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宋]据《中国实业志》记载,烟花爆竹始于唐,盛于宋。1400年来,烟花爆竹从最初用于驱赶野兽,到后来皇家驱邪避害,再到民间过年过节扫除晦气、表达吉祥的礼仪性功能和红白喜事寄托祝福与哀思的情感宣泄的载体,成为贯穿人们心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的精神食粮,也成为华夏百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习俗,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正>临汾又称平阳府,平阳木版年画由此而得名。平阳木版年画是我国最古老的年画之一,源于上古岩画与祭祀,随之为皇宫贵族喜庆之用,后民间普遍用于年节和日常生活中。平阳木版年画是别具一格的农神文化,《中国版画史》称"版画之头,平阳启之",是中华民族年画的"始祖",历史源远流长。平阳木版年画始于唐宋,鼎盛于明清,扎根于民间,多自产自销。其画从张贴的门神、寓意神  相似文献   

3.
<正>山西太原面食制作是典型的民间餐饮手工艺与手工艺加表演技艺,传统上一由民间家常便饭类别的民间各家庭传承;二由婚丧喜庆、传统节庆、庙会庆典、村社祭祀等民俗类别的各自然村庄以群体言传身教方式传承;三由带有商业行为的饭店、街头集市餐饮摊点以师徒授艺方式传承。第一、二种传承方式概率比较普遍,只说历来饭店与街头集市餐饮摊点的师徒传承。  相似文献   

4.
正交城县在中秋节使用特殊造型的"云儿香"来祭月,在全国是孤例。同时,交城县大营村制作生产中秋节专用云香,同时还生产普通线香,在民间手工艺史上也颇具特色。云香祭月象征美好寓意在我国,礼佛祭祀或者居室用的香,也叫神香、佛香,或者卫生香。中国传统香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几千年来华夏文明的精髓。中国传统香依托中国传统文化,以《周易》和《黄帝内经》为基础,同时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十二经络学说、中草药  相似文献   

5.
正浙江是丝绸之府,是古丝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义乌古称"乌伤",与古代丝绸之路有一定的联系。据古书记载,最早发明蚕桑丝绸的女子"马明王"就出生在义乌。民间流传的《祈蚕歌》唱道:"马明王菩萨到府来,到你府上看好蚕;马明王菩萨出身处,出世东阳义乌县……"义乌虽然深处内陆,但远在明清时期,就有义乌人出海下洋从事丝路贸易。2014年9月26日,中国国家主  相似文献   

6.
张剑 《科学》2015,(2):2-5,69
百年前,《科学》诞生之际,正值欧战爆发。创办《科学》的留美学生,发刊"战争号",论述科学与战争的关系,他们的视野宽泛,最终目标依然在于"科学救国"。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立即成为举世瞩目的大事,自然也成为中国留美学生学业之外的焦点。战争爆发仅仅几日之后的8月5日,胡适日记即有《记欧洲大战祸》的记载。此时正筹备创刊的《科学》,作为当日留学生创办的重要刊物,对一战也非常关注,特别是这次大战广泛运用了各种新兴的科学技术,在大  相似文献   

7.
据中国《正字通》记载,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1849年8月16日,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了他美丽的女儿小多米诺。但传教士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副骨牌使他的名字——多米诺,成为一种世界性体育运动的代称。不久,小多米诺就喜欢上了这副骨牌,因为她发现了骨牌的新玩法,她按点数的大小用相接的方式把骨牌连接起来。在玩骨牌游戏的时候,小多米诺发现它可以很好地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小多米诺的男…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民间神灵信仰包罗万象,行业神灵信仰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人们将各行业贡献突出的历史人物、传说人物尊奉为行业祖师或行业保护神,并建筑庙宇、撰文立碑,对它们进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保佑行业兴旺发达、经久不衰。"金炉圣母铸钟娘娘庙"是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铸钟工匠供奉铸钟娘娘,并对她进行祭拜活动的场所,反映了民间铸钟行业的神灵信仰。那么铸钟娘娘是何许人?她是一位怎样的女性?缘何被尊为铸钟工匠的保护神?历史文献中没有找到相关记载,但是笔者在走访中听当地居民讲了这样一个传说。  相似文献   

9.
《科学之友》2014,(4):31
<正>宋·周辉《清波杂志》、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欧阳修的《归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论》、《正德汝州志》等书,曾记载有汝瓷的始况。"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迁,由于长期兵灾战祸,汝窑被毁,技艺失传。虽然元、明、清历代民间窑场仍然不断烧制,但因种种原因,均未成功。民国27年到30年(1938~1941年),资本家李绍初曾在汝州蟒川严和店汝窑旧址建窑试仿汝瓷,亦未成功。  相似文献   

10.
<正>水灯节是泰国节日中最迷人也最重要的节日之一,重要性不亚于我国的春节。贵妃手玲珑精巧水灯船有关水灯节的起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又含有很多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据泰国史书记载,水灯节始于800多年前泰国的第一个王朝——素可泰王朝。每年泰历12月15日月圆时节,居民都会聚集于首都庆祝"灯节",而皇上必循例龙舟游河,王后及妃嫔亦随圣驾游幸,其时臣民嬉水于河中,随后在国王的主持下,全城大放烟花,彻夜欢  相似文献   

11.
烟草的故乡是美州,据摩尔根的《古代社会》记载,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召开酋长会议时常常举行喷烟仪式,即将金黄色的烟叶装入长长的烟管,用火点燃,连续喷烟,以便祭拜天神、大地和太阳。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首次看到印第安人普遍嗜好吸烟。16世纪中叶,烟草作为观赏和药用植物传入  相似文献   

12.
大麻小传     
<正>大麻(Cannabis sativa L.)为桑科大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这一古老物种起源于中亚地区,在中国已有约7 000年的栽培历史。中国大麻的价值主要在于纤维制品以及食用和药用。西汉时期《氾胜之书》就有大麻栽培方法的详细叙述,之后文字记载从未间断;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则把大麻入药的历史追溯到了公元前2 300年。大麻作为一种寻求精神刺激的瘾品,则被普遍认为起源于印度,以神秘体验为基础的印度大麻  相似文献   

13.
魏明 《大自然探索》2010,(12):68-73
祭祀是玛雅社会的一种宗教活动,玛雅人在祭祀仪式上以放血、杀死动物甚至活人来向神灵献祭。考古学家认为,退回到当时当地的背景来看,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一、古代天文历法建立与中医气象学形成和发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因此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熟,这就是促进古代天文、历法早期形成的主要原因.由于天文、历法的进步,很快就被祖国医学所接受,而作为气象病源的可靠根据.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月食、病名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周礼》等书关于这一方法的记载就更为丰富了.如《史  相似文献   

15.
石油的发现和作为能源的利用我国发现石油的记载,较可靠的是在汉朝,并作车子润滑之用.在宋朝《嘉祜本草》和明朝《本草纲目》中已记载把石油当作药用.到了明朝,《蜀中广记》曾记载四川嘉州已打井开采石油。在埃及木乃伊时代,石油曾用作木乃伊的防腐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记载: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皆摇;喜怒不节则伤脏,伤脏则病起,此已明确地指出了精神现象作为致病动因的重要意义,自1978年斯佩里(R.W.Sperry)倡导突现理论以来,更把精神现象引入到脑功能的因果链中,使精神事件能够在  相似文献   

17.
正读者朋友,我是小e。很高兴又与大家相聚在"硅谷新视野"栏目。在这期,甘老师的《互联网金融圆舞曲》要奏出最后一章—金融科技。请大家欣赏吧!春风送暖精神爽,强强联手分外忙。跨界颠覆新气象,金融革命谱新章。热点新闻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与传统商业银行合作,早已不算新鲜事。从2004年7月12日,腾讯  相似文献   

18.
无处不是酒     
祭祀中不可少了酒古代中国把祭祀视为生活中的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祭山川、祭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都离不开酒。酒未问世以前,古人用水、用血上供,那时以水当酒,称为“玄酒”。古人学会酿酒后便用酒祭祀。最初,酒是专门用来敬神、祭祖的。这是基于“祭,祭先也,君子有事不忘本也”的思想,此语出自《礼记·贡礼》。古人云:“凡祭,皆祭所造食者。”可见古人对制造饮食的人很尊敬,在《周礼·膳夫》一书中有“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  相似文献   

19.
小贴士山药——别名淮山、山薯蓣,《名医别录》记载:淮山可止腰痛,补虚痨羸瘦、充五脏。常年食用有抗衰老和减肥之功效,对糖尿病的治疗也有一定的辅助效果。黄豆——别名黄大豆,《中国药膳大全》记载其具有清热解毒、补气养血等功效,并含有丰富的钙、铁、磷,对正在发育的儿童有很大好处,还可以作为辅助食疗,很好地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病状。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15日,上海城市规划馆热闹非凡。《珍贵的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连环画原作展》在此隆重举行。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建社至今的50余部红色经典连环画作品,以数百帧画框现身展台。一部部耳熟能详的连环画——《林海雪原》、《焦裕禄》、《上海的早晨》、《刑场上的婚礼》、《霓虹灯下的哨兵》、《红岩》、《南征北战》、《枯木逢春》……它们有着流畅的线条、扎实的素描以及对人物惟妙惟肖的刻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