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恒电流测试、循环伏安测试和恒电位测试等技术手段分析了镀液体系中加速剂SPS、抑制剂EO/PO和Cl-对电镀铜效果的影响。在由CuSO4·5H2O(0.40 mol·L-1)与H2SO4(1.80 mol·L-1)组成的基础镀液体系中同时加入SPS(0.7 mg·L-1)、EO/PO(20 mg·L-1)和Cl-(60 mg·L-1),可以控制铜沉积层表面微观形貌的均匀性。阴极板抖动手段可以控制电镀填铜的宏观均匀性。由此获得的厚度均一、侧蚀小且纯度高的电镀铜柱与精细铜线可以较好地满足制作封装基板叠层互连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3个生物化学反应体系及细胞学方法探讨姜黄素的抗氧化或促氧化作用.甲基紫法检测显示,姜黄素在低浓度(1~5μmol·L~(-1))时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随浓度升高而增强,但浓度达7μmol·L~(-1)时作用反而下降.在大鼠肝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实验中,姜黄素浓度在0.01~100μmol·L~(-1)范围内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升高,铜离子的加入增强了其低浓度(0.01~1μmol·L~(-1))的抑制作用,高浓度(10~100μmol·L~(-1))时抑制作用减弱.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AAPH)降解蛋白质实验表明,100~200μmol·L~(-1)的姜黄素可浓度依赖性地保护牛血清白蛋白(BSA)降解,铜离子的加入使其保护作用明显减弱.上述结果说明,姜黄素抗氧化作用在不同生化体系中差异很大,除与其浓度相关外,也与环境中其他因素如铜离子的存在与否有关.姜黄素处理人脑胶质瘤细胞U87时,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与AO/EB双染检测结果显示,H_2O_2单独作用及较低浓度姜黄素均可以引起细胞核凝集,而二者联合使用加剧了核凝集等细胞凋亡的特征.彗星电泳法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DNA损伤时,也发现姜黄素预处理加剧了H_2O_2的氧化损伤,加入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后,损伤作用减弱,提示在此浓度范围内姜黄素具有促氧化特性.这些结果说明,姜黄素在几种生化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抗氧化作用,但在两种细胞中都具有促进H_2O_2的氧化作用,显示姜黄素具有通过促氧化作用杀死细胞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重金属污染对花生和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油料作物花生(Arachis hypogaea)和大豆(Glycine max)在重金属铅(Pb~(2+))、镉(Cd~(2+))、铜(Cu~(2+))和铬(Cr~(6+))污染耕地综合利用上的可能性,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重金属Pb~(2+)(0、5、10、20、50 mg·L~(-1)和80 mg·L~(-1))、Cd~(2+)(0、0.5、1、5、10 mg·L~(-1)和20 mg·L~(-1))、Cr~(6+)(0、3、5、8、12 mg·L~(-1)和14 mg·L~(-1))和Cu~(2+)(0、50、100、150、300 mg·L~(-1)和600 mg·L~(-1))对花生和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大豆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花生种子(P0.05),当Cd~(2+)≤10 mg·L~(-1)、Cu~(2+)为150 mg·L~(-1)或Cr~(6+)为14 mg·L~(-1)时,大豆的根长和芽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花生(P0.05),说明这几类重金属污染土壤更适合种植花生.而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当Pb~(2+)≥50 mg·L~(-1)、Cu~(2+)为600 mg·L~(-1)或Cr~(6+)为5 mg·L~(-1)时,花生的根长和芽长抑制率均显著高于大豆(P0.05),说明这几类重金属污染土壤更适合种植大豆.  相似文献   

4.
某些光亮酸性镀铜添加剂的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工作研究光亮酸性镀铜常用的添加剂——2-四氢噻唑硫酮(H_1)、苯基聚二硫丙烷磺酸钠(S_1)和Cl~-离子在铜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以及它们对镀液的整平能力和镀层的显微结构与内应力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上述添加剂的作用机理。H_1的扩散控制吸附及其对铜电沉积的阻化作用,S_1和Cl~-离子的吸附及其与铜离子的络合,可能导致产生细晶粒和内应力小的致密镀层。  相似文献   

5.
根据2009年春(3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个季节瓯江干流丽水段(28°16′47.03″-28°24′42.66″N、119°42′31.41″-119°57′13.03″E)的浮游生物调查资料,对瓯江干流丽水段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群落的种类、数量、多样性指数等群落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瓯江干流丽水段共发现浮游植物55种,隶属于8门55种(属),调查区域内浮游植物以绿藻和硅藻为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2×104~4.88×104 cells·L~(-1)之间,平均为1.16×104 cells·L~(-1),生物量介于0.005 1~0.104 mg·L~(-1)之间,平均为0.043 mg·L~(-1),浮游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最高点出现在夏季的9#采样点,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季(1.63×104 cells·L~(-1)和0.078 mg·L~(-1))春季(1.09×104 cells·L~(-1)和0.034 mg·L~(-1))秋季(1.05×104 cells·L~(-1)和0.027 mg·L~(-1))冬季(0.92×104 cells·L~(-1)和0.023 mg·L~(-1));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指数(D)介于2.20~3.71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39~2.5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27~0.46之间,Simpson指数(d)介于0.68~0.80之间,其中H′、J′和d最高值均出现春季,而D最高值均出现夏季。浮游动物共发现4大类22种,优势种为砂壳虫;浮游动物细胞丰度介于8.25~246 ind·L~(-1)之间,平均密度为73.53 ind·L~(-1),生物量介于0.01~3.10 mg·L~(-1)之间,平均为0.49 mg·L~(-1);浮游动植物细胞丰度和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夏季的9#,细胞丰度四季变化趋势为夏季(19.26 ind·L~(-1))秋季(5.54 ind·L~(-1))春季(3.14 ind·L~(-1))冬季(0.58 ind·L~(-1)),生物量四季变化趋势为冬季(0.98 mg·L~(-1))夏季(0.81 mg·L~(-1))秋季(0.13 mg·L~(-1))春季(0.05 mg·L~(-1));生物多样性指数中Margalef指数(D)介于2.20~6.26之间,Shannon-Wiener指数(H′)介于1.40~1.92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介于0.29~0.38之间,Simpson指数(d)介于0.61~0.83之间,其中四种多样性指数的最高值均出现春季。浮游动植物数量及群落多样性指数显示,瓯江干流丽水段水质已受到中度污染,处于贫-中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6.
在沙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素水平对沙枣幼苗在盐胁迫(100 mmol·L~(-1)Na Cl)下生理特性的影响,确定盐胁迫下适宜的氮素水平,为生产上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如下:Na Cl处理下,沙枣幼苗的长势明显变弱,根和叶片Na~+、Cl~-含量明显增加,K~+和NO_3~-含量明显降低.提高氮素浓度,沙枣幼苗的生长指标(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不断提高,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降低;根和叶片中Na~+、Cl~-含量先降低后升高,K~+含量先升高后降低.在0 mmol·L~(-1)和100 mmol·L~(-1)Na Cl处理下,与1 mmol·L~(-1)氮素处理相比,2 mmol·L~(-1)、5 mmol·L~(-1)、10 mmol·L~(-1)、15 mmol·L~(-1)氮素处理明显促进了沙枣幼苗的生长,降低了根和叶片的Na~+和Cl~-含量,增加了根和叶片的K~+含量,表明适量增加氮素浓度可以缓解盐胁迫对沙枣造成的伤害,100 mmol·L~(-1)Na Cl胁迫下,最适合沙枣幼苗生长的氮素浓度是2 mmol·L~(-1).  相似文献   

7.
以一株黄色短杆菌MDVR2-21为研究对象,利用响应面法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以提高L-缬氨酸产量.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无机氮源为硫酸铵,最佳有机氮源为黄豆饼粉和玉米浆.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实验进行优化设计,筛选出影响L-缬氨酸生成的3个重要因素分别为葡萄糖、黄豆饼粉和硫酸铵.最后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及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获得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3.37 g·L~(-1)、黄豆饼粉23.96 g·L~(-1)、硫酸铵30.93 g·L~(-1)、玉米浆6 g·L~(-1)、酵母膏2.4 g·L~(-1)、Mg SO4·7H_2O 0.6 g·L~(-1)、KH_2PO40.4 g·L~(-1)、Fe SO4·7H_2O 0.01 g·L~(-1)、Mn SO4·3H_2O 0.01 g·L~(-1)、Ca CO_335 g·L~(-1)、VB1100μg·L~(-1)、VH 100μg·L~(-1),p H 7.0.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摇瓶发酵48 h,L-缬氨酸产量达到33.2 g·L~(-1),较优化前L-缬氨酸产量提高了10.32%.  相似文献   

8.
食品工业中的添加剂山梨酸是一种微生物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菌、微生物的存活,所以其废水难以生化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废水COD为评价指标,探讨了Fe2+投加量、H_2O_2投加量、溶液p H和反应时间和对山梨酸钾水样中COD去除的影响.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去除效果的前提下,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Fe~(2+)为0. 015 mol/L、H_2O_2为0. 20 mol/L、初始p H值为5、紫外反应70min时实验结果最好.处理后COD值从225. 1 mg·L~(-1)降至100. 1 mg·L~(-1),总去除率达到55. 56%.  相似文献   

9.
上海城市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的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污水化学生物絮凝处理工艺用于上海合流污水的试验研究,分析了聚合氯化铝铁(PFAC)、聚合氯化铝(PAC)和高分子聚丙烯酸胺(PAM)复配使用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化学生物絮凝处理是一种经济、适用的处理工艺,在回流比为20%~25%、水力停留时间(t_(HR))为35min、ρ(PAC)为70mg·L~(-1)、ρ(PAM)为0.5mg·L~(-1)时,其出水铬法化学需氧量(COD_(Cr))为60mg·L~(-1),总磷(TP)的质量浓度为0.75mg·L~(-1)、固体悬浮物(SS)的质量浓度为13mg·L~(-1)左右,均优于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0.
MoS_2纳米片能够有效地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底物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产生颜色变化,利用亚硫酸根能够消耗过氧化氢而降低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原理,建立一种亚硫酸根的快速比色传感体系并用于葡萄酒样品的检测.实验考察并优化了反应时间、H_2O_2浓度、pH值和温度等影响参数,在最优条件下(反应时间30 min、H_2O_2浓度100μmol·L~(-1)、pH值7.0、温度25℃),亚硫酸根浓度在5.0~120.0μmol·L~(-1)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3σ/k)为0.5μmol·L~(-1).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葡萄酒中的亚硫酸根,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6.6%~106.5%.  相似文献   

11.
对设施蔬菜喷洒臭氧水来探究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喷洒清水和百菌清农药为对照,分别以低质量浓度(3 mg·L~(-1))、中浓度(6 mg·L~(-1))和高浓度(9 mg·L~(-1))的臭氧水对土壤进行喷洒.通过Mis Seq 2×300 bp高通量测序来分析了喷洒臭氧水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水不会改变微生物群落结构,对组成土壤微生物中的重要的微生物群落无伤害.  相似文献   

12.
响应面法优化紫外激活过硫酸盐降解莠灭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对紫外(UV)激活过硫酸盐(PS)降解莠灭净(AMT)工艺进行优化。考察了底物初始浓度(4~20)μmol·L~(-1),p H(3~9),溶液中Cl~-浓度(20~180)mmol·L~(-1)三因素对AMT降解的准一级动力学表观速率常数kobs的影响。响应面分析表明kobs与三因素关系符合二次多项式模型。初始底物浓度和p H的一次项和二次项、Cl~-浓度的一次项、初始底物浓度和p H以及初始底物浓度和Cl-浓度的交互作用对kobs具有显著影响。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底物初始浓度为4μmol·L~(-1),初始p H为6.88,Cl~-浓度为20 mmol·L~(-1),该条件下,进行三次重复试验,kobs为0.047 7,与预测值0.050接近,表明响应面模型与实际情况吻合。  相似文献   

13.
以印染废水为对象进行Fenton与活性炭颗粒复配深度处理试验,考察活性炭颗粒、pH值、FeSO_4·7H_2O和H_2O_2投加量及反应时间对Fenton体系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颗粒投加量为25g·L~(-1),pH=4.0,FeSO_4·7H_2O投加量为0.6g·L~(-1),H_2O_2的投加量为3mL·L~(-1),反应30min后色度的去除率达88.1%,COD_(Cr)去除率达67.4%,其浓度可降至50mg/L以下.因此,认为Fenton试剂与活性炭的复配可实现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  相似文献   

14.
利用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对珠江广州-东莞河段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发现,Cu、Pb、Zn、Cr、As在水溶液中的浓度分别为(括号中为平均值):9.1~16.3μg·L~(-1)(11.3μg·L~(-1))、3.7~11.1μg·L~(-1)(6.8μg·L~(-1))、141~79.7μg·L~(-1)(116μg·L~(-1))、3.0~17.4μg·L~(-1)(6.8μg·L~(-1))、2.3~4.0μg·L~(-1)(3.3μg·L~(-1));在悬浮颗粒物中的含量分别为:1.7~31.2μg·L~(-1)(10.2μg·L~(-1))、6.5~27.1μg·L~(-1)(15μg·L~(-1))、6.6~114μg·L~(-1)(37.6μg·L~(-1))、0.8~22.9μg·L~(-1)(7.2μg·L~(-1))、0.3~3.0μg·L~(-1)(1.2μg·L~(-1)).污染水平高低顺序为ZnCuPbCrAs,广州河段污染较东莞河段严重,且污染指数均呈现上游高下游低的分布特征.Cu、Pb、Zn、Cr、As的颗粒物-水分配系数对数值(log Kp)分别为:4.16±0.16、4.79±0.27、3.73±0.21、4.33±0.67、3.93±0.15,表明河水中的重金属易于富集到悬浮颗粒物中.  相似文献   

15.
利用酶对新西兰青霉菌的菌丝进行酶解获得原生质体,探究了影响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因素,包括酶种类,酶浓度,菌丝培养时间,酶解时间和温度,pH,二硫苏糖醇(DTT)预处理等.结果显示最佳酶解条件为:菌丝体培养48h,用0.05mol·L~(-1) DTT预处理0.5h,以0.8mol·L~(-1)氯化钠作为稳定剂,31℃条件下经Lywallzyme(10mg·mL~(-1))酶解4h,原生质体数量达到4.75×107 g~(-1),再生率为18.0%.  相似文献   

16.
测定阴极极化曲线,是研究电镀液性质的重要电化学方法之一。本文使用DD—1型电镀参数测试仪,采取恒电流稳态法测定了镀液的主要成分、添加剂的组合类型和镀液温度对酸性镀铜液阴极极化曲线的影响,进而用作图法求出了酸性镀铜液中添加剂的吸附电位宽度和极化度,并估计了镀液的均镀能力和深镀能力。从实验结果选择的全光亮酸性镀铜液的最佳组成与电镀生产实际采用的镀液组成基本一致。由此表明,测定电镀液的阴极极化曲线可以为选择电镀液的最佳配方提供重要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分别采用再生骨料和天然骨料作为粗骨料,制备了碱激发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地聚物天然骨料混凝土。测试了其密度、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吸水率、渗透孔隙率、氯离子渗透深度及抗硫酸侵蚀等指标,探讨比较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NaOH溶液浓度(6 mol·L~(-1)、12 mol·L~(-1)和18 mol·L~(-1))对其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可以用作粗骨料制备高钙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其抗压强度在30.64~38.22 MPa之间,略低于天然骨料制备的地聚物混凝土。随着NaOH溶液浓度的增加,粉煤灰基地聚物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能均显著改善,且当NaOH浓度为12 mol·L~(-1)时,其各项性能综合较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十六烷基吡啶氯化铵(10~(-6)~10~(-3)mol·dm~(-3))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10~(-5)~10~(-3)mol·dm~(-3))对铜在硝酸溶液和铝在盐酸溶液中的腐蚀影响。当季铵盐浓度达10~(-4)mol·dm~(-3)时,缓蚀率随其浓度的增加而达到一最大值。在25℃条件下,用恒电位法测定了有关体系的极化曲线,有季铵盐存在时,阳极极化曲线向低电流密度方向移动。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季铵盐的结构特性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采用硅氢加成法,通过改变烯丙基聚醚链段中环氧乙烷/环氧丙烷(EO/PO)的摩尔比,制备了系列聚醚接枝改性含氢硅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PESOEP).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通过测定PESOEP的界面张力对界面活性进行评价,系统分析了EO/PO比、PESOEP浓度、温度、无机盐等对破乳剂破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EO/PO比值的增大,表面张力由21.65增加至24.37 mN·m~(-1),表面活性剂的界面活性逐渐增强,随着EO/PO比值的升高,PESOEP破乳率由73.2%增加至94.1%;破乳率和破乳速率随浓度和温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浓度增大到1.0g·L~(-1)时,聚合物的破乳率基本保持不变;盐溶型无机盐可有效增强破乳剂的破乳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电位阶跃技术,研究浓度为0.01mol/L铜离子对镍在玻碳电极上电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含0.01mol/L铜离子的Watts镀液中,电位在-0.3V左右出现铜的还原反应峰,当电位负移到-0.75V时,镍开始结晶沉积;与纯Watts镀液(电位约-0.85V)相比,铜离子的引入促进了镍的电结晶形核和生长,这是因为铜离子的存在降低了镍电结晶形核过电位;在含0.01mol/L铜离子的Watts镀液中,电结晶过程仍基本遵循Scharifker-Hill模型,铜离子的引入并没有改变镍电结晶行为;高负电位下,金属离子的结晶成核方式遵循瞬时成核机制,低负电位下则趋向遵循连续成核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