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肖刚  伊永亮 《广东科技》2012,(21):90-91
强迫油循环风冷变压器由于冷却面较小,不允许不带冷却器运行,当出现冷却器全停时,为了防止运行中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损坏变压器的绝缘,将延时启动跳闸回路,跳开变压器各侧开关,使变压器退出运行。在实际运行中,传统冷却器控制回路存在着冷却器全停而无法启动跳闸回路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对强迫油循环风冷控制回路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渔子溪电站主变冷却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式,总结了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2起主变冷却器全停事故的分析,认为主变冷却器控制系统存在工作油泵的轮换程序不合理、油示流器质量不可靠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长生 《科技资讯》2011,(7):118-119
该文通过对以礼河发电厂设备整治改造五年规划中对主变压器冷却器的现场改造调试经验,通过统计对比传统设计变压器强油风冷冷却器控制系统变压器的多年运行温度.注重在设备改造中,既能满足变压嚣的技术要求和现场安全要求,又要达到科学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降耗节能,提高变压器运行效率为目的.提出了变压器强油风冷冷却器控制系统启停回路改造思路,并进行了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供同行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螺杆制冷机组的热虹吸油冷却系统建立数值理论模型,采用固定变量法分析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系统的制冷剂质量流量、换热量、润滑油出口温度的变化,并通过正交分析法来研究不同运行参数对热虹吸油冷却系统换热量的影响,最后利用实验验证数值理论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液位高度差从1 m增大至5 m,换热量增长40.0%,而当液位高度差大于5 m,换热量的变化趋于平缓;随着下降管和两相管管径的增大,制冷剂质量流量和换热量均呈现先增大后不变的趋势;冷凝温度、润滑油进口温度、润滑油流量对换热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8.5%、24.2%、7.0%。  相似文献   

5.
采用Wolf算法编制相应的计算机程序,对由热虹吸传热实验获得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处理。所提取系统的最大Lyapunov指数,定量描述了传热过程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是判断热虹吸传热进入混沌的重要准则,也是实现对热虹吸传热过程混沌进行预测和控制的必要参数。最大Lyapunov指数作为定量描述热虹吸传热过程混沌的重要参数,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系统内在的非线性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实际参数选择某设备热交换器,对列管式油冷却器进行了传热计算并依据其结果进行结构分析设计,并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7.
本文依据强迫油循环风冷系统工作原理,结合变电检修中心辖下10座变电站2011年主变冷却器缺陷故障统计分析数据,提出一种基于变频控制调节冷却器风扇电机出力的强迫油循环风冷系统改造方案,在不影响主变散热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冷却器风扇电机缺陷发生的几率,减少检修工作量以及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8.
王庆朝 《科技资讯》2013,(6):102-102
在煤气鼓风机设备内部,液力耦合器起到了控制循环油温度,并保证鼓风机正常运转的作用。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煤气鼓风机液力耦合器经常出现设备故障、机器跳闸等问题,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障碍。为了完善煤气鼓风机的系统功能,控制循环油的冷却温度,本文着重探讨煤气鼓风机液力耦合器循环油冷却器的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9.
井斌斌  常春 《科技信息》2012,(25):108-108
根据工作经验对轴承过热合理选油进行分析,并采取预防措施为确保减速箱能满足工作需要自制冷却器达到降低滑动轴承温度的目的,消除设备隐患,保证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种热电热泵与热虹吸传热组合的新型快热式热水器.首先,以丙酮为工质,以挠性不锈钢波纹管为蒸汽管和冷凝液管,对一种新型的平板分体式热虹吸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最佳充液率、表面温差分布等性能参数.在此基础上,将热虹吸装置、热电制冷模块、内翅片平板型散热器等进行系统组合为一种新型快热式热水器,对系统各部件的匹配进行了优化,并对各环节进行了传热强化.参照相关技术标准,建立了样机性能测试系统,样机比普通电热水器节省电耗38%以上.该组合型样机具备双循环型热电热泵热水器节能、环保、安全等优势,但比后者系统更为简化,并消除了制约系统整体寿命的瓶颈,更具备技术优越性和应用便利性.  相似文献   

11.
小型制冰机制冷系统匹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培训  邓子伦  窦涛 《河南科学》2010,28(3):325-328
针对目前制冰机制冷系统设计粗糙化的现状,根据小型制冰机的制冷特点,分析了各制冷装置的选型思路,着重阐述了其匹配计算方法,为制冰机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引水式电站前池垂直进水虹吸口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电站前池采用虹吸进水口,具有结构简单、防冰防砂、断流迅速可靠等特点,已在中小型水电站中得到广泛应用。根据垂直进水虹吸口所具有的优点,提出垂直进水虹吸口体型设计,虹吸管设计参数、进水口淹没深度确定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3.
从地形地质情况、工程投资、施工条件、工程管理、水头损失等方面对郑庄倒虹进行了方案比较,并对倒虹进行了初步设计,以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加高效地利用超低水头水力资源,设计了一种采用虹吸式出水流道的轴流式水轮机。针对这一形式的水轮机,在设计水头和额定转速下采用CFD进行三维数值模拟,计算各过流部件的水力损失,研究水轮机的水力性能。通过改变转轮叶片出水边翼形,对比分析转轮出口水流流态与虹吸式出水流道水头损失的关系,研究不同叶片对虹吸式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头、转速和导叶开度相同的情况下,各修改方案中叶片3使得出水流道水头损失较小,其对应的平均涡角为13.26°,出水流道水头损失为0.135 m,水轮机的效率也较高(为89.33%)。此外,选取效率较高的叶片,改变叶片数量,分析其对虹吸式水轮机水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美娇 《科技资讯》2010,(27):26-28
针对三钢棒材厂冷床输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故障率高的问题,本文就其乱钢故障产生的原因及设备本身的缺陷进行了技术分析,并作出了相应的技术改造。实践证明:改造后降低了冷床乱钢的故障率、充分提高生产率。  相似文献   

16.
聚合物冷却介质对50CrMn钢板簧的淬火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消除用油作淬火冷却介质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笔者在分析了聚合物冷却介质的冷却性能后,3种浓度的281A水溶性冷却介质对50CrMn钢板簧进行了淬火工艺试验,并对试样进行了金相分析和硬度测试,随后,与20号机油进行了淬火变形、介质管理等方面的比较,进而,分析了聚合物淬火介质淬长片板簧侧弯变形超差的原因是:此类冷却介质在钢的Ms点以下的温度范围,其冷却速度远较油快所致。最后,总结出在板簧行业推广使用聚合物冷却介质时,尚需解决降低该类介质在低温区的冷却速度和使用过程中的浓度校正及变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分离式热管工作原理,设计了TH 6263加工中心主轴热管冷却系统的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分析,给出了等效热路图和一系列设计计算公式,并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轴热管冷却系统有良好的冷却效果,本文从经济效益等方面阐明了热管冷却系统在精密机床上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针对近年来广泛应用的虹吸灌水廊道中的驼峰负压和虹吸段半径.通过在柱坐标系下建立虹吸段水流运动方程,推导出了驼峰断面流速和压强的解析表达式,并用水力模型试验结果验证了压强表达式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廊道虹吸段最优半径的确定方法,对比分析了已有方法得出的最优半径下的断面压强分布,并对某廊道的虹吸段半径进行了优化试验,均验证了最优半径确定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路面加热机是整个就地热再生机组的基础,加热机加热路面后的效果对路面再生质量有直接的影响。以热风循环式加热机工作装置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圆形喷嘴射流冲击模型对其作业过程进行分析。通过相关理论计算得出了喷嘴的排列方式、喷嘴孔直径、加热板离地高度、射流速度、热风温度等参数与沥青路面表面换热系数的关系。计算表明:三角形交错排列和矩形排列对路面换热系数的数值影响基本一致;再生作业中,当热风的冲击速度较大时,随着加热板离地高度的增加表面换热系数降低;当热风的冲击速度较小时,加热板离地高度对表面换热系数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