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听听那鸟语     
金花 《科学之友》2001,(3):21-22
细细聆听声声鸟鸣,有的婉转悦耳如民间小唱,有的高亢激越如华堂交响,有的轻言细语真情洋溢,有的如诉如泣似悲苦万分,真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百鸟啼鸣各千秋世界上的所有名鸟,除了以自己天生的语言,自由自在地唱歌以外,还能模仿其他动物的叫声和别的一些声响。如鹦鹉的巧嘴学舌,美国的一位鸟类学家养的一只鹦鹉,会用8种语言说:"您  相似文献   

2.
一些鹦鹉和八哥之所以能模仿人类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鸣管构造与人的声带构造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3.
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实验证实,虎皮鹦鹉能配合外部节奏啄击物体。除人类以外,能配合外部节奏做出动作的动物很少见。上述发现有可能帮助人类探索与节奏有关的神经构造及其作用,以及大脑的语言机制。研究人员利用8只虎皮鹦鹉进  相似文献   

4.
动物王国中有许多善于模仿或拟态的动物,章鱼就很会伪装,而在章鱼家族中有一种更善于模仿或拟态的成员,它是拟态章鱼。水中的伪装大师章鱼有时伪装成捕食者来面对危险。为了要假造出对手,它们将自己与周围环境伪装成一体。章鱼的身体有数万个色袋,叫作“色包”,它靠一个复杂的肌肉网络控制。色包含色素,并靠色素(颜色)来表现多种色度。通过放松或收缩色袋,章鱼仅用不到1s就能让自身与任何背景颜色及图案相一致。同时,其他的肌肉还能改变章鱼的皮肤构造。结合伪装技巧,一条章鱼片刻间就能从一个平滑的沙海底或岩石的暗礁下“消失”。善于模仿…  相似文献   

5.
聪明的鸟类     
众所周知,鸟类是爬行动物的直系近亲,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我们对身边的这些朋友有多了解呢?它们是否也会像爬行动物那样愚笨呢?在过去,人们总认为鹦鹉学舌是一种模仿行为,科学家们通过试验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两名科学家和一只鹦鹉参与了这项试验。试验开始时,科学家甲向科学家乙提出各种问题,如果答对则有食物奖励,否则就会被责骂。鹦鹉很快就参加进来,并很快学会比"竞争者"更快说出应说的单词。通过这项试验,鹦鹉也学会了100个单词。不久,它  相似文献   

6.
为什么     
《知识就是力量》2001,(6):54-55
丑小鸭的命运会怎样? 人们常能见到两只大鸭子在前面带路,一群小鸭子排成队,尾随其后在水面欢快地游来游去,那份亲情真让人感动。 鸟也是很讲父(母)子亲情的动物。但这种亲情是在小鸟很小时、而且是在非常短的期间里形成的。我们把它叫做敏感期或临界期。如果在此期间父母不能和孩子在一起生活,就会带来很大麻烦。  相似文献   

7.
金刚鹦鹉产于美洲热带地区,羽毛色彩斑斓,身长约90厘米,是大型鹦鹉中色彩最漂亮的一种。金刚鹦鹉吃很多水果,它用特别强健的喙,把坚硬的果子啄开,吃取核肉。它们的脸上没有毛,兴奋的时候会显得满脸红光。雄性和雌性外貌相似,同样漂亮。鹦鹉的配偶关系紧密,一旦结为夫妇,至死忠贞不渝,夫妻在一起亲  相似文献   

8.
陈侠 《世界科学》2004,(2):21-22
随着对人类大脑了解的不断加深,关于大脑的不可思议的发现也在不断累积。你可以想象科学家们要面对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当把作为我们高级神经活动中枢的大脑皮层拉直,它的尺寸和厚度大概和宴会上使用的餐巾一样。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等组成的研究小组通过实验证实,虎皮鹦鹉能配合外部节奏啄击物体. 除人类以外,能配合外部节奏做出动作的动物很少见.上述发现有可能帮助人类探索与节奏有关的神经构造及其作用,以及大脑的语言机制.  相似文献   

10.
科学信息     
American Scientist《美国科学家》NO.2,1990年1.莫扎特的小鸟 1784年5月27日,莫扎特买了一只小鸟.三年后这只小鸟死时,莫扎特还专门为其隆重下葬.就像海豚能用回声定位那样,一些小鸟在声音方面也有特殊的才能.有些鸟能够模仿其它鸟类以及动物发出的声音,科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2.猴的世界近期的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揭示,人与一种非洲猴极为相近.这方面的各种研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以及重要价值.然而研究同样表明,如果人类不马上采取保护这些动物与它们栖身地的措施,我们将永远失去一笔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1.
人体由成千上万个细胞组成,然而每个零件的重要性如何不是由其体积大小或细胞的数量来决定。在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极小的组织(在动物的大脑中,这个组织仅为1立方毫米左右),科学家们把它叫做“兰斑”。苏联医学专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人处于应急状态时,“兰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据称,当人碰到紧急情况的时候,“兰斑”会分泌出一种新肾上腺素,这种物质可使人体内引起应急反应。这一奇特的组织靠专门的神经元与大脑的其他部分紧密相  相似文献   

12.
2006年10月,一只名叫"皮皮"的鹦鹉让无数的美国人陷入忧伤之中,在"皮皮"飞回自然后的几个月里,仍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来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参观它曾经生活过的"家",并默默地为它祈祷,而它的主人——动物学家乔克·奈因斯则时常徘徊在"皮皮"离开的地方泪流满面。这只被誉为"美国第一灵智鸟"、"孟菲斯第一鹦鹉"的"皮皮"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这只神奇的小鸟有着非同一般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13.
张元国 《科学之友》2007,(15):46-47
2006年10月,一只名叫"皮皮"的鹦鹉让无数的美国人陷入忧伤之中,在"皮皮"飞回自然后的几个月里,仍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来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参观它曾经生活过的"家",并默默地为它祈祷,而它的主人--动物学家乔克·奈因斯则时常徘徊在"皮皮"离开的地方泪流满面.这只被誉为"美国第一灵智乌"、"孟菲斯第一鹦鹉"的"皮皮"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这只神奇的小鸟有着非同一般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14.
伍德的遭遇     
莫斯大夫医术高明,但道德败坏。不久前,他发明了一种新的大脑移植方法。这种手术用不着把整个大脑从一个头颅搬到另一个头颅里去,而只要把大脑皮层下面的一粒球形腺取出来,移植到另一颗头颅里去,就能起到支配整个大脑的作用。做这种手术不会留下大的疤痕,创口很快就会愈合。  相似文献   

15.
鹦鹉惊叫排险情美国波士顿一位名叫高曼夫的市民家里饲养的一只名叫略艾特的鹦鹉,荣获了波士顿"好市民"荣誉称号。原来,在一天深夜,高曼夫家里煤气炉发生大漏气,而全家人都处在甜蜜的梦乡之中。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鹦鹉发出了极其悲叹的叫声,把主人吵醒,立即采取措施,避免了一  相似文献   

16.
葵花鹦鹉     
葵花鹦鹉是一种攀禽,属鹦形目鹦鹉科,分布于澳大利亚北部、东部、东南部至昆士兰岛西部,新几内亚的北部、东部岛屿等地。因为葵花鹦鹉在受到外界干扰时,冠羽可呈扇状竖起来,像盛开的葵花,故名“葵花鹦鹉”。  相似文献   

17.
张元国  石凯 《科学之友》2007,(8A):46-47
2006年10月,一只名叫“皮皮”的鹦鹉让无数的美国人陷入忧伤之中,在“皮皮”飞回自然后的几个月里,仍有成百上千的市民来到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市参观它曾经生活过的“家”,并默默地为它祈祷,而它的主人--动物学家乔克·奈因斯则时常徘徊在“皮皮”离开的地方泪流满面。这只被誉为“美国第一灵智鸟”、“孟菲斯第一鹦鹉”的“皮皮”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是因为这只神奇的小鸟有着非同一般的坎坷经历……  相似文献   

18.
大脑直接通讯完全可能 1958年7月,美国大陆和远在2 000 km外的"鹦鹉螺号"核潜艇之间进行了一次思想传递的有趣试验.当时,世界上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正穿越北冰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世界的纪录,当然也包括思想直接传递试验. 7月25日,一批试验者呆在马利兰的实验室里,另一批试验者就呆在核潜艇上. 在马利兰的那批试验者,用意念随意发射事先定好的5种图案,而呆在潜艇上的试验者就接受这些图案.试验进行了16天,试验者接收到的图案正确率超过70%.  相似文献   

19.
人的正常体温升高,叫做发热。据医生说,发热是人的身体向引起疾病的细菌和病毒进行斗争的迹象。不过医学研究人员仍在对发热及其重要性进行研究。人的大脑控制体温的部位叫下丘脑。天气寒冷时,皮肤中的神经就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让身体储存热量;当天气炎热时,大脑就会“通知”身体发出热量。用这种方法,下丘脑使人的身体正常温度保持在37℃左右。当人们的体温超过这个温度时,就是发热。细菌和病毒引起人体的防病系统释放出一种叫做热原的物质,热原这一词的含意是致热物。这些物质对下丘脑中的温度控制细胞产生影响,使下丘脑作出  相似文献   

20.
动物能像人一样说话吗?能。"鹦鹉学舌"是人所共知的,美国鸟类学家杰纳就驯养了一只"鹦鹉语言专家"。这只绝顶聪明的鹦鹉会用汉语说"热烈欢迎",用英语说"该死",用阿拉伯语说"真主保佑",并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