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感悟生命     
生命是值得我们万般珍惜的无价之宝;生命是承载我们崇高理想的美丽之躯;生命是描绘我们多彩世界的永恒之笔。  相似文献   

2.
本文摘取女作家林白、陈染的作品为对象,利用女性主义思想,简要分析了有代表性的当代女作家新型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同于过去女作家的性别意识,浏览她们性别意识的要点,以阐释她们的文学目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许地山《春桃》中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和自由意志的赞美,是“五四”学作品中普遍表现的主题,也是“五四”所特有的生命意识的体现。许地山《春桃》中春桃这一人物所具有的大胆的反叛精神、坚定的独立信念以及自发的仁爱情怀,正是对这一主题淋淳尽致的展现,同时,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再理解,我们也能深刻体会许地山本人对女性解放问题的独特看法。  相似文献   

4.
韩玲 《科技信息》2011,(25):9-10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十九世纪早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中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华兹华斯在《露西组诗》中频频论及生死问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阐发自己的生命意识,形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比较独特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5.
西尔维亚·普拉斯是20世纪“自白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她的晚期诗歌普遍被认为是压抑、孤独、缺少生命活力的,但对其诗集《爱丽尔》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普拉斯的晚期诗歌中并不只有悲观消极的痛苦意识,同时也包含着“母爱”主题与对生命力的赞美等积极、乐观的生命意识。对此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能让我们对普拉斯诗歌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且普拉斯的《爱丽尔》中出现的积极生命意识与普拉斯的个人性格和其整个诗歌生涯都有密切关联,而不是一种断片式的孤例。  相似文献   

6.
生命意识,即个体对生命现象与生命本质的立场、态度与价值取向,它所折射的是个体的人格气质与文化濡染。老舍先生的散文表达出一种独有的生命意识,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生命的崇尚与赞美,对弱小生命的关注与同情,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寻。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觉”下的回族作家回族化创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回族作家创作的回族化和非回族化是回族形成和发展中存在的两种现象。回族作家的回族化创作是回族文学的基本倾向和理想境界,重视对回族文化中的深层精神资源的挖掘和对他文化的吸取和互融,是回族作家立足自我文化下的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8.
面对灾难对人类的影响,面对不断增大的社会压力,生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诗歌中蕴含的时空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例,探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方式,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9.
潘福业 《科技信息》2010,(24):I0056-I0056
为企业谋发展,铸造新时代的新兴企业,是我们所努力的目标,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基础。对于施工企业来说,没有标准化的施工工地、没有过硬的工程质量,在建筑市场上是没有竞争力的。因此,我认为把"生命意识"融入建筑,视工程质量为生命,不断地创出优质工程和精品工程,是我们土木人所力争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把建筑人的生命意识融入到建筑的生命中去,才能使企业长青。本文仅从作者近年来管理工作中的体会和感想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发生于“五四”落潮时期,深受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西方文艺思潮的影响,别于当时的主流诗派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强烈的关注现实,转而关注个体生命体验,探索内在自我,抒发现代情绪,以独特的方式,拓展并深化了中国现代诗歌。  相似文献   

11.
12.
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出现了诸如成就感的迷失、教育产品化与生命个我化的矛盾,以及生命的异化等种种困惑,文章试图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困惑的分析,说明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提出强化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面对现代人在享受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却迷失于生命的价值和生活意义的追求的现实,文章从作为有意识的人生命存在的角度提出了生命意识这一概念,并重点论述了生命意识的三个维度--生命载体角度的时空意识,生命过程角度的死亡意识,生命实践角度的超越意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伤人事件频发,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通过再现当今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的现状,分析当代大学生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汉魏两晋和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漫长的动乱与黑暗的时代,战争频繁、瘟疫肆虐、政权迭变,造成白骨遍野、赤地千里的惨象.对此,士人们痛感人生无常,时不我予,虽有济世之志,却无用武之地,强烈的个性意识与情感欲望遭到了严酷的摧抑,它构成了汉魏六朝士人悲天悯人、惜时怜物的审美心境.同时,也唤醒了士人主体生命意识的觉醒,激励他们为追求生的权利而执着探索人生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在李贺诗歌构筑的现实、仙界、鬼域三重空间境界的多重协奏中,反复回旋着的一个主旋律是生命意识,其内在的逻辑关联是:现实的困顿、疾病的煎熬、仙界的虚妄使得死亡这一事实无所遮蔽的呈现在诗人面前,鬼域就是这种生命的边缘体验的具象化,其独特之处是借助民间文化中的巫鬼形象来推进人类对死亡的体验,同时也使其诗歌风格走向了奇诡幽艳。  相似文献   

17.
《生死场》中的女性人物在语言表达方面处于压抑状态,造成这种状态的根本原因在于男权制下女性话语权的被剥夺,在于女性的第二性地位。这种女性语言是女性的身体经验和心灵历史的折射,作为小说的叙述策略具有否定男权制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18.
"70后"的另类写作充斥着性爱和欲望,但文本中包含的时尚一代的生活哲学和美学,女性私人化写作的一些特征和倾向又给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增添了一道新的风景线。特别是"新新人类三剑客"卫慧、棉棉、万芳的另类小说创作更是值得关注的文本。  相似文献   

19.
深入研究了特定的抗日民俗生活场域中东北作家群的作品,指出: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社会畸形而扭曲,有许多荒谬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悖理逻辑;荒谬否定了理性,否定了客观规律;许多不协调和失衡现象往往令人产生滑稽感;东北人往往异化为非人,异化为动物,或者说人沦落为动物,人物形象具有了变形性,这些因素导致了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具有了喜剧性。  相似文献   

20.
生命意识是个体对待生命的理解与态度。通过对宁波6所高校大学生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在生命意识上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对"生"与"死"的认知不协调;追求生命自由而淡化生命责任;关心生存却忽视生命存在的意义;压力感高而幸福感低。文章针对这些问题从社会、教育、个体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