力学性能明显低于天然...  相似文献   

5.
针对自修复水凝胶能够模仿自然界中植物受损后从分子水平上对受损部位进行自修复的现象,对自修复水凝胶设计和合成基本原理进行了归纳总结。自修复水凝胶主要分为化学型自修复水凝胶和物理型自修复水凝胶。化学型自修复水凝胶大体上又可分为基于Diels-Alder加成反应的自修复水凝胶、基于可逆二硫键的自修复水凝胶和基于酰腙键的自修复水凝胶;物理型自修复水凝胶大体上可分为基于氢键作用的自修复水凝胶、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自修复水凝胶和基于静电相互作用的自修复水凝胶等类型。自修复水凝胶不仅保留了传统水凝胶良好的吸水保水性、生物相容性等性能,而且其具有的自修复性能可以有效地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降低材料的使用成本。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自修复水凝胶在油气田、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应用情况,并对自修复水凝胶在油气田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最常见的骨科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法和手术法,但在恢复骨关节炎软骨的正常结构与机能方面并不理想.因此,急需建立新的高效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以干细胞疗法为研究方向的再生医学为关节软骨的修复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对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来源、作用机理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自体游离骨膜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的文献回顾夏亚一(兰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730030)本文根据骨膜在不同条件下具有双向分化潜能这一原理,对近几年骨膜植入损伤的关节软骨部位,修复关节软骨损伤的文献做一回顾。1实验方法的不同动物实验表明,骨膜确有双向分化...  相似文献   

8.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作为一种可以导致残疾的退行性疾病,常累及软骨下骨。受损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很难自愈,用于功能修复的组织工程支架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镁合金因其良好的机械和生物学性能被视为可降解多孔支架有希望的候选者。然而,目前对于适用于软骨下骨缺损修复的镁基支架的结构设计和优化方案还没有定论。归纳了镁合金用于骨软骨支架的研究进展,包括多孔支架的制造方法;添加合金元素和表面改性的优化策略;参数化与非参数化的结构设计;镁基支架的机械、降解和生物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了未来研究的潜在方向。旨在为多孔镁基支架的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骨及关节软骨损伤在临床多见,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软骨自发的再生和自我修复能力十分有限.随着软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组织移植修复软骨缺损成为共同关心的研究课题.本文分别就软骨组织工程的供体来源、细胞外基质、支架材料及生长因子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  相似文献   

10.
关节软骨的自我修复能力有限,发生损伤后须进行修复或置换,然而传统的治疗方法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组织工程技术为此难题带来了曙光。在组织工程三要素(种子细胞、支架材料、信号分子)中,支架材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关节软骨支架材料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软骨组织中天然存在的Ⅱ型胶原蛋白、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3种生物材料,并就目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关节疾病。其主要病变是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最早期是关节软骨局部发生软化、糜烂,最后软骨下骨外露。可继发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周围肌肉的改变,是综合因素所致的不可逆关节损害。如何早期诊断骨性关节炎是医学中的难题,由于疾病发展缓慢,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故传统的诊断方法难以给予早期诊断。治疗本病的关键是如何早期诊断关节软骨损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欲在OA患者的体液中寻找反映疾病变化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BM)来及时反映关节软骨代谢状态,将对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延长导电水凝胶的使用寿命,基于席夫碱动态共价键的构建机理,在硼砂(BORAX)和氯化锂(LiCl)混合溶液中,采用丙烯酰胺、 N-2-氨基乙基丙烯酰胺盐酸盐(AEAM)和N-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ASI)通过一步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自修复功能的导电水凝胶,并对该水凝胶的红外、力学、导电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水凝胶内部形成了席夫碱结构;通过调整各组分质量比,水凝胶的断裂伸长率最高可达1 495.2%,拉伸强度最高可达328.9 kPa,电导率可达3.11 S/m,表明水凝胶具有较好的自修复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人工软骨材料-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乙烯醇溶液经反复冷冻-融化、真空脱水及辐照交联处理后,制得一种人工软骨材料PVA-水凝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PVA-水凝胶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反复冷冻-融化、真空脱水和辐照交联对PVA-水凝胶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该PVA-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与人关节软骨相近,可望用于人工软骨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可行性。方法2004年2月~2009年2月期间,对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病例29例,用自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进行修复后随访1.5~4年,同时对其临床效果采取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采用Baird踝关节评分系统对29例患者进行功能评分,其中优8例.良13例,可2例,差6例,有效率79.31%。距骨穹解部硬化并创伤性关节炎5例,踝关节融合6例。结论应用体带骨膜髂骨板移植修复距骨骨折并软骨面缺损的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5.
李平 《科技咨询导报》2008,(19):170-171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伴有炎症。治疗药物有镇痛药、NSAID、透明质酸、硫酸氢基葡萄糖等。随着对其发病机理的认识,有望开发出可调节其病理进程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金属烤瓷冠对牙体牙列缺损、龋坏、变色等 133例进行修复治疗 .结果表明 :金属烤瓷冠色泽和形态逼真 ,不刺激龈组织 .133例中修复完好的有 130例 ,占 97.74 % ,修复效果满意 ,是较理想的修复体 ;在临床上可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不同时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软骨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表达。探讨这两种蛋白在骨性关节炎患者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OA组:取自因骨性关节炎而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KA)或关节镜诊治术的患者,共计70例; NOA组:取自创伤后导致的截肢或部分软骨脱落使用关节镜可取出的患者,共计13例。根据WOMAC骨关节炎指数,将70例OA患者分为轻度OA组18例,中度OA组22例,重度OA组30例。免疫组化法对β-连环蛋白和MMP-3的各组阳性细胞进行染色,根据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用软件SPSS 22. 0统计分析出两种蛋白与OA发展的相互关系。结果β-连环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OA组有2例阳性,阳性率为15. 38%; OA组患者关节软骨中,轻度OA组10例阳性,阳性率55. 56%;中度OA组17例,阳性率77. 27%,重度OA组27例,阳性率90. 00%。MMP-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OA组有1例阳性,阳性率为7. 69%; OA组患者关节软骨中,轻度OA组9例阳性,阳性率50. 00%;中度OA组14例阳性,阳性率63. 64%,重度OA组25例阳性,阳性率83. 33%。卡方检验结果示β-连环蛋白与MMP-3在骨性关节炎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骨关节炎组(X2=19. 053/16. 803,P0. 001)。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提示:软骨组织中β-连环蛋白与MMP-3的表达水平随着WOMAC骨关节炎指数升高而增强,呈显著正相关(r=0. 753/0. 787,P0. 001);β-连环蛋白与MMP-3的表达水平随着Mankin评分的升高而增强,呈显著正相关(r=0. 840/0. 774,P0. 001),在OA关节软骨中β-catenin与MMP-3的表达强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 891,P0. 001)。结论 (1)关节软骨中β-catenin和MMP-3的表达较非骨关节炎组显著增强,且随着OA不断加重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强度不断增强,这两种蛋白可作为OA早期诊断的依据。(2)β-catenin、MMP-3参与了OA发生发展过程中软骨的破坏。(3) OA软骨组织中β-catenin、MMP-3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对OA的发生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双网络水凝胶”设计思路,以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的原理,制备了高强度聚丙烯酸/丙烯酰胺双网络水凝胶,并添加SiO2对DN凝胶进行改性,系统研究了SiO2的加入量对DN复合凝胶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和粘弹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DN凝胶中添加适量SiO2会提高凝胶的压缩强度,当SiO2含量超过一定程度时,继续增大SiO2含量会导致材料压缩强度下降。这对其应用于软骨修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工软骨材料——聚乙烯醇水凝胶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聚乙烯醇溶液经反复冷冻-融化、真空脱水及辐射交联处理后,制得一种人工软骨材料PVA-水凝胶。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PVA-水凝胶的微观形貌;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及相应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反复冷冻-融化、真空脱水和辐照交联对PVA-水凝胶结晶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该PVA-水凝胶的力学性能与人关节软骨相近,可望用于人工软骨材料。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训练在荷载有脂肪充质干细胞(ADSCs)的纳米静电纺丝材料修复大鼠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作用与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ADSCs,体外扩增,流式鉴定,荷载于聚碳酸亚丙酯/聚己内酯/左旋聚乳酸-磷酸四钙(PPC/PCL/g-TTCP)纳米静电纺丝载体上,植入到大鼠膝关节软骨缺损处.实验大鼠随机分为2组:1)正常对照组;2)运动训练组.训练组采用中等强度的水平跑台运动(12 m/min的速度,持续30 min).术后第3周开始训练,每周训练5 d,每天训练2次,训练8周后,对修复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和Ⅱ型胶原等染色和组织学检查,采用Wakitani评分系统进行软骨修复评分,采用Graphpad Prism 6.0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PC/PCL/g-TTCP与大鼠ADSCs具有很好的相容性,可以成功荷载和诱导成骨分化;在运动训练组的关节软骨修复评分指标中,细胞形态,基质染色强度,表面规整度,修复软骨相对厚度以及移植物与宿主整合度5项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Ⅱ型胶原和HE染色显示运动训练组软骨细胞增生明显,Ⅱ型胶原阳性细胞占比显著提高.[结论]中强度运动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荷载ADSCs的纳米静电纺丝对大鼠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