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选取中国大陆31个省会城市和9 个经济规模较大的非省会城市为样本,抓取了这些城市在美食团购网上的 35797 条消费记录,同时结合菜谱数据,挖掘出每个城市消费的菜品中的辣味菜品的比例;在 ArcGIS、数据库软件支持下,利用空间自相关方法,分析了中国大陆食辣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食辣度与日照、湿度、地理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中国食辣存在较强的正自相关,在整体空间上表现出明显的聚集特征;在局部空间上存在三个显著的集聚区,分别是以重庆、成都和贵阳为中心的西部高辣集聚区、以武汉和长沙为中心的两湖高辣集聚区,以及以温州为中心的东南沿海低辣集聚区;日照和地理位置是造成中国食辣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认为,人口大规模流动也可能影响了食辣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7-2015年中国大陆地区男同性恋网络社交数据和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人口数据,利用变异系数、空间自相关分析、重心迁移、标准差椭圆方法对比分析了中国大陆地区城市人口与男同性恋人口的空间分布与演化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解释了影响男同性恋人口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男同性恋人口空间分布不平衡,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男同性恋人口重心向南移动,主要分布方向为东北-西南,空间聚集模式以分布于中国大陆西北和西南地区的低-低聚集模式为主,其他聚集模式零星分布;交通、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是影响男同性恋人口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各因素相互作用增强了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1991-2016年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空间自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等方法,探讨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区位选择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区域差异明显,集中分布于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广东、江苏、福建、上海、浙江、北京、天津、辽宁等8省(直辖市);空间集聚特征即空间自相关特征明显;台资集聚水平、市场规模、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政策因素、劳动力成本等因子对台商大陆农业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较强;占领大陆广阔的市场是前期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重要目的,台商对大陆农业投资的中后期,台资集聚水平、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4.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22个区县1997-2011年人口和GDP数据,计算各区县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二者的耦合指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人口和经济集聚特征,人口与经济耦合类型,并在Geoda软件支持下对各区县人口与经济耦合指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将三峡库区重庆段22个区县划分为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协调发展、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等3种划分类型;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1997-2011年研究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具有较高空间集聚特征但呈下降趋势;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研究区局域集聚程度也较高,并且空间集聚主要分布在重庆主城和研究区东北部.重庆主城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故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口集聚程度高;研究区东北部地理环境较差,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故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口集聚程度低.为了降低三峡库区重庆段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不均匀程度,建议调整产业政策向研究区东北区域倾斜以促进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回流;并且研究区东北区域也应抓住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还可采取改善重庆主城至研究区东北区域的交通条件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22个区县1997—2011年人口和GDP数据,计算各区县的人口地理集中度、经济地理集中度和二者的耦合指数,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人口和经济集聚特征,人口与经济耦合类型,并在Geoda软件支持下对各区县人口与经济耦合指数进行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人口地理集中度和经济地理集中度均呈现出西南高东北低的分布特点;根据人口与经济地理集中度耦合指数将三峡库区重庆段22个区县划分为人口集聚超前于经济集聚、人口集聚与经济集聚协调发展、人口集聚滞后于经济集聚等3种划分类型;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1997—2011年研究区人口与经济空间耦合具有较高空间集聚特征但呈下降趋势;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进一步表明研究区局域集聚程度也较高,并且空间集聚主要分布在重庆主城和研究区东北部。重庆主城由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故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口集聚程度高;研究区东北部地理环境较差,交通不便,产业结构单一,故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且人口集聚程度低。为了降低三峡库区重庆段人口与经济空间集聚的不均匀程度,建议调整产业政策向研究区东北区域倾斜以促进当地产业经济发展和人口的回流;并且研究区东北区域也应抓住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还可采取改善重庆主城至研究区东北区域的交通条件等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自上而下"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区的入境旅游碳生产率进行测算,并使用变异系数衡量入境旅游碳生产率的地区差异,借助莫兰指数对入境旅游碳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入境旅游碳生产率总体呈波动增长趋势,年增长8.63%;东、中、西部增长趋势未见显著差异,东部地区增幅略高于中西部地区;入境旅游碳生产率西低东高,存在明显空间集聚现象;低、高入境旅游碳生产率省区分别与低、高省区为邻,空间集聚性大于异质性,且以低入境旅游碳生产率省区彼此为邻现象为主;入境旅游碳生产率在局域空间分布上较为稳定,高-高集聚区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低-低集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对入境旅游碳生产率时空演变特征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旅游碳排放研究的内涵,还有利于中国各省区分享发展低碳旅游经验.  相似文献   

7.
以行政区划中的地区为最小空间单元,利用2015年中国343个地区逐日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分析了中国空气污染的空间格局,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评价了驱动因素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①中国的空气污染具有"双中心"的空间集聚特征,分别存在华北区和西北区两个高值中心与华南区和东北区两个低值中心.②影响我国AQI分布的自然因素比较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影响我国AQI分布的社会经济因素可分为人口、工业、生活消费和环境维护4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国家公布的6 819个传统村落名录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核心-边缘型"分布特征,形成四大集聚片区;中国传统村落在各省(区、市)及市、县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不均衡性,多分布在省域边界地区;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影响,主要分布在远离平原粮食主产区的河谷、盆地、低山、丘陵和中高山的距离中心城市较远,经济和交通欠发达的阳坡地区或沿河地区;影响中国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坡向、人口密度、河网密度、距中心城市距离、高程、农业用地、交通密度。  相似文献   

9.
综合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时间距离引力模型、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甘肃省81个县区的可达性及经济联系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各县区可达性分布不均衡,呈现以省会为核心的中部高、东西边缘低的核心-边缘分布特征;省内可达性按地区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陇中地区河西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县区间的可达性具有自相关特性,呈现明显的"低低"和"高高"集聚区的空间二元结构,低值聚集区位于中部地区,高值聚集区位于东西边缘地区.距离较近且主导产业类型相似或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区间联系更为密切;各县区的经济联系总量空间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以各市市区和个别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区为中心向相邻单元辐射的中心-外围布局以及由西北向东南地区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14-2016年中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日报数据,综合运用空间插值法、空间自相关模型、核密度估计模型等空间数据统计模型探究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布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1)2014-2016年中国城市的AQI呈下降的趋势,空气污染城市数量减少,表明城市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中国城市AQI季节均值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夏、秋两季空气质量空间分异格局不显著,春、冬两季的空间分异格局显著,呈北高南低、内陆高沿海低的季节性空间分布格局。(2)中国城市AQI空间分布呈现出持续增强的空间集聚态势,形成以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为核心并蔓延至湖北省中北部的中度污染区和以乌鲁木齐和阿图什市为核心的中度污染区,以珠三角城市群为核心的华南地区是稳定的空气质量优良区。(3)从核密度估计图可以发现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6个显著核心密度区和3个次级核心密度区,2014-2016年内该基本格局在局部区域发生较明显变化。本文通过不同的时间尺度全面分析了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旨在为中国各个城市制定相关的空气质量防治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经济空间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2303个县域单元1998年~2013年的人均GDP和夜间灯光遥感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整体上,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两极分化严重,区域发展空间格局大体保持不变.其中,东部地区的珠三角、福建沿海、长三角、山东半岛、京津唐、辽中南依旧为典型的经济发达区,成为全国性的经济增长极,但是其经济溢出效应不足;西南地区的贵州、四川行政区的边缘及西藏东南部和甘肃南部为典型的经济落后区;中西部的省会城市成为区域经济增长中心,对周边县市产生虹吸作用.2)从时间序列变化趋势来看,不同聚类类型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HH类型区的空间格局总体上稳定,年际变化小;LL类型区年际起伏变化大;HL类型和LH类型区变化不显著.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HH类型和LL类型区具有集中连片分布的特征,HL类型和LH类型区趋于分散,其中HL类型呈点状分布于中西部省会城市(武汉、西安、兰州、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昆明).  相似文献   

12.
以西安市银行网点为研究对象,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银行空间分布、集聚特性、集聚区布局及形成机制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银行空间呈同心圆环状向心分布,并沿城市主干道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延伸.城市层面,银行空间呈现倒"U"型集聚特征,距离为4.1km处显著集聚且趋势最强;中小尺度层面,形成了多层次的银行集聚区,一阶热点区数量多,集聚程度差异大,二阶热点区数量少,集聚程度相似,集聚方向与交通干线方向大体一致;空间尺度不同,银行集聚区形成机制差异较大,小尺度集聚区形成主要受到交通便利性的影响,较大尺度银行集聚区则更加关注服务对象.  相似文献   

13.
以最短路径模型为基础,选取距离特征指标,分析基于主要铁路和干线公路网的省会城市交通通达性.从空间格局来看,铁路和干线公路的交通通达性都呈典型的同心圆模式,通达性最好的省份城市是接近中国大陆几何中心的郑州;而通达性较低的省份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东北和海南省等边疆地区.交通通达性直接影响城市区位优势的发挥,增强边疆地区省会城市的交通通达性将有利于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现代省会城市的空间结构特点的基础上,以四个典型沿海省会城市南京、杭州、济南、广州为研究对象,对它们的空间扩展特征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沿海省会城市空间扩展沿交通走廊定向发展、集聚与扩散等主要规律。指出沿海省会城市空间扩展过程中出现的资源利用、环境恶化、用地无序蔓延等问题,对未来大都市良好生态环境建设及城市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2004—2013年我国大陆31个省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Moran′s I,分析了我国省域时间序列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全域空间自相关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全域空间上,我国大陆31个省域的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平均关联程度呈较低水平的空间正相关,关联程度不太显著。在局域空间形态上,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和西南部分省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长期处于低值被低值包围的低-低空间自相关形态;而高值被高值包围的高-高空间自相关的空间集聚形态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低-高形态的空间集聚形态主要分布在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东北地区的辽宁,西南地区的云南是我国国际旅游(外汇)收入高-低空间形态集聚的主要地区,但这些地区与周边省域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的空间关系均为负空间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以郑州市中心城区2010年和2015年的写字楼POI数据研究对象,运用GIS中的标准离差椭圆分析法及核密度分析法,研究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分布及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郑州市中心城区写字楼以郑州市火车站为中心,以西北—东南方向为长轴,东北—西南方向为短轴,总体上呈现"西北—东南"分布的态势。2)郑州市写字楼沿西北—东南方向的京广铁路两侧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东侧,表现为明显的方向性差异。3)办公空间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高等级办公集聚区主要布局在重要交通节点附近和交通干道的两侧。4)与2010年相比,2015年郑州市中心城区办公空间集聚程度不断增强,且随着城市的扩展及经济的发展,办公空间逐渐从中心向外围扩散。5)办公集聚区趋向于布局在商业设施比较完善的地区,且与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在大数据背景下,基于阿里研究院发布的淘宝村数据,运用网络关注度、空间分类法及核密度分析法等对2013-2019年黄河流域淘宝村进行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组织类型分析.研究发现:(1)从时间维度看,研究期内淘宝村的数量呈指数增长,表现出自上游到下游阶梯状递减的分布规律.(2)从网络关注度看,呈现"一个高值集聚区+两个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态势,"一个高值集聚区"集中分布在郓城县、鄄城县和牡丹区,"两个低值集聚区"是以博兴县和惠民县为中心和以洛龙区为中心.(3)从产业类型看,按主营产品和服务类型及区位可分为七大类,即城市近郊农贸型、城镇边缘农贸型、独立发展的农贸型、城市近郊工贸型、城镇边缘工贸型、独立发展的工贸型和城市近郊纯贸易型.(4)从空间分布来看,2013、2015、2017和2019年4个时间断面上黄河流域淘宝村的空间格局具有由点状扩散到面域联动的演变态势;空间上呈现出"一核两翼"的分布态势,其中"一核"主要集中分布在博兴县、鄄城县和牡丹区且逐渐向四周递减,"两翼"指在东北部、西南部形成两个较低的集聚区.(5)从空间组织类型来看,主要为同类型扩散、衍生扩散和独立发展3种类型,其中同类型扩散多分布在下游地区,衍生扩散类型多分布在中、下游地区,独立发展型淘宝村多分布在上、中游地区.  相似文献   

18.
 根据能源生产用水这一概念,通过能源生产用水压力指数的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了能源生产与用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状年(2016)下,中国能源的高产区主要分布在北部、中东部地区,其中内蒙古、山东等5省(区)的主要能源总产量占中国主要能源生产总量的67%,低值区出现在南部及西南部部分省(区);5类主要能源生产用水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但与能源资源本身的地区分布基本保持一致;主要能源的生产用水压力指数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及北部省(区),空间集聚分析表明能源生产用水压力指数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H-H集聚特征显著。  相似文献   

19.
银行存款作为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市场的大小、消费能力的强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等多个方面.基于我国2000-2013年330个城市的银行存款数据,运用基尼系数、重心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斜率分析等方法,对我国市级空间单元银行存款的时空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银行存款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地区的银行存款也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差异,且在整个研究时段内,全国及各地区银行存款的区域差异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趋势.(2)我国银行存款主要分布在东南方向,且表现出向西南方向移动的格局,在空间上的分布存在着较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3)我国银行存款在空间上的分布整体上呈现出相似类型集聚分布的特征,局部空间自相关分布也存在着较明显的空间集聚区,四大集聚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相对较稳定.(4)我国银行存款的增长类型以低速增长为主,其次是中速增长,高速增长的空间单元最少,各地区银行款增长类型的构成差异性明显,高速增长主要集聚在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长江中游、山东半岛和海峡西岸等6个城市群.  相似文献   

20.
贯彻落实国家中部崛起计划、 制定区域人口政策以及促进湖北省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等提供科 学决策依据。 在城市-城市群-省域多级尺度特征上, 结合地统计方法、 空间自相关分析、 分段回归模型等, 提出了一种区域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多尺度动态模拟流程方法。 利用此方法, 在武汉市-武汉城市圈-湖北省 3 个 尺度上, 对湖北省 1990 ~2010 年人口空间分布结构进行了动态模拟实验分析。 结果表明, 20 年来, 武汉市人 口持续向中心集聚, 依旧处于城镇化早期阶段, 且其人口格局被分割为两个不同的结构带; 在 3 个地理尺度 上, 人口空间分布均有表现为明显的集聚特征, 随地理尺度的扩大, 人口密度梯度趋于平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