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曾说:"创造始于问题。"虽然有了问题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却一定没有创造。这说明问题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
王军林 《科技信息》2013,(17):313-313
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形成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开发意识,改变以往消极被动执行的做法。要对课堂实施的状况进行分析,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定。最终使自己不只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执行者,更是课堂教学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本文主要论述了新课程背景下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3.
4.
吴荣涛 《科技信息》2011,(27):I0330-I033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我认为强化问题意识是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始于问题、发问千千万,起于一点问,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那么何谓问题意识呢?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类认知过程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学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及时反馈、合作学习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学生的发展,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新课标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现代的人才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为学生包办一切,要在引导上做文章、下功夫,启发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有创见,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穿课堂的始终。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等等有力地冲击了传统课堂教学。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如何把枯燥的数学课堂转变成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善学的乐园?如何引导学生从数学知识的掌握上升到能力、素养的提高?其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数学课堂焕发生命力的火花。那么,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创造始于质疑,有了怀疑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教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已形成共识。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在学习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还是较多地考虑如何教,很少涉及到如何学,尤其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所以学生越来越不善于提出问题,也越来越不会深入思考,这有背于"创造始于问题"的事实。  相似文献   

10.
黄玉山 《龙岩学院学报》2004,22(Z1):130-131
培养学生建立问题意识,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也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学练习题和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建立问题意识,达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科学始于问题,科学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学习者自觉而能动地解决所面临的各种问题,问题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逻辑期待能,而且也正是"问题"不断推动着科学研究"进程"。因此,可以说问题是科学研究的真正灵魂。当代英国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经强调指出:"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鉴于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式教学首先要考虑的重要课题,因为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是实施问题式教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其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目前中学生问题意识薄弱,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影响政治课教学实效.在分析了目前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指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什么是开放性问题,并结合数学教学实践,论述了如何利用开放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4.
李亚军 《科技资讯》2006,(16):97-97
一、认清数学知识的实用性数学知识的应用是广泛的,大至宏观的天体运动,小至微观的质子、中子的研究,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甚至某些学科的生命力也取决于对数学知识的应用程度。马克思曾指出:“一门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了数学时,才算真正达到了完善的地步。”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兴趣。比如,“比的意义”讲完之后,可让学生了解自己身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体重比血液之比大约为13:1,身高与脚长之比大约为7:1。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什么用途呢?如果要知道自己血液的重量,…  相似文献   

15.
16.
杨金芝 《科技资讯》2006,(7):106-106
学生问题意识的严重缺失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个现象已经和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问题意识的培养要着重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学生提不出数学问题,不能创造性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关键原因就是问题意识的波薄.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激活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想”提、“敢”提、“爱”提、“善”提.本文对当前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作了详尽的分析。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有效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结合自已的教学实践,愚以为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另辟蹊径。  相似文献   

19.
李自力 《科技信息》2007,(21):38-38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主动质疑、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状况不能令人乐观,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法仍是盛行,学生疲于回答教师抛出的一个个问题,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成了教师问题的奴隶。  相似文献   

20.
俞杭春 《科技资讯》2007,(4):140-141
本文探讨了影响学生"数学问题发现"的因素①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②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认知风格.并对如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能力提出了三点建议①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②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3.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