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中国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B组的比赛中的射门情况和进球的技术手段、射门区域、定位球、不同位置队员射门和进球的情况作统计归纳和对比分析.旨在发现中国队在本次比赛中射门和进球上的特点和不足,为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就2007年第五届女足世界杯中各球队的射门次数、进球数量、进球时间、射门区域、射门队员的位置以及射门效果等情况,用统计分析的方法进行观察统计找出他们的特点与规律,为中国女足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2010-2011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以下简称欧冠)淘汰赛阶段全部29场比赛的所有进球进行统计,从进球数量、进球射门区域、进球时间、进球队员、射门部位、进攻战术6各方面与上赛季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足球训练、比赛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31场比赛共76个进球特征.结果表明,本届比赛进球多,前锋是最主要的得分队员,罚球区是进球的最佳区域;比赛的4660 min、7690 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期;中路配合进攻是最有效的进球方式;脚内侧射门进球率最高,头球仍是射门进球最多的进攻方式.  相似文献   

5.
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进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2届欧洲足球锦标赛的31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射门的效率、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来探寻欧洲足球的进球规律,为我国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中路2区是射门得分的最佳区域,传切配合是得分的主要手段.远射是破门的有效手段.头球破门、左右脚得分和定位球得分的能力很重要.教练员的换人对比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张浩 《科技信息》2009,(16):216-216
本文通过对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场比赛的进球特征统计发现:下半场进球高于上半场进球,全场比赛结束前15秒是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以脚进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集中在罚球区;进球最多的仍是前锋;边路进攻进球位居各进攻形式之首;进球前经过2次传球配合后射门进球数最多,随着运动员之间传球配合次数增多破门几率在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崔明 《甘肃科技》2013,29(11):77-79
对2012年欧洲杯足球赛31场比赛76个进球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揭示了射门进球所有区域情况。结果表明,运用各种配合进的球虽然占多数,但是运球突及定位球手段所得的进球也在上升。  相似文献   

8.
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归纳统计法,对2010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64场比赛145个进球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19届世界杯进球数是近4届世界杯最少的;比赛的开始时段是进球的低谷;75~90 min时段是进球的高峰;下半场的进球数高于上半场;射门方式以抢点直接射门为主;73.1%的进球数是经过0~4次传递后打进的;进球的主要射门区域是在罚球区内;进球射门方式以脚射为主;中路进攻和边路进攻相结合才是进球的有效手段;进球属性以地滚和低平球为主;各位置进球最多的是前锋运动员.  相似文献   

9.
对18届世界杯足球赛64场比赛147个进球进行统计分析,与前几届世界杯进球情况对照,发现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比赛75~90min是进球高峰期;射门最佳区域是罚球区内点球点至球门线区附近;定位球的作用日益突出;前锋队员进球最多.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和录像观察的方法,对2007年亚洲杯决赛阶段全部比赛中前场任意球进球战术进行研究。从任意球进球及射门情况、分布区域的基本特征和进攻战术组织形式等进行统计分析,为教学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A区是任意球进攻得分的最佳区域,直接打门时近侧的上角进球的机率比较大;任意球进攻战术以最简易,简单,直接为最好的方法,这样最具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第19届南非世界足球锦标赛的64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比赛中射门和进球的情况进行统计。通过对进球数量、进球区域、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队员位置进行分析,来探寻本届世界足球锦标赛的进球规律,为我国各级足球教练员在以后的训练中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研究结果发现:本届比赛进球数量近五届场均最少;中路2区是射门得分的最佳区域;传切配合是得分的主要手段;远射是破门的有效手段;定位球得分是打破场上僵局的一大法宝,教练员的换人对比赛的胜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足球决赛阶段的16支球队为研究对象,对32场比赛76个进球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旨在掌握奥运会男足比赛的进球规律。结果表明:下半场进球数高于上半场,下半场开始的前10min是全场比赛进球最高峰;进球方式是以脚射为主,其中,抢点直接脚射进球率最高;由边路发动组织进攻进球率最高;进球射门主要区域是罚球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09年欧洲冠军联赛巴塞罗那队的13场比赛中的32个进球的时间、进球队员的位置、进球的方式、进球区域等多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此来寻找足球比赛中的进球特征与规律,探索提高射门进球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录像分析和观察统计的研究方法,对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决赛阶段西班牙队的射门进球技战术进行分析,发现射门进球与进球方式、进球时间和进球区域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录像分析研究方法,对’06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意大利队的射门技战术运用特点及进球区域等进行分析。射门进球与进球方式,射门区域等有着广泛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以第12届欧洲杯31场比赛的77个进球为研究对象,对失球因素、失球区域和射门方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盯人不紧、未封住射门路线、抢点失利是失球的主要因素.罚球区是失球的主要区域.  相似文献   

17.
为认清头球进球在比赛中的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17届、18届世界杯和第12届欧洲杯决赛阶段的头球进球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头球进球的射门位置绝大多数集中在球门线到点球点之间拥有较大射门角度的区域内;边路传中和角球是头球进球的主要进攻方式;前锋队员是头球进球的主要制造者;后卫在角球进攻时的前场助攻比前锋和前卫队员的威胁更大,在任意球进攻时,前卫则承担了主要的进球任务;球门的中间区域是头球进球的主要区域;双脚跳起侧面头球是足球比赛中最常用、最有威胁的头球动作.  相似文献   

18.
对15届卡塔尔亚洲杯足球赛决赛阶段16支球队32场比赛的90个进球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上、下半场进球数基本持平;抢点直接射门进球数最多;罚球区内是最佳进球区域.  相似文献   

19.
采用标记分析法和录像观察等方法,对2012年欧洲足球锦标赛西班牙队决赛阶段的6场比赛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西班牙队的攻防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西班牙队在比赛中主要采用4—3—3阵型为基础的“无锋”战术;进攻以控制球权的战术打法为主,使用快速简练有效的传切配合为手段控制比赛节奏;西班牙队在6场比赛中射门102次,在全场比赛结束前15min是西班牙队进球最高峰时段;进球方式以推射为主,射门得分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禁区前沿位置;进球主要由中前场队员完成射门得分,12个进球中,7个进球由前卫队员打进,3个进球来自前锋队员;防守采用4后卫压迫式防守体系,以前场反抢、中场紧逼、后场密集的方式,形成压迫型整体网状防守体系,弱点是防守时盯人不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第15届亚洲杯足球赛复赛阶段16支队伍的32场比赛共87个进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届杯赛进球数略高于上届;A区是进球的最佳区域;上半场前15min和下半场前15min以及后15min是进球最多的时间段;4次或4次以下的传球配合进球最多;中路进攻是本届杯赛的主要进攻途径;传球配合和定位球是本届杯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直接射门本届杯赛的主要射门方式,其中抢点射占有很大的比例。中国队在比赛中表现欠佳,与亚洲其他强队存在差距,特别是前四强,需要加大训练力度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