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更好地了解DNA发卡结构在生物学上的功能,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光谱和2D-NOENMR谱确定6-吡咯脱氧胞苷(6PdC)的二级结构,用滴定曲线测定7-氨基放线菌素D(7AAMD)滴定DNA的Kd值,并用Z-DOCK方法计算7AAMD与DNA的绑定位置。结果显示,6PdC的表观时间分辨寿命为1.44ns,而7-吡咯脱氧胞苷(7PdC)的该寿命为2.81ns;在2D-NOENMR谱中处于H8/H6区域的交叉峰,除了处于7,8,9,10位上的脱氧胞苷(dC)的NOE很弱甚至难以观察到外,其他的dC的NOE交叉峰很强,并且可以很好地归属;滴定曲线显示AACC4,7PdC,6PdC,AACC4-comp等与7AAMD的Kd值分别是0.1,0.31,0.46,0.57;Z-DOCK计算结果显示7AAMD的平面多环插入发夹环。研究结果说明DNA的结构决定7AAMD与自身亲和力的强弱,而吡咯脱氧胞苷(PdC)的空间位阻的影响有限;揭示7AAMD可能通过与启动子或增强子的发夹部位结合抑制或减弱原癌基因的转录水平,达到抗癌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得到分子内部较为准确的结构,通过测定二维(2D)核Overhauser效应(NOE)谱中交叉峰与对角峰强度比的方法,经变温2D NOE实验,找出分子中刚性部位,结合Stokes-Einstein-Debye经验公式得出分子运动的相关时间,以此作为分子中刚性部分的相关时间,从而得出刚性部位的核间距.  相似文献   

3.
对盐酸坦索罗辛的红外光谱(FT-IR)、一维及二维核磁共振谱(1H NMR,13C NMR,DEPT,1H-1H COSY,HSQC,HMBC)进行了解析,对其所有的NMR谱信号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特征吸收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确证了盐酸坦索罗辛的结构。  相似文献   

4.
用1H NMR滴定技术研究了CD3CN和DMSO-d6溶剂中吡咯-2,5-二乙酰胺衍生物1-4与阴离子结合的性质.在氘代乙腈溶液中,受体1-4是含氧阴离子的有效接受体,且其对阴离子的亲和性与吡咯-2,5-二甲酰胺相似.但在更具竞争性的氘代DMSO溶液中,其对阴离子的亲和性要小得多.  相似文献   

5.
以4-取代-9-(2′-脱氧-2′-β-氟-β-D-呋喃糖基)吡咯[2,3-d]嘧啶类化合物为原料,与三氯氧磷一锅法合成出具有新型结构的吡咯[2,3-d]嘧啶核苷单磷酸酯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经核磁共振磷谱(31P NMR)、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高分辨质谱(HRMS)分析确证;对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了初步的体外抗乙肝病毒药理活性实验,结果显示设计合成的7个化合物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3a,3d,3f对HBsAg和HBeAg的抑制率较高,3a的毒性较低.  相似文献   

6.
仪器法测定Si—全甲基环硅氮烷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H NMR、IR和熔点测定法对含八甲基环四硅氮烷(Ⅰ)和六甲基环三硅氮烷(Ⅱ)的固体样品和液体样品进行了定性鉴定。对样品的~1H NMR谱进行了深入解析,纠正了Sadtler标准谱集对NH峰的错误解析。还提出一种以精制的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内标的NMR定量测定方法。用此法获得了Si-甲基环四或环三硅氮烷的纯度、含氮量质量指标及其杂质含量。  相似文献   

7.
以芴为原料,通过卤代、Sonogashira偶联、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等合成了目标化合物7-乙炔基-2-芴基膦酸二乙酯.采用核磁共振谱(1 H、13 C、31P NM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液质联用飞行时间质谱(LC-MS TOF)等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表征数据与化合物结构相符.本文采用一步法直接合成膦酸酯,与传统的两步法相比,操作步骤更加简化,反应条件温和,避免使用五氯化磷、二氧化硫等毒性原料,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产率高达91%.  相似文献   

8.
以3-甲基-2-氰基吡咯-4-甲酸乙酯为原料,经3步反应合成了一个含吡咯并三嗪母核结构的新颖化合物5-甲基-4-(1-氮杂环丙基)吡咯并[2,1-f][1,2,4]三嗪-6-甲酸乙酯。通过对其合成过程中的反应条件优化,三步反应以总收率43%制得目标产物。反应所及中间体和最终产物通过1 H NMR、13C NMR、HRMS、FTIR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商品化的(1S,5R,6R,7R)-7-苯甲酰氧基-6-[3(S)-3-羟基-5-苯基-1(E)-戊基]-2-氧杂双环[3.3.0]辛烷-3-酮为原料,经4步反应合成一种四氢呋喃(THP)保护的拉坦前列素内半缩醛,并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红外光谱(IR)和质谱(MS)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终产物的收率为65.7%,纯度为99.0%.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两种新型芴衍生物:2,7-二(2,4-二氟苯基)-9,9-二辛基芴(1)和2,7-二(4-甲氧基苯基)-9,9-二辛基芴(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IR)以及一维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碳谱(13C{1 H}NMR)、氟谱(19F{1 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了核磁共振谱谱线特征。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了化合物1,2的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在CH2Cl2溶液中化合物1,2在300~330nm波段有吸收峰,归属于π-π*跃迁;化合物1,2的光学带隙Eg分别为3.53eV和3.32eV,发射峰峰值分别为367nm和387nm,并且具有强烈的深蓝色荧光发射(激发波长为320nm),在二氯甲烷溶液中量子效率分别为0.60和0.80。  相似文献   

11.
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得到NO分子在420~470 nm的荧光激发谱及A2∑←X2∏(0,0)跃迁的荧光时间分辨谱.荧光激发谱归属于A2∑←X2∏(0,0)(0,1)跃迁.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得到A2∑(v=0)态得力常数k=2.32×103 N/m,自然寿命τ0≈195 ns.  相似文献   

12.
用NMR数据解析方法对姜辣素类化合物6-姜烯酚[6-Shogaol,(E)-1-(4-羟基-3-甲氧基苯基)癸-4-烯-3-酮]的结构进行研究.联合应用一维NMR(1H NMR、13C NMR、DEPT)和二维NMR(1H-1H COSY、HSQC、HMBC)技术对其进行检测,使6-姜烯酚所有的1H和13C NMR数据得到了详细解析和归属,并进一步确证其结构.本研究为姜辣素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提供了可靠的NMR数据解析方法和依据,也为该类化合物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1,10-二氮杂菲(phen)、加替沙星(HGA)与Nd(Ⅲ)的固态三元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等确定了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Nd(phen)2(GA)3·H2O,配体phen及GA均以双齿螯合方式与金属离子配位,配位数为10.通过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初步研究了配合物及配体与DNA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存在插入作用,阻止其复制或表达而起到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环化合物4和9分别与5-叔丁基间苯二甲酰氯反应得到了新型穴醚5和10,并通过氢谱、碳谱、低分辨质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ESI-MS和1H NMR方法研究了主体化合物穴醚5和10与客体吡啶N-氧化物的相互作用,通过核磁滴定测定了主客体络合物的络合常数.实验结果表明:穴醚5和10都能与吡啶N-氧化物形成1:1络合物,而且对于相同的客体,环状空腔较大的主体化合物10的络合常数Ka比主体化合物5的络合常数大23倍.  相似文献   

15.
利用微波加热法,以6-硝基胡椒醛、对甲氧基苯甲醛、吡咯为原料,合成了5-(3,4亚甲二氧基-6-硝基)苯基10,15,20-三对甲氧基苯基卟啉.新化合物结构分别经UV-Vis,IR,^1H NMR,元素分析证实。  相似文献   

16.
本文测定了18—冠—6、[Co(H_2O)_4(NCS)_2](18—C—6)等物质的~1H、~(13)C、~(14)N—NMR谱。推测了配合物的结构。确定了配合物在高氯酸钠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7.
微波吸收介电谱检测技术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可用于固体中电子输运特性的无接触测量,是研究晶体中光生载流子寿命及其迁移行为的有效方法.本文利用高时间分辨的微波吸收薄膜介电谱检测装置,测量了掺杂K4Ru(CN)6的AgBrCl乳剂在35ps超短脉冲激光曝光后的光电子衰减的时间分辨谱.对所选取感光乳剂的相对感光度与其光电子寿命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掺杂K4Ru(CN)6的AgBrCl乳剂的相对感光度与其光电子寿命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并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利用核磁共振技术(<'1>H NMR,<'13>C NMR,DEPT-135,<'19>F NMR,HSQC,HMBC)对兰索拉唑在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DMSO-d<,6>和CDCl<,3>中的氢谱和碳谱进行了全归属.通过速率常数解释了两种不同溶剂中氢谱和碳谱位移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喷雾质谱(ESI-MS)法研究了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与4种DNA—dC6,dT6,dA6,d(AT)3的相互作用,考察了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与DNA形成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行为及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DNA复合物-4价离子的二级质谱(MS/MS)行为。结果表明,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与4种DNA均可形成非共价复合物,且复合物离子主要以-4价形式存在;N-苯甲酰基-脱氢枞胺-7-酮与4种不同的DNA形成的-4价复合物离子均在碰撞能(CE)约20%时发生裂解,并且具有大致相同的裂解方式。  相似文献   

20.
依据药物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以 2′, 4′-二氟代联苯基为分子骨架的新型1, 2, 4-三氮唑化合物.目标化合物分子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1H NMR )、碳谱(13C NMR)、高分辨质谱(HRMS-ESI)进行确证.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真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5d, 5e, 6a, 6b, 7c的抗真菌活性较好, 化合物5d, 6a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活性和酮康唑、氟康唑的抑菌活性相当,化合物5d, 5e, 6a, 7c对红色毛癣菌的抑菌活性接近酮康唑,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