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音乐引入课堂,是中国流行音乐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需要.流行音乐引入课堂要符合时代精神、符合审美教育的客观需求.流行音乐引入课堂目的在于加强对流行音乐的正确引导,逐渐确立以经典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音乐教育内容的主体,以流行音乐等通俗性音乐为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数字音乐的发展,改变了流行音乐创作的流程以及音乐产品的销售形式。对流行音乐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并形成新的流行音乐价值链。流行音乐网络传播方式已经被大众所接受,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应。网络视频与音乐的结合将更好的体现原创性和艺术性。同时也使流行音乐更具商业价值。必然推动着流行音乐产业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浅谈20世纪流行音乐迅猛发展的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从四个方面讨论了 2 0世纪流行音乐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一 ,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关系 ;第二 ,现代科技发展对流行音乐的巨大推动作用 ;第三 ,流行音乐与商业炒作的紧密结合 ;第四 ,人们对流行音乐的心理需求 .  相似文献   

4.
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愈见成熟,世界各国音乐流派开始逐渐传人中国。摇滚乐,美国乡村音乐,爵士乐,非洲音乐等流行音乐元素在中国已经有了一批广大的簇拥着。而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部分狂热已经成为了众人皆知的事实。然而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却仍停留于曾经的既定模式,这使广大青少年对音乐课产生了一些抵触心理,转而疯狂的支持时下的流行音乐。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音乐自香港等地传入内地,凭借着通俗易懂,流行音乐很快在国内盛行.但是关于流行音乐是否准许进入音乐课堂这一问题,引起了舆论界一些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流行音乐冲击音乐课堂教学,已成为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樊蕾 《科技信息》2010,(5):131-131
流行音乐选修课程在高校开设,能把流行音乐强烈的愉悦性、内容的丰富性以及鲜明的时代感贯彻给高校学生。但是目前高校流行音乐教育实效性严重不足.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生命、生活、祖国的热爱。同时也能够促进流行音乐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音乐的分类特点谈起,探讨了我国流行歌曲的起源发展过程,并就其对我国当代流行音乐发展的影响从多个方面作了较具体的论述,对流行音乐的未来发展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8.
流行音乐已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渐成为年轻人喜爱并极大热情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流行音乐旋律舒畅优美,内容简单通俗、贴近生活并极具渲泄性,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及情感消费的需求。针对流行音乐充斥校园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在音乐教育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生理的不同,适当引入那些艺术价值相对高的流行音乐,教会学生鉴赏音乐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并以此为锲机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同时,也要加快高校的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并引导流行音乐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辽艳 《科技信息》2011,(18):280-280
长期以来我国的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以及新潮音乐在很大程度上都处于一种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的状态,而随着各自的生存空间的扩展需要,它们又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已经慢慢建立起来。中国民族音乐从多个方面对流行音乐进行渗透和影响,不断引导着流行音乐的发展方向和风格。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发展,流行音乐已成为当代社会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且引领着时代的潮流。研究流行音乐与初中音乐教学的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初中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初中音乐教材与流行音乐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调性和个性。该文阐述了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为学生能够适应当前的潮流社会以及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流行音乐及其教育浅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音乐已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渐成为年轻人喜爱并极大热情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流行音乐旋律舒畅优美,内容简单通俗、贴近生活并极具渲泄性,符合年轻人的心理及情感消费的需求。针对流行音乐充斥校园的现象,笔者认为,应在音乐教育中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年龄、心理、生理的不同,适当引入那些艺术价值相对高的流行音乐,教会学生鉴赏音乐的办法,提高他们的欣赏品味,并以此为锲机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同时,也要加快高校的流行音乐专业教育,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并引导流行音乐朝着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音乐隶属于艺术,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今后的发展。流行音乐是学生普遍接受并且喜爱的音乐种类,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在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不仅较大程度上切合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还能有效地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音乐的学习,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入流行音乐能够较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该文主要探究初中音乐教学工作中流行音乐的引入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郭蕾 《奇闻怪事》2009,(8):91-92
本文拟由流行音乐演唱会这一具体对象入手,站在对文化整体研究的高度,提出流行音乐演唱会的几种文化特征,以求得对流行音乐会取得一种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殷瑰姣 《咸宁学院学报》2005,25(2):135-136,138
通过对流行音乐的剖析,简介了它的风格及特点,并对“浪漫主义色彩”在流行音乐中的运用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在风格、影响及其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5.
杨洁 《科技信息》2011,(30):307-307
本文对流行音乐如何走进高职课堂进行了若干分析,从青年学生心态特点分析了倾向流行音乐的客观原因,提出了在当前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下应该融合流行音乐的元素,指出流行音乐进入课堂不仅仅是音乐教育,也体现了现代流行文化与传统课程知识体系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6.
正面临日新月异的新时代,网络传播流行音乐博得学生们的喜好,经过对部分学校的调研走访,发现现代学生们接触和传唱较多音乐主要以儿歌和流行音乐为主,对于地方音乐(如榆林小曲等)达到无人问津和濒临失传的危机,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流行音乐,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去了解家乡的音乐形式,让下一代对这些  相似文献   

17.
刘云 《科技信息》2010,(18):295-295
严肃传统的音乐在过去一直是我国中学生音乐课堂教育的主流,这种传统的教育相对现代中学生来说比较古板,缺乏生气,不符合他们的个性需求。而流行音乐却受到了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和追捧,因为流行音乐在某个层面上迎合了中学生某种特殊的个性需求,本文从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根源为出发点,就流行音乐能不能引进课堂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苏敏 《科技资讯》2006,(16):204-206
本文由“超级女声”的现象引发对当前青年学生音乐艺术修养现状的思考,通过对青年学生痴迷流行音乐这一审美趣味现状进行调查,从流行音乐的艺术特质、学校的音乐教育、社会传媒文化环境及家庭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并针对流行音乐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找出教育的结合点,提出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丁云 《科技资讯》2011,(27):201-201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流行音乐作为多元文化的一部分,其社会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是不容忽视的。如何合理地运用流行音乐的教育功能,尤其是在中学音乐教育中如何合理地引入流行音乐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20.
袁峰 《新余高专学报》2011,16(6):146-148
在对当今中学生音乐心理现状进行调查及中学音乐教材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生喜爱流行音乐的原因,由此提出中学老师应该慎重地、有选择性地将流行音乐引进课堂,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真正领略到音乐艺术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