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新型的三级网状生物转盘,该新型盘片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生长与繁殖,所以单位面积的网状盘片上的生物量是普通盘片的5~7倍.由于生物膜厚度的增加,生物膜内部容易产生厌氧环境,运行中适当的控制各种参数,生物转盘就会具有较好的同步去除C和N效果.水力停留时间为81、2 h,脱氮率分别为52.25%、55.19%,COD的去除率分别为79.72%、90.19%,达到了同步去除C和N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阶段运行历时、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及泥龄对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生物脱氮效果的影响,并对该工艺若干设计、运行的改良措施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将系统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出水NH3-N可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3.
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completely autotrophic nitrogen removal over nitrite, CANON)具备有机碳源投加少、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因此综述了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的机理、影响因素,分析了温度、pH、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基质浓度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为全程自养生物脱氮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影响SBR工艺脱氮效果的两个因素——供氧模式和碱度。得出如下结论:在固定供氧模式下,亚硝化和硝化过程分步进行;而在非固定供氧模式下,亚硝化和硝化过程同步进行。足够的碱度能得到较好的脱氮效果;反之,脱氮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5.
为同时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氮,设计了水解-缺氧-好氧(H-A-O)生物脱氮处理工艺,建立了连续处理实验装置,并对该工艺进行了现场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7.5 h、硝化出水回流比为200%、无外加碳源和碱度、无污泥回流的条件下,有机物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超过82%和65%;以水解取代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中初沉池,既可有效地改善污水的可生化性,又可增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李艳春  彭茹冰  王文富  张伟锋 《科技信息》2010,(35):335-335,364
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物质之一,随着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氮排放的日益重视,传统的生物脱氮方法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目前多种脱氮工艺组合或通过理论创新而开辟的新型生物脱氮路线成为新的发展应用方向。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方面,短程硝化、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越来越受到重视,提供了可能有效解决此类废水污染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A/O工艺或SBR工艺基础上投加沸石进行强化生物脱氮的试验,探索应用沸石强化生物脱氮处理污水的新工艺。研究表明,采用粒径为180~200目的沸石,搅拌速度为200 r/m in时,吸附时间仅为30 m in,其氨氮的吸附量便可达到平衡容量的90%,水中的pH在6.4左右时,对吸附去除氨氮最有利。在常温下沸石对氨氮可进行选择吸附,而温度高对氨氮去除较有利。应用该工艺流程可有效的去除城市污水中的氨氮。  相似文献   

8.
氧化沟的主要功能是降解有机物以及通过硝化菌作用将氨氮氧化为硝态氮,使氧化沟流态的特殊性而存在缺氧区,使氧化沟具有部分反硝化作用。本文以及门集美污水处理厂为例,重点对氧化沟生物脱氮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生物脱氮除磷的机理,对污水生物法脱氮除磷机理进行简要分析,介绍了几种高效、经济、实用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评述了近年来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模拟生活污水,考察了温度、pH值、C/N比及振荡时间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为7、C/N比是12:1及振荡时间为12h时,污水中氮去除效果最好,脱氮效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11.
朱喜礼  王宾 《河南科学》2004,22(3):407-410
通过对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回流比系统的分析,深入讨论了Xr=(106/SVI)×r的作用和如何维持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提出了临界回流比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给出了回流比与倍率系数的关系曲线,并对曲线的生产应用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运行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一体化活性污泥法的传统运行模式做了改进.在此基础上,考察了阶段运行时间的设置、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浓度和泥龄等重要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将系统控制在适宜的条件下,出水COD和NH3-N均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出了后续研究中改善除磷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活性污泥法异常现象的探讨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国内外活性污泥法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对于低负荷,低溶解氧和高负荷种情况,就污泥膨胀现象与污水水质及工艺运行条件的密切关系进行分析,结合相关理论和工程实践,对污泥膨胀现象采取相应措施,如药剂法,环境调控,代谢控制及补充元素和选择器等,使污泥异常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可供从事设计和操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考察有机物生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TTC-ETS活性的变化规律,研究了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生物活性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TTC-ETS活性可以有效地揭示出有机物生物降解、硝化和反硝化反应的进程,同时对系统受到的冲击负荷和硝化过程中碱度的变化有着灵敏的感应,这说明用TTC-ETS活性表征污泥的生物活性是可性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温、常温以及低温的微污染水源,采用生物活性炭技术进行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各个水质时期(高温、常温、低温)对水中的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Mn(51.66%、47.74%、24.15%)、UV254(60.6%、49.99%、17.86%)、TOC(55.17%、24.14%、22.86%).比较而言高温较常温及低温期生物活性炭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同时,生物活性炭工艺细菌在投氯量低的条件下即可被杀灭,没有增加后续工艺消毒剂用量,保证了饮用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论述了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介绍了SBR的研究现状和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酸循环水解制备剩余污泥水解蛋白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汉市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为材料,在121℃下经单次酸水解所得蛋白的浓度为45.442 g.L-1,不能达到实际应用要求(70 g.L-1),采用酸循环水解工艺水解蛋白浓度可达75.379 g.L-1,并实现了污泥的减量化,该方案更为经济实用,而100℃下酸循环水解不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针对浙江无锡市惠山区新建的惠山污水处理厂设计工艺,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及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并且就这两种工艺结合组成的二级强化处理工艺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作了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分析.得出化学一级强化及悬浮填料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具有工程投资省、适应水质变化操作灵活等优点.但由于没有太多运行经验,所以需要一个逐步摸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