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复频振网筛,论述了其结构、工作原理、技术特性。同时,该型筛机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粉体物料的干、湿法筛分、分级、脱水。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弹性振杆筛的工作原理,通过对现有圆振筛的改造,阐明了弹性振杆筛在解决湿煤细筛分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复合激振筛砂机的某些设计参数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机体上任一点运动轨迹以及物料运动速度的近似计算方法,为激振筛砂机的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理论推导及典型工况下筛网动力特性和颗粒运动轨迹的计算,研究逆循环椭圆力激振钻井液振动筛的筛分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水平筛网垂直方向加速度明显大于-9.8 m/s2并处于上行阶段才容易产生液体透筛流动;筛网垂直方向加速度越大,液体透筛速度越大;一个振动周期包括液体透筛段、颗粒抛掷段和过渡段,加速度椭圆上部对应于筛网上行的区段为主要的液体透筛区;激振力幅相同时,逆循环椭圆筛液体透筛速度较大;逆循环激振时颗粒向后抛掷明显,向前输运速度小于正循环激振工况,颗粒在筛面上停留时间长;颗粒向后抛掷能够诱导颗粒团聚,减少颗粒透筛,并将许多嵌入筛孔的颗粒带出,可保持高的筛网开孔率,使外排钻屑干度大.现场应用表明,逆循环椭圆力激振的筛分效果明显优于正循环激振工况,与理论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5.
筛分作业中颗粒同筛面间碰撞过程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引入离散元法的弹性-阻尼-滑动接触模型,建立了描述颗粒同筛面之间的碰撞的数学模型,编制了模拟筛面上单颗粒运动的计算机程序并进行了数值试验,发现碰撞过程的接触时间主要取决于颗粒同筛面之间的接触刚度,而同筛分机的转速无关。为考察筛分机处理难筛分物料的能力定义了瞬时透筛系数这一指标,研究结果农明:增大筛面振幄较增大振频对瞬时透筛系数的增大更为有效,从而验证了潮湿细粒物料的低频大振幅筛分理论。  相似文献   

6.
将新型的MVS电磁振网筛和使用过的尼龙振动筛两种分级设备同时进行工业试验研究,从现场取样测定两种不同筛分设备的筛分量效率、筛分质效率、铁精矿产率及品位,进行了技术指标的对比研究,并从经济指标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说明了新型MvS电磁振网筛不仅提高了筛分效率和产品质量,而且给公司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窒息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研究窒息对新生儿听力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期间NICU收住的窒息新生儿使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模式进行初筛,对初筛未通过者用DPOTE+听脑干反应(ABR)进行复筛,复筛未通过者进行听力学评估及确诊。筛查于病情平稳后进行。结果:共筛查159例共318耳。初筛率和复筛率分别为100%和89.7%;初筛结果单耳阳性有26例26耳,双耳阳性有32例64耳,初筛阳性率为36.5%;复筛结果单耳阳性的1例1耳,双耳阳性9例18耳,失访6人,复筛阳性率19.2%;确诊8例,听力障碍发病率为5.61%。结论:①对NICU窒息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DPOAE和ABR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可靠、可行的筛查方法。②本研究中,NICU窒息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为5.61%。  相似文献   

8.
人体肺腺癌异种移植于T细胞免疫缺陷裸鼠的模型应用于抗癌化合物的复筛。经同一化合物三次实验结果显示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及量效关系。应用于复筛命中率较高,即可节约实验经费又对临床实际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筛箱各点运动轨迹为圆的振动筛工作时,激振轴上存在唯一的瞬时速度中心线,而且瞬心线的位置不变。瞬心线位于激振轴中心线与偏心块质心之间,该线到激振轴中心线的距线等于振动筛的振幅。只要胶带轮的几何中心安装于瞬心线上,胶带轮就只作定轴转动,不随筛箱振动。  相似文献   

10.
将圆形筛的运动简化为一般运动,视圆形筛框体及激振轴组成的振动体为一个简单的陀螺体。振动体的定点运动为作正向进动、负章动以及反向自转的规则运动;激振轴的定点运动为作正向进动、负章动以及正向自转的规则进动。选用莱沙尔系来建立并解出了振动体的定点运动微分方程,建立并解出了振动体质心运动微分方程。从而为求圆形筛上任一点的运动规律及圆形筛的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针对振幅、振动方向角、振频、筛长、筛孔、筛丝直径,及筛面倾角7个因素的不同水平,共设计442组实验方案,在EDEM软件中进行模拟仿真;结合集成学习的方法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建模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振动参数对筛分效率的影响权重.结果表明:筛面位于波谷和波峰时,筛上颗粒平均质心位置与筛网位置的距离不一样,当差值约为1.3倍的筛孔尺寸时,其筛分效果好,且对应的触筛角度值在12°~23°浮动.  相似文献   

12.
孟令旸 《科技信息》2010,(28):382-382
本文介绍了电磁高频振网筛PLC控制及远程集中控制系统,论述了其控制、工作原理。同时,该型筛机可广泛应用于多行业粉体物料的干、湿法筛分、分级、脱水。  相似文献   

13.
调查新生儿听力筛查在基层的实际开展状况,分析漏筛原因并探讨减少漏筛的措施。以兰州市城关区新生儿听力筛查点与接生机构合作的方式,使用筛查性耳声发射仪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经过初筛、复筛,对新生儿听力障碍进行早期诊断。对漏筛新生儿补筛。用问卷调查方式查找漏筛原因。新生儿听力筛查初筛率低于90%。接生机构对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的宣教及解释不够;新生儿家长对听力筛查认识不足是造成新生儿听力漏筛的主要原因。高效优质的开展基层新生儿听力筛查可早期诊断新生儿听力障碍,新生儿听力筛查系统的完善和及时补筛可减少漏筛情况,对防聋治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了消除高方平筛在停车阶段的共振现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自调偏心距式惯性激振方式,并对系统停车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和数值模拟。考虑电机制动时的机械特性和滚动轴承摩擦,在MATLAB中得到了偏心距不变和偏心距自调2种激振方式下停车过程的数值解,分析了自调式激振器中初始偏心距、刚度和阻尼对停车时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采用合适参数设置的自调式激振器能大幅度减少设备停车阶段的最大瞬态振幅和停车时间。该文结果对于提高高方平筛及惯性式振动机械的工作性能和寿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研究振动筛的筛分参数对振动筛筛分效率的影响以及筛分颗粒在筛分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对振动筛进行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建立振动筛的三维模型,使用离散元分析软件EDEM对振动筛的筛分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并使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多组振动筛筛分试验,通过离散单元法分析了振动筛的振幅、振动频率和振动方向角三个运动学参数对筛分效率的影响。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多元非线性拟合,在拟合函数的基础上使用蚁群算法寻找最佳筛分效率对应的振动参数值。结果 振动频率增大会导致颗粒在筛箱中跳动次数过大,颗粒一直处于跳起状态,颗粒通过筛孔的概率降低,使筛分效率下降。振频对筛分效率的影响与振幅相似,随着振频的增大,筛面抖动加剧,对颗粒的作用力增大,颗粒在空中的时间增加,导致颗粒进入筛孔的机率减小,筛分效率下降。振动方向角增大时,筛分效率呈先增后减趋势,方向角过小时,颗粒朝几乎平行于筛网的方向弹出,与筛网总接触时间减小,透过筛孔的砂粒减小,方向角过大时,颗粒垂直于筛面弹出,筛分速度变慢,颗粒容易在筛面上堆积,可透过筛孔的颗粒在筛分过程中与筛面接触的机会减小,最终透过筛孔的颗粒减少,筛分效率下降。结论 当振幅为2 mm,振频...  相似文献   

16.
根据振动筛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固液两相流理论,对振动筛筛面上钻井液的流动特点和固相颗粒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钻井液振动筛的筛分模型,并对影响筛分效率和处理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流变特性的钻井液,在粒度分布相同时,合理调整激振参数和选用筛布,可提高钻井液振动筛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结合工作实践,介绍"SFY-D"振筛仪在长江河道采砂规划区江砂资源调查分析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根据振动筛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固液两相流理论,对振动筛筛面上钻井液的流动特点和固相颗粒运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钻井液振动筛的筛分模型,并对影响筛分效率和处理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具有不同流变特性的钻井液,在粒度分布相同时,合理调整激振参数的选用筛布,可提高钻井液振动筛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9.
用4种不同培养基分离纯化柳珊瑚Anthogorgia caerulea中的相关可培养细菌。对获得的90株细菌,先用4株海洋污损指示菌进行活性初筛,获得11株具有抑制海洋污损指示菌生长的细菌后,再用2种抗海洋污损生物幼虫进行活性复筛,复筛得到5株对海洋污损生物幼虫附着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这5株细菌经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为芽胞杆菌属(Bacillussp.)。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系统部件的复频域等效端口导纳矩阵的概念,导出了复频域下多机AC/DC系统的网络方程,给出了任一台发电机组的综合电气阻尼的计算方法和轴系扭振的稳定判据,从而成功地将复数力矩系数法,推广应用到任意网络结构下多机交直流联合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和轴系扭振的研究中.对一简单三机系统的分析计算,证明了本推广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