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呼和湖凹陷煤层样品开展低温氮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和现场含气量测试,结合煤岩煤质和煤层分布特征分析,研究了呼和湖凹陷煤层气地质条件及其资源潜力。研究表明,呼和湖凹陷主要煤层以褐煤为主,变质程度低,储层内微孔和小孔最为发育,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及吸附能力,煤层顶底板泥岩厚度较大,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呼和湖凹陷煤层气资源潜力总体较好。综合考虑煤层厚度、含气性、储层物性、盖层因素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立了呼和湖凹陷煤层气有利区评价标准,优选出3个煤层气有利目标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天然气需求日益增大和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技术的成熟,煤层气已经成为常规天然气现实的补充和接替目标。黑龙江省煤炭资源丰富,含煤盆地众多,煤层气资源潜力大,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本文通过对鸡西、勃利盆地钻井资料分析,评价了煤层特征并预测了城子河组煤层的厚度和空间分布。通过对煤层厚度、埋深和变质程度等因素综合分析认为鸡西盆地含煤层性好,含气量高,是黑龙江省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重点探区。勃利盆地煤层分布广,含气量达到开发标准,但煤层薄,间距大,埋深较大,可做为煤层气勘探的远景探区。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开平—涧河地区煤层的分布、显微组分、煤级、煤相、煤岩显微裂隙分析及试井物性分析,明确了该区的煤层气赋存、生气的地质条件以及煤层的物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开平—涧河地区的不同深度、不同区带的煤层气资源量进行估算,划分并预测了煤层气资源分布的有利区。研究表明,该区煤层气估算总资源量为1 656.32×108m3,煤层气最有利分布深度带在750~1500 m范围内,其资源量为312.82×108m3;两个Ⅰ类勘探最有利区为开平向斜的东南翼,其次为西北翼;Ⅱ类有利区为埋深在500~750 m的开平向斜两翼,以及埋深小于1 500 m的西河凸起;Ⅲ类远景区为开平向斜轴部和涧河地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吐哈盆地沙尔湖凹陷侏罗系煤层气的勘探潜力,应用大量最新分析化验数据和钻井资料,分析了煤层发育特征、煤岩热演化规律和显微组分、煤储层物性、煤层气成因类型、煤岩吸附特征、含气性、构造运动、水动力条件、煤岩直接顶板的岩性等保存条件及前期煤层气井勘探失利原因等。结果表明,沙尔湖凹陷煤岩热演化程度低,具典型的煤层原生生物气特征,均质性差;但煤层厚度大,煤层裂隙及大孔发育,原煤含气量高,煤层气保存条件较好,煤层气总资源量较大。总之,沙尔湖凹陷侏罗系煤层气成藏条件优越,资源丰度高,采用合适的钻井、完井、储层改造措施及排采制度,将会取得一定的勘探成效。  相似文献   

5.
煤层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是国内天然气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勘探开发,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已经形成多了商业开发区块,获得了大量精确的储量数据;但中国煤层气分布广泛,勘探程度不一,储量认知程度严重不均衡.通过勘探程度较高的储量数据来预测所有区块的储量.为了正确预测和评价国内煤层气资源量.评价模型中选用VSD(variable shape distribution)模型,与常规分形分布模型相比,比如对数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具有精度高,拟合灵活准确的特点.在成熟度高的气田储量基础上,拟合出VS模型所需的参数,然后利用这套参数预测评价出国内81个煤层气区块的资源量,为煤层气的勘探部署和经济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6.
铁法盆地煤层气资源条件及控气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铁法盆地的煤阶为长焰煤,南部地区的煤阶达到了气煤阶段,实测最大渗透率为1.51×10-3m2,平均含气量为5.84cm3/g,煤层气资源量为93.34108m3,煤层气资源条件良好。本文通过对铁法盆地煤层气地质条件和储层条件的深入分析,认为铁法盆地控气的地质因素有三个方面, 构造对煤层的沉积分布、含气量和煤层气资源量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具明显的封堵作用;区域浅成岩浆热变质提高了的煤阶、改善了煤储层的渗透性,增大了煤储层的含气量。提出了铁法盆地煤层气勘探开发的首选靶区是西南部的大兴矿一带。  相似文献   

7.
我国煤层气地质资源量达36.81×108m3,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其中1 000~2 000 m的煤层气地质资源量占总资源量的61.2%。深煤层煤层气的开发是今后煤层气开发的必然趋势。水力压裂是深煤层煤层气工业开采的主要增产措施。在分析柿庄北深煤层的工程地质特征时发现,深煤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高变质程度和高含气量的特点,在压裂改造时易受工作液体的伤害。因此,针对煤岩主要的伤害类型,对比分析压裂液伤害前后的煤岩电镜扫描结果,研究深煤层煤岩的伤害机理。通过研究得出,相对浅煤层而言,深煤层主要的伤害是吸附伤害和微粒堵塞。最后,根据深煤层岩心的伤害评价方法,在实验室内分别优选出低伤害活性水和泡沫压裂液两种体系,伤害评价结果显示优选的活性水和泡沫压裂液对深煤层的伤害率相对常规压裂液低,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煤层气储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1中国煤层气资源及其分布1.1中国煤层气资源量据2006年中国新一轮全国煤层气资源评价显示。中国埋深2000m以浅煤层气地质资源量为36.8×10^12m^3.1500m以浅煤层气可采资源量为10.9×10^12m^3。  相似文献   

9.
煤层气是非常规天然气的一种,是国内天然气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勘探开发,沁水盆地南部和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已经形成多了商业开发区块,获得了大量精确的储量数据;但中国煤层气分布广泛,勘探程度不一,储量认知程度严重不均衡。通过勘探程度较高的储量数据来预测所有区块的储量。为了正确预测和评价国内煤层气资源量。评价模型中选用VSD(variable shape distribution)模型,与常规分形分布模型相比,比如对数正态分布和帕累托分布,具有精度高,拟合灵活准确的特点。在成熟度高的气田储量基础上,拟合出VS模型所需的参数,然后利用这套参数预测评价出国内81个煤层气区块的资源量,为煤层气的勘探部署和经济分析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复杂断块油藏残余地层格架的建立及油层细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拉尔盆地是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的重点地区,由于该地区在地史时期内经历过多期强烈构造运动,使该断陷盆地分割性强,地层往往呈残余状态.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地震相、沉积相、岩石相及测井相研究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南一段内部层序界面进行了识别,并对地层缺失层段进行了确定和恢复.结果表明,南一段沉积过程中经历了3次湖泛作用和1次沉积转换作用,相应地形成了3个稳定泥岩段及1个由进积到退积的沉积转换面.通过基准面旋回变化过程中沉积湖泛面和转换面的追踪对比所建立的南一段残余地层等时地层格架,可以使目的层段内的油层组划分对比具有等时性,所建立的标准剖面可用来有效识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地层缺失和缺失厚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