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稻曲病是当前造成稻谷产量损失和降低稻米经济价值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国内外对稻曲病侵染规律研究有较多的报道。在侵染时期方面,大都认为在水稻孕穗期:I. Kegarmi(1960)在孕穗期采用向叶鞘内注射厚垣孢子悬浮液的方法接种成功;R. A. Singh(1985)认为菌核在六七月份的雨季萌发,子囊孢子成熟后与早播水稻扬花期一致,子囊孢子落到花器上侵染。广东黎毓千(1986)报道孕穗后期为此病的侵染时期。江苏黄正兴(1984)认为病菌的侵染时期在水稻破口至齐穗阶段。本研究自1987—1989年连续三年人工接种,对冀东滨海稻区稻曲的侵染时期进行试验,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稻曲病一般年份是很少见的,但近年来却反常地大发生,这就令人关注。应该说,我们对本病在很多方面尚未认识,为此,笔者收集了一些国内外的情况作一简略的综述,供各地参考。对稻曲病,各地农民叫法各有不同。有 相似文献
3.
银杏叶枯病初侵染源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克恭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17(4):53-56
1989-1992年间,以银杏的冬芽、幼叶、嫩叶以及越冬后的落叶等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杏叶枯病的三种病菌均能在冬芽和落叶上越冬。当春季节萌发后,银杏叶枯病的主要病原链格孢菌能转移到部分嫩叶上,继续进行潜伏侵染,但其数量显著下降。3-6月间,越冬后落叶上的链格孢菌可以大量形成呈丛状的分生孢子梗,并不断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上一年在落叶上产后的分生孢子,越冬后仍具有一定的发芽率。就病害的侵染源 相似文献
5.
王国良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5,(Z1)
田间调查表明,田间稻曲病菌菌核形成量,其幅度每亩为0~318粒,每亩加权平均为18.69~36.75粒。自然条件下越冬后菌核到早稻孕穗时,其萌发率旱田、水田分别为60.6%和22.8%。室内高湿培养二年总萌发率高达98%其中第一年萌发率为77.2%第二年为20.8%。菌核形成子座必需有一定光照。高湿、25℃、光照条件最有利菌核萌发,形成子座和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长度变化同光、暗条件和子座成熟度有关。子囊孢子易萌发直接在孢子两端形成小孢子。加水稻花器或0.5%葡萄糖液能显著地促使子囊孢子快速萌发并形成多个小孢子。该小孢子通过直接形成侵染钉或先形成芽管,附着孢然后侵染水稻。侵染主要集中在处于破口前期的水稻柱头的乳头上。 相似文献
6.
7.
8.
由丽水地区农科所主持,丽水地区畜牧兽医站参加的“稻曲病菌毒性研究”课题,通过三年试验研究,已取得成果。今年3月已由丽水地区科委邀请省内外有关单位的专家、教授,对该项研究成果进行审查,并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9.
稻曲病不仅影响水稻产量、降低品质,同时带菌米粒及米糠对人、畜都有毒性,因此应重视稻曲病的发生与防治。本文结合实践分析了稻曲病的分布与危害、发病症状、病原和侵染途径和发病因素,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毛竹基腐病侵染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毛竹基腐病侵染循环的研究结果:(1)病原菌以菌丝或孢子的形态在病竹,枯立竹和病株残体及土壤内潜伏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的来源;(2)风、随风和雨和雨水反溅是孢子传播的主要途径;(3)在自然情况下,病菌主要通过幼嫩的无伤表皮侵入寄主体内;(4)通过田间观察和病变组织的分离培养试验结果,结合病菌本身的特性可以初步确定该病菌是通过分泌毒素杀死寄主细胞后进入寄主组织的;(5)该病没有再次侵染。 相似文献
14.
水稻稻曲病是我县水稻上的一大病害,特别是在一些老病区田块、上等肥力田块、施肥量高的田块、通风条件差的田块,若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稻曲病发生十分严重,近年来发生危害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县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因此,为了探索预防和防治稻曲病的有效药剂,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15.
朱东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3,(4)
<正>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ee是水稻上一种重要虫害。1977年以来,全国开展了大协作研究,证实了稻纵卷叶螟具有远距离迁飞的特性。为了掌握稻纵卷叶螟在新乡的发生规律,为预报和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75年—1978年对稻纵卷叶螟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6.
17.
具有致病能力的病原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传播到寄主植物感病点上,与之发生接触,随即侵入寄主体内吸取营养,建立寄生关系,并在感病组织内进一步扩展,从而使寄主的生理活动、组织器官以及外部形态遭到破坏,最终导致病害发生而表现症状。这种病原和寄主相 相似文献
18.
19.
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成功检测到水稻叶鞘内表皮细胞中微管和微丝的分布情况.稻瘟病菌的侵染使水稻叶鞘内表皮细胞中微管、微丝排列方式发生明显的改变,这种排列方式的改变非常灵敏,且在亲和性互作和非亲和性互作之间差异明显.非亲和性互作反应中,病菌侵染早期微管、微丝均放射状向病菌侵染点分布,至寄主细胞产生过敏性坏死时,逐渐受到破坏而降解.亲和性互作反应中,微管、微丝在病菌侵染的早期则已开始降解,形成短棒状或点状结构,比较均匀地分布于整个细胞,病原菌侵染菌丝在寄主细胞中扩展时,难以观察到完整的微管、微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