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高水平田径运动员竞赛焦虑品质与焦虑状态女子均高于男子;运动项目不同,运动员产生赛前焦虑也不同;并且随着比赛赛次的进展,焦虑程度也随之增高;高水平田径运动员适宜的焦虑区域为32-50之间。  相似文献   

2.
席繁宏  田汜明 《科技信息》2013,(17):144-144,253
各类型的体育比赛不仅是体育技术水平的比赛,更多的是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的综合较量。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获胜的重要条件,主要表现为赛前竞赛焦虑。因此,研究运动员赛前竞赛焦虑症,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比赛焦虑是运动员在参加竞技运动时不可避免的情绪体验,也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阐述了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以及对比赛的影响,并对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焦虑提出相关的调控方法,为乒乓球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赛前焦虑及自我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赛前心理焦虑是运动员最常见的一种情绪体检。本文从运动员赛前产生焦虑的因素入手,结合作者多年从事艺术体操训练心得,提出了一些运动训练中对心理焦虑的自我调控方法,旨在为同行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师郁川  刘兰容 《科技信息》2007,(12):186-187
通过对篮球关键比赛比分相持或比分落后时运动员产生焦虑情绪的原因进行剖析,提出建议、调整及平时针对性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曾强毅  熊丽华  林惠英 《科技信息》2009,(26):I0241-I0241
情绪对运动员的影响非常重要,积极的情绪可使运动员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使其精力充沛,应变能力强,动作协调,进而发挥出较好的运动水平,而消极的或过激的情绪往往会造成比赛失利。运动员心理不稳定的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原因,但运动员不稳定的情绪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控制。  相似文献   

7.
王宝森 《科技信息》2013,(9):201-202
通过对本次参加甘肃省大学生运动会的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关于比赛中竞赛焦虑问题的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跳远竞赛形势下,运动员产生竞赛焦虑的原因及怎样应用心理技能应对等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心理训练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残疾乒乓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水平的调查研究,以及对残奥会冠军队员和非冠军队员的赛前焦虑的比较,分析了我国残疾乒乓球队员赛前焦虑的现状,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有针对性的对运动训练及比赛中队员的焦虑水平加以控制,使队员每次比赛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相似文献   

9.
崔国红 《科技信息》2009,(2):208-209
当代篮球运动已发展成为集教育学、行为科学、经济学、训练学等诸多因素为一体的边缘学科。其竞技性程度越高,比赛任务越大,运动员在比赛中所产生的焦虑就越为明显,本文通过阅读有关运动员赛前产生焦虑与消除的有关文献,访谈篮球专家,从而对篮球运动员运动焦虑的形成特征、消除与自信训练进行探讨,希望能在此层面初步揭示篮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焦虑产生的原因及规律,为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王明霞 《科技资讯》2008,(34):203-203
所谓赛前焦虑就是指优秀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所出现的心理紧张和焦虑,这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技能水平发挥,因此,稳定运动员的心理情绪是现代竞技运动中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针对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简单的阐述,并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为在以后训练中和比赛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考察我国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在大赛过程中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以及对心理疲劳产生的影响程度,通过文献查阅,应用运动员竞赛焦虑量表和运动员心理疲劳量表,对参加2022年第八届世界青少年武术锦标赛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及其对心理疲劳的影响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发现:(1)不同性别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在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认知状态焦虑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年龄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不同等级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运动员各维度的焦虑水平会随着运动等级的提高而出现下降;(4)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3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5)青年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可以正向影响心理疲劳,状态自信心可以负向影响心理疲劳,但均不存在显著性.性别因素是影响青年散打运动员竞赛状态焦虑的主要变量,不同性别之间的竞赛状态焦虑水平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认知状态焦虑上.青年散打运动员的竞赛状态焦虑与心理疲劳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认知状态焦虑和躯体状态焦虑2个维度上.  相似文献   

12.
篮球比赛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比赛对运动员心理影响的停止,比赛之后,运动员会出现较复杂的心理状态,有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有消极的情绪体验,本文详细分析了篮球运动员赛后的心理状态,指出了赛后的心理指导与调整手段,为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员心理的良好发展及教练员的指导工作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60年代起,焦虑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运动员的唤醒和焦虑研究也是体育运动心理学的重要研究之一。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焦虑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而影响运动焦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因素(期望和动机、认知水平、害怕失败、完美主义及自信心低)和情境因素(竞争、压力及地理环境和场地器材)。其主要通过脱敏训练、语言疗法、表象训练、心理训练及情绪疗法等措施来调整,旨在对运动中减缓运动焦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lberg·C·D)教授编制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对高等院校的体操运动员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高校体操运动员的赛前焦虑明显地升高;女性体操运动员的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均明显地高于男性;赛前焦虑受到不同对手实力的影响.比赛的成败对赛后焦虑起着强烈的制约作用;无比赛经验的运动员赛前较赛中焦虑水平低,其赛前焦虑高于有比赛经验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5.
王婷婷 《科技信息》2010,(11):277-278
心理因素是现代竞技体育比赛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训练环节,它是取得胜利的主要手段。在一场运动比赛的最后胜负,不单纯决定于技术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铁饼运动员赛前紧张和焦虑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举例说明心理因素在赛前所产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大学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人格特征与运动员的竞赛焦虑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人格特征运动员之间在比赛期间存在显著的竞赛焦虑差异;(2)比赛期间身体焦虑比认知焦虑更能影响运动员的潜能发挥。  相似文献   

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的90名运动员进行赛前焦虑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运动员赛前会产生一定的状态焦虑,而特质焦虑相对稳定.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上,男、女运动员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但男运动员较女运动员的状态-特质焦虑稍低,一级或二级运动员与低级别运动员在状态焦虑上存在明显差异,表现在高水平运动员状态焦虑低,而特质焦虑与运动员等级间无明显差异.建议:应加强大学生运动员平时的心理适应性训练,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比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现场实验的研究方法,在射箭训练和比赛现场,遥测纪录优秀运动员在训练和不同类型比赛(训练、考核、比赛;排名赛、淘汰赛、团体赛)时全过程的心率,监测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和紧张状况;同时采用《影响射箭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心理状态调查表》,通过对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的不同情境的测试和调研,全面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状态.研究发现,不同的运动员对不同比赛类型的紧张和焦虑程度不一,教练员要据以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来消除其紧张和焦虑感;但对于训练和比赛,适度紧张和焦虑是必要的,过度放松是一种不良的行为,要加以关注.因人而异、因材施训应是运动队管理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比赛过程中会因为情绪波动而影响训练效果和比赛发挥,因此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对于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运动员情绪调节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系统梳理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运动心理学领域情绪调节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研究思路,更好地为运动实践服务.分析结果发现,相关研究文献总体数量较少,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内容包括运动员情绪调节对其认知能力和情绪的影响、运动员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以及运动员情绪调节的生理机制;研究方法主要以问卷调查和行为实验为主,多指标探究生理或神经机制的实验研究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建议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关注情绪调节在内隐与外显2个层面的共同影响、加强跨学科的交叉研究以及开展针对运动员情绪调节能力改善的运动心理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心理测量法,即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对参加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陀螺项目的45名参赛运动员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赛前和赛后运动员在认知状态方面存在差异;不同性别运动员在认知状态焦虑水平和躯体状态焦虑二个分量表也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文化水平的运动员在状态自信心上也存在差异,研究可使教练和运动员充分了解竞赛状态焦虑产生变化的规律,改进和提高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