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印度洋海啸过后,泰国的6头大象成了该国的清洁工,它们帮助人们清理被海啸冲击得一片狼藉的城市。这次海啸不仅造成泰国5000人死亡、4000人失踪,还使普吉岛和攀牙湾周围1.61km2范围内充斥着建筑物碎块和生活垃圾。尽管起重机和锄耕机都在堆积如山的垃圾中费力工作,但那些污泥坑和废墟处都是清洁机器难以操作的地方,而大象就成了这些繁重清理工作中的顶梁柱。  相似文献   

2.
赵芳 《科学之友》2013,(1):60-61
印度人坎立姆养了一头大象,名叫盖奇帕蒂。他认为,盖奇帕蒂是全亚洲最大、最好、最聪明、最能干的大象。盖奇帕蒂约有3.05m高,4t重。它的腿就像4棵大树,曾多次把狗熊踏成肉泥。盖奇帕蒂十分驯良,它对主人坎立姆夫妇和他们的儿子俯首帖耳,忠心耿耿。打水做饭的时候,坎立姆或他的妻子就在地上画一个圈,把小孩放在圈里面,嘱咐盖奇帕蒂照看孩子,别让孩子爬到圈外。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似乎把动物分为食草和食肉两大类,但谁要是以为食草动物绝不会成为食肉动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几年前,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传出一条恐怖新闻:一头大象吃掉5个人。据当地人讲,这头大象威胁着与孟加拉国接壤的梅加拉亚邦的10个村庄,它出没于茂密山林,毁坏木屋。  相似文献   

4.
正印度是全世界大象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在这里人象冲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想要和体重是人类至少30倍的大型动物相处,除了敬而远之,还要运用人类的智慧。在印度生活着约3万头大象,这里是人象冲突最激烈的国家。古印度人驯服野生大象并用于农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在古印度吠陀时代初期(约公元前1100年),古印度人开始在战争中使用大象。  相似文献   

5.
睡觉是再简单、再常见不过的事了。困了、累了,躺在柔软的床上睡一会儿,可是各种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呢?非洲大象站着睡觉,睡时靠在墙上或树干上,并把长鼻子弯曲,鼻端卷进嘴里,轻轻含着,不让小虫子和老鼠爬进鼻子。印度大象则是伸腿侧睡的。如果像非洲大象那样站着睡,就说明害病了。大象睡眠时间一天不超过两三个小时,它能够两天不睡觉,所以说,大象是最能坚持不睡觉的。长颈鹿生活在沙漠草原地带,夜间躺下后十分警惕,长脖子照常竖在那里,眼睛瞪得大大的。只有感到绝对安全时,它才将脖子横倒,头搁在臀部,可眼皮仅仅闭上五六分钟,头又警觉地高昂…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似乎把动物分为食草和食肉两大类,但谁要是以为食草动物绝不会成为食肉动物,那他就大错特错了. 几年前,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传出一条恐怖新闻:一头大象吃掉5个人.据当地人讲,这头大象威胁着与孟加拉国接壤的梅加拉亚邦的10个村庄,它出没于茂密山林,毁坏木屋.梅加拉亚邦政府悬赏2000卢比,请猎人用大火力步枪将它打死.  相似文献   

7.
2003年4月下旬,我组织了一支11人的探险队开进了肯尼亚南部的马萨洛比丛林。这支探险队中有德国人、英国人、美国人,还有4个被雇来当向导和挑夫的当地卢奥部族人,此外,我们还带着一条经过特殊训练的猎犬赛克。我们此行的目的是去寻找困扰了生物学界很多年的大象墓地。千百年来,人们从来没有在野外发现过自然死亡的大象的尸体,因此有传说称,大象在临死前会孤独地离开象群,到一个神秘的地方去迎接自己的末日。  相似文献   

8.
视野     
大象的疗浴2007年8月11日,印度南部克拉那邦暴雨如注。在一座寺庙里,大象训练师正在冒雨为一头大象洗浴。其实,从每年7月的第一个星期开始,这座寺庙里的驯象师们都要为大约60头大象进行传统的浴疗,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之所以选择这个时段,是因为时值季风季节,凉爽的气候最适合浴疗。这个浴疗项目始于1985年,目的是让这些为寺庙辛勤工作了11个月的大象恢复健康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9年10月6日清晨,泰国考艾国家公园管理人员听见从一个山谷中传来大象惨叫声。到达现场后,他们发现,6头大象看来在坠进"地狱深渊瀑布"后死亡。虽然无人目击这一事件,但大象足迹和大象的社会性让这些管理人员相信:在一头小象坠入瀑布后,5头成年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预防与裂缝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洲,人们认为大象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它能预知自己的死期,濒死前便自行前往大象陵园。那里很早就有这样的传说:大象族群非常团结,野生大象都有自己的家族墓地。如有半路死去的大象,其他同类遇到遗骸后也会帮助将之保存下来,用长长的鼻子将死者卷到墓里。不仅如此,活着的大象还经常跑到墓地里对着死去大象的白骨进行缅怀。  相似文献   

11.
最长的鼻子 人的身体共有639块肌肉,而大象的鼻子居然就有5万块肌肉!大象的长鼻子是由上唇和鼻子合并向前伸长而形成的,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能够灵活运动的“管子”,成年大象的鼻子重约145kg。世界上有4000多种哺乳动物,谁的鼻子也比不上它。在大象的鼻子上,有千万根神经末梢,鼻端生有一个或两个突起物,有舌头尝味和鼻子嗅气味两种功能。而且它的鼻子能够伸缩自如,做出灵巧的动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大象可以用鼻子从树上摘树叶、果实,  相似文献   

12.
大象的鼻子以柔软和灵活而著称,它比许多灵长类动物的上肢还灵活.你有没有想过模仿大象鼻子制造机械?德国研究人员研制了一款机械象鼻,灵感就来自大象.它不仅像大象鼻子那样可以灵活地搬运物品,而且可以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请看一组影视镜头: 一头狂怒的大象踩扁了她的驯兽师; 一只熊抓伤了赤手空拳的远足者; 一条鲨鱼咬掉了潜水员腿上的一大块肉…… 这些吓人的场面只是现实生活中动物袭击人类的可怕事件的一部分而已。这样的报道经常在电视节目中出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大有谈虎色变之感。把动物描绘成嗜血成性的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雌性大象都以它们彼此间的无私合作而闻名。然而,科学家经过长期跟踪观察揭露了一个惊人事实:雌性大象之间也存在不公平竞争,它们甚至恃强凌弱!它们为什么独自行动一声巨大的咆哮声打破了冬夜的静谧。听到这个声音,正在做大象行为研究的生物学家凯特琳·奥康纳·罗德维尔从睡袋里一跃而起,甚至都顾不得脑袋暴露在严寒中就冲出门去。在昼夜观测塔上,凯特琳往6米之下的水池俯看……这里是凯特琳在野外进行象群研究工作的大本营。她在这里可以很好地对大象的行为进行昼夜观测。但此时,月亮几小时前就已下山了,四周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到。于是,她拿起了夜视镜。四头大象渐渐映入她的眼帘。这个数量对于一个象群来说实在是太少啦!只见一头雌性大象走进最受  相似文献   

15.
大象学校     
沈阔 《自然与人》2012,(5):34-38
清迈市以北的丛林山区,是泰国大象的主要出没之地。20世纪60年代,泰国政府在这里建立了第一所“大象学校”,人们将捕获来的3—5岁的野象送入学校进行训练,经过12年的教育和实习,一般年满18岁的大象经过考试合格,就可“毕业”到社会上参加工作了。这些大象可工作40多年,只要身体无病,要到60岁才能“退休”。  相似文献   

16.
借助神力 在人类还无法认识神奇迷幻的大自然时,只能借助神的力量去想象.在古代埃及人的神话中,他们把大地描绘成一个斜卧的男神凯布,天空则是由大气之神撑托起来的女神.而古代巴比伦人认定,人们居住的大地是一座从无底深渊中升起的空心山,山的上空覆盖着半圆形的天壳,人死后就进入山肚子中阴森森的地狱.古代印度人则认为,支撑大地的是4头大象,大象站在一只浮在水上的龟背上.公元前800年左右的荷马时代,有人认为大地像个半球,周围环绕着海洋,太阳每晚落在半球西边的海里把火熄灭,第二天一早再从东边海上点起火来,熊熊燃烧.  相似文献   

17.
近20年来人们已经知道,非洲象召唤和回应同伴的声音频率极低,人耳无法听到,而大象之间正是利用这种超低频声波在地下传播而使彼此取得联系。 最近,专家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以了解大象是否能感觉经由脚趾传到脚骨再到中耳骨的震动信号。现已证实,在理想条件下,非洲象发出的人耳所听不到的声  相似文献   

18.
最长的鼻子 人的身体共有639块肌肉,而大象的鼻子居然就有5万块肌肉!大象的长鼻子是由上唇和鼻子合并向前伸长而形成的,是一条由肌肉组成的、能够灵活运动的"管子",成年大象的鼻子重约145 kg.世界上有4 000多种哺乳动物,谁的鼻子也比不上它.在大象的鼻子上,有千万根神经末梢,鼻端生有一个或两个突起物,有舌头尝味和鼻子嗅气味两种功能.而且它的鼻子能够伸缩自如,做出灵巧的动作,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大象可以用鼻子从树上摘树叶、果实,从地上卷起青草、芦苇,能够把一棵大树连根拔起,也可以把小小的豌豆种子捡起来,放进嘴里嚼碎并且吃下去,甚至还能作为拐杖探路,成为防卫敌人的武器.  相似文献   

19.
养鸡趣事     
鸡这种动物在人们眼里算不上聪明。它那小如果仁般的脑子是一个简单的神经系统,却支配着它做出不少令人不可思议的行为。 不以衣帽取人 鸡的两眼长在头部两侧,其清晰视距估计不会超过10米。鸡极少或者可说从来不会歪起脸来朝上看东西。因此,当人们走近它时,它所看到最清楚的部位就是人们的裤脚和鞋而已,而这裤脚和鞋又会由于衣着的缘故而经常变换。但是,不论怎样变换,鸡都能准确无误地认出它的主人。春夏秋冬,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科学与幽默     
漫画家与科学家在创意方面有许多共同之处,创新求异可能是他们最大的共同点了。 这幅漫画说它是艺术家的奇思也可,说它是科学家的妙想也无不可。当然这只是一幅有趣的幽默画,逗人一乐而已。此画是一幅外国作品,没有标题,倒使读者开扩了想象的天地。说它是主人因石油涨价而出此下策也好,或说主人为了驯练爱犬跑步也好,但都表现了狗主人(也是车主人)的聪明智慧。此画在设计中有两个层次的巧妙构想:其一,是利用狗的奔跑来带动汽车,作者巧妙地把健步器与汽车传动联在一起;其二,还要解决狗的动力,要狗跑还得给它物质刺激才行,对狗爷来说什么高额奖金它也不屑一顾,其实一根肉骨头它就足矣!妙的是此骨头还不能让它咬到,得让它老吊在狗的前面,可望而不可及。这样一来,这辆免油汽车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