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渤海水交换的数值研究—水质模型对半交换时间的模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介绍了几种关于水交换的概念和模型。认为以水质模型模拟半交换时间研究海域的水交换能力更全面、客观。对渤海水交换的研究表明,由于渤海环流结构及季节变化,使得渤海3个海湾及渤海中部交换能力相差很大,莱州湾交换能力最强,辽东湾特别是其西部海域交换能力最弱。交换时间与物质初始浓度无关,与投放时刻、外源强迫密切相关。在治理渤海环境时,应分区进行,注意选择污染物排放时间和位置。  相似文献   

2.
基于非结构化网格、有限体积三维海洋模型FVCOM建立了海洋-海冰耦合的渤海海冰数值模拟系统.模型中考虑了海冰动力过程和海冰热力过程,讨论了适合渤海的冰厚度分类规则、临界冰厚、短波辐射在冰内的透射率以及冰的热传输系数的合理取值.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一小时一次的再分析气象数据作为驱动对2003—2004年冬季渤海海冰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的渤海温盐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模拟的渤海冰盖分布与同期卫星遥感结果接近,模拟的辽东湾初冰日、终冰日的海冰面积、海冰厚度及其最大值和最大值对应的时刻与实测值基本一致.模拟与实测结果对比表明,建立的三维海冰数值模型能比较合理地反映渤海动力过程、气象条件影响下的温盐场过程以及渤海海冰的生消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适合用于渤海海冰中长期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3.
针对海上应急救援基地规划比较单一的问题,结合渤海海域交通流特征和海上交通事故的统计结果,提出了应急救援基地双覆盖优化模型。综合考虑了渤海海域环境条件和事故发生率的影响,基于地理网格划分方法确定了渤海海域应急事故点,根据港口条件选定了应急救援基地候选点。应用双覆盖模型对渤海海域应急救援基地选址进行了优化分析,利用遗传算法优化求解,得到渤海海域应急救援基地选址的最优布局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应急基地双覆盖模型比现有的选址模型有更好的覆盖效果,且适应度函数值高达0.92,充分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渤海国作为我国唐代的地方政权,以今牡丹江、图们江、松花江、鸭绿江流域为中心,长期存在于我国东北、今俄罗斯滨海和朝鲜北部的广大地区。其地形复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渤海国因其疆域和环境特点,最终成为“海东盛国”。  相似文献   

5.
海上油田受开发环境、经济、平台寿命等因素的限制,相较于陆上油田,井距大、采油速度高。因此,利用陆上油田采收率经验公式计算海上油田采收率时,往往误差较大,无法准确预测油田的潜力。利用渤海水驱砂岩油田80个典型的独立开发单元资料,采用最小二乘法回归了不同井网密度下渤海油田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本文回归的公式计算的采收率与油田标定采收率误差很小,可以用来计算渤海水驱油田的采收率。渤海油田经验公式为科学评估海上油田加密潜力提供了简便的工具,为油田合理规划目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渤海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现状,研究其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方法]依据2008年8月和2009年6月两航次渤海大型底栖动物调查资料,对其物种多样性的辛普森优势度指数(λ)、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Pielou’s均匀度指数(J′)和分类多样性的分类多样性指数(Δ)、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分类差异变异指数(Λ~+)以及各指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两航次共鉴定出大型底栖动物(或分类实体)270种,隶属于206属,130科,39目,19纲,12门。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λ为0.05,H′为4.80、d为7.35、J′为0.93、Δ为83.84、Δ~+为87.90、Λ~+为343.88。各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中的粉砂-粘土含量、沉积物中值粒径、有机质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水深、盐度和温度等水层环境因子则对其影响较为明显。[结论]渤海海域总体动物多样性较高,其中渤海海域沿岸地区、辽东湾西部、莱州湾西北部等地受扰动和污染严重。将物种多样性和分类多样性结合分析,可以更好地反映群落多样性结构。水深、盐度和温度等水层环境对渤海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要大于沉积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监测渤海海域有机锡污染情况,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于2008年5月对渤海海域7个重要港口9个站位的表层水体、底泥和低等海洋生物的有机锡污染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渤海海域各主要港口水域表层水体有机锡含量较低,均低于检测限;底泥中有机锡污染物检出率达86%,含量大部分高于检测限及一般发达国家制定的环境有机锡残留标准.影响有机锡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包括港口船舶吞吐量、水文状况、季节及与大型码头的距离.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渤海海域各主要港口存在有机锡污染,部分港口污染还很严重.  相似文献   

8.
渤大学人     
金振兴,男,1954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民革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渤海大学辽西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应用化学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十一届锦州市政协常委、民革锦州市副主委,教授,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渤海大学学术骨干教师,从事催化化学及环境在线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渤海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的发展,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环境科技文献检索课教学改革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渤大学人     
金振兴,男,1954年8月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民革党员;1989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渤海大学辽西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应用化学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第十、十一届锦州市政协常委、民革锦州市副主委,教授,应用化学专业硕士生指导教师,渤海大学学术骨干教师,从事催化化学及环境在线自动监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提高渤海湾客滚船的安全管理,提出规范船舶检验、完善船舶公司管理和船舶管理以及加强海事机构监管的要求.根据事故的致因,对人、船、环境、管理等因素加以控制,达到防止海上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湛江湾海区流场特征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湛江湾海区的涨潮潮流流向主要向北,落潮潮流流向主要向南,且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湛江湾潮流具有正规半日潮和不正规半日潮两种性质.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海区余流总体效应是指向湾外;流场对湾内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需要进行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海洋工程对海湾港口的冲淤环境有一定的影响,而近20多年来钦州湾海洋工程建设较为频繁。了解该地区地形地貌的变化,可以给海洋开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外业调查、资料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手段对钦州湾围填海与海洋开发建设引起的岸线变迁、地形改变、泥沙冲淤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近20多年来,钦州湾大规模海洋开发活动导致海湾面积明显缩小,岸线变化呈现平顺化趋势,人工岸线逐渐替代自然岸线。钦州湾东部浅滩因填海使得0m等深线被阻断,而10m等深线因东航道扩建得以贯通至湾口。钦州湾的泥沙主要来源于陆相径流、海相输送以及近岸海洋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含沙量分布随季节变化而不尽相同,但总体属低含沙量范畴。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钦州湾总体呈现微冲微淤的稳定态势,但在龙门水道等急流水域,底床冲蚀较为明显。【结论】在钦州湾东部,因大规模围填海建设,导致局部海域的冲淤环境发生显著改变:三墩公路东侧中部的潮滩,由微弱淤积状态转变为明显冲蚀状态,年冲刷量可达0.07m。  相似文献   

14.
刘静西  邓超冰  刘幽燕  陈洋  潘圣 《广西科学》2015,22(3):288-293,307
【目的】我国水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对水环境、生态环境及社会安全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构建直观、有效的海湾风险源识别方法以积极应对污染事件非常重要。【方法】基于PSR(Pressure-State-Response)分析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方法,从风险源特征、环境风险源受体、风险源应急响应能力等方面,构建海湾风险源识别指标体系,将矩阵的特征向量作为海湾风险源评价的权重,在此基础上,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海湾风险源识别评价。【结果】该方法通过定性和定量方式量化各项指标,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综合分析环境风险源各因素造成的影响,可应用在海湾地区的工业园区环境风险源评价。【结论】该方法可直观地在GIS系统标注环境风险源等级,为日常风险源管理、应急监测等提供可视化应急指挥平台。  相似文献   

15.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滨海油田的主要分布区,同时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多年来高强度的石油开采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油田企业虽采取了许多环境治理措施,但生态环境并未出现好转的趋势。本文概述了我国环渤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和油田开发历史,分析了油田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阐述了油田现行污染物的治理措施,提出了滨海油田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对策,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6.
辽宁沿渤海地区水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协调,采用改进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对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包括跨区域边界河流、境内河流和区域外调水的承载能力。假定所有跨境河流、本地河流源头水的水质背景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要求,经计算辽宁沿渤海地区地表水环境的多年平均COD承载力为(8.4~10.9)×104 t,多年平均NH3-N承载力为(0.43~0.68)×104 t。水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是水资源自身分布的空间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7.
渤海政权是以粟末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政权,其统治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地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中心,以达到制内御外的目的。地理环境对渤海政权迁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数字鸿沟的概念,分析了国内数字鸿沟的现状,阐述了图书馆缩小数字鸿沟的举措,并提出了图书馆缩小数字鸿沟,实现资源共享的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人类活动对渤海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人类活动对近海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和决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位于渤海埕岛油田石油钻井平台附近的沉积物柱样,研究柱样沉积物中烃类化合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沉积环境的指示意义。【结果】黄河的陆源物质输运是渤海沉积物中有机质的重要来源。此外,表层沉积环境以氧化为主,15cm深度后的沉积环境由相对偏氧化向偏还原过渡。【结论】对比于渤海烃类化合物的沉积记录发现,渤海柱样沉积物分子组成特征变化趋势与渤海石油开发勘探的历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20.
苏天贇  Liu  Baohua  Zhai  Shikui  Liang  Ruicai  Zheng  Yanpeng  Fu  Qiang 《高技术通讯(英文版)》2007,13(2):177-183
With a review of the recent development in digit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eabed data,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proposed methods for integrating seabed data by analyzing its feature based on ORACL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and advanced techniques of spatial data management. We did research on storage structure of seabed data, distributed-integrated database system, standardized spatial database and seabed metadata management system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manage and use these seabed inform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Finally, we applied the methods researched an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o build the Bohai Sea engineering geology database that stores engineering geology data and other seabed information from the Bohai Sea area. As a result, the Bohai Sea engineering geology database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huge amount of distributed and complicated seabed data to meet the practical requisition of Bohai Sea engineering geology environment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