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南方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及活动论、阶段论的思想,大致以中晚三叠世为界,将中国南方自震旦纪以来大地构造演化历史划分成海相盆地演化阶段(Z-T2)及陆相盆地演化阶级(T3-Q)两大阶段;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扬子克拉通及其周缘裂谷盆地(Z-1q)、裂谷-克拉通-被动大陆边缘盆地(1c-O1)、被动陆缘-克拉通-前陆盆地(O2-S)、加里东运动(S末)、裂谷-克拉通盆地(D-T1)、克拉通残留海盆-弧后(浊积)盆地(T2)、印支运动(T2-T3)、华北-华南板块焊合、古特提斯封闭与前陆盆地的形成(T3-J2)、压扭背景下的改造作用及拉分盆地的形成(J3-K1)、伸展-裂陷盆地的形成(K2-E)、喜马拉雅运动(E末-N初)及披盖性构造层的形成(N-Q)12个阶段。特别是对南方自中晚三叠世以来的大地构造演化及其对现存油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运动对南方中生界、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保存与破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及燕山、喜马拉雅运动控制了现今南方原生、次生及再生烃(二次生烃)油气藏分布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2.
北淮阳带新元古代花岗质侵入体的特征及大地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 ,在北淮阳带地层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之一 ,是将以前建立的一些变质岩群解体成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构造地层或岩石地层单位 ,并重新厘定了它们的含义和分布。最近从原卢镇关群、佛子岭群、梅山群中识别出了较多变形花岗质岩体 ,马文璞等运用单颗粒锆石 U- Pb法测得四个变形花岗岩的年龄为 74 4± 9Ma和 665± 3 9Ma,属新元古代。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 ,这些变形花岗岩的 R1 变化主要范围为 1 93 4~ 2 768,Ga/Al值位于1 .72~ 3 .61范围内。在 Zr,Nb,Ce,Y - Ga/A l图解上 ,它们主要落入后造山 ( PA)型花岗岩区 ;在 R1 - Ga/Al图解上 ,也属于后造山 ( PA)型花岗岩。上述事实可能意味着 ,Rodinia泛大陆的汇聚发生在新元古代变形花岗岩侵入之前 ,但随后即开始了拉张活动  相似文献   

3.
运用野外地质填图、岩石地球化学分析以及同位素年龄等方法探讨冀北赤城红旗营子杂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变质演化以及时代归属等特征,为重新划分冀北赤城的红旗营子群提供依据。结果显示红旗营子杂岩由云州表壳岩及其内部的退变榴辉岩、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等透镜状构造岩块组成,它们一起经历了晚古生代(321~326 Ma B.P.)区域角闪岩相变质事件。其中,云州表壳岩的岩性主要为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原岩是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的泥质(含泥质)砂岩,沉积作用发生在晚古生代(340~369Ma B.P.),属于晚古生代沉积-变质地层;石榴黑云斜长片麻岩之中的退变榴辉岩、蛇纹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和蛇纹石化(橄榄)大理岩等构造岩块应属"外来"的洋壳残片,成因上可能与古亚洲洋的洋壳向南俯冲消减有关。赤城红旗营子杂岩的岩石组合、构造属性、变质演化以及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等特征明显不同于冀北其他地区的红旗营子群,冀北红旗营子群需要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4.
在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西藏东南部朗县蛇绿混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研究.朗县蛇绿混杂岩的变质橄榄岩和变辉绿岩具有低Na2O+K2O,且Na2OK2O,低P2O5以及MgO和TiO2变化较大等特点;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微亏损或富集的平坦型;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Sr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变化较大.变玄武岩的TiO2,P2O5与N-MORB十分接近;稀土配分模式为轻稀土略微亏损或富集的平坦型,拉索村和白露村-朗县附近地区玄武岩具有E-MORB特征,而里龙地区的玄武岩具有N-MORB特点;与典型的洋中脊玄武岩比较,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丰度值普遍偏高,拉索地区的大离子亲石元素比较接近N-MORB,里龙地区的高场强元素十分接近N-MORB.体现具有典型洋中脊玄武岩的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微量元素分布形式非常类似于阿曼蛇绿岩的特征,表明朗县蛇绿混杂岩可能形成于大洋中脊到岛弧的过渡环境.  相似文献   

5.
6.
青岛仰口构造混杂岩位于大别-胶南造山带东段,为华北与扬子板块碰撞带边界韧性剪切带内的蛇绿混杂岩.它大体经历了三期变形,始于印支期,历经燕山期至后燕山期.  相似文献   

7.
秦岭勉略缝合带两期韧性剪切变形及其动力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解析表明勉略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经历了两期韧性逆冲剪切变形 ,早期剪切变形主要发育于蛇绿岩和火山岩岩片中 ,与区域变质作用同期 ,剪切运动方向 NW→ SE;晚期剪切变形具有 NNE→ SSW高角度逆冲特点 ,并使不同岩片推覆叠置 ,构成缝合带现今主导叠瓦状构造样式。变质变形作用研究显示 ,两期剪切变形都具有高压 -低温性质 ;综合变形时代以及整个缝合带构造演化 ,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了俯冲与碰撞造山期变形 ,并指示洋壳俯冲和碰撞造山作用均具有斜向特点。  相似文献   

8.
《河南科学》2016,(12):2030-2037
在地震解释及地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前人对变换带的研究,讨论了高邮凹陷环深凹带戴南组变换带类型、特征,并总结其在沉积体系及油气成藏中的控制作用.研究表明,研究区变换构造主要形成在侧列伸展断层叠覆、分段连接部位或次级凹陷之间,主要发育同向接力式和横向消减式构造变换带,变换构造包括走向斜坡、横向断鼻凸起和调节断层.构造变换带控制着富烃洼陷的形成,并引导古水系流入湖盆,在对应的断层下降盘形成三角洲前缘、扇三角洲前缘及浊积扇砂体,有利于发育富砂储集层;研究区变换带发育复杂的调节断层和多种样式的圈闭,有利于油气的运移与成藏,并对变换带控制的隐蔽油气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9.
对西藏纳屋错地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的侵入岩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 U-Pb年龄测定,并与缝合带以外南面岩浆弧侵入岩进行对比。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缝合带内侵入岩样品均属于钙碱性和高钾钙碱性系列,隶属于岛弧型岩浆岩类。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模式均表现出 LREE 富集、HREE 相对亏损的右倾模式,痕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显示样品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不相容元素(HFSE)Rb、K、Ba,亏损高场强元素(LILE)Nb、Ta、Ti、P,体现了钙碱性系列岩体的特征和演化趋势;年代学分析表明,带内侵入岩的成岩时代集中在早白垩世(104.5~141.7 Ma B.P.);进一步的构造环境对比分析表明,所有侵入岩样品均属于岛弧型-大陆碰撞型花岗岩类,但缝合带内岩浆岩属性为同碰撞花岗岩,缝合带具由钙碱性向高钾钙碱性演化的特征和趋势,形成于受逆掩构造或地壳剪切作用的造山时期,处于威尔逊旋回的“陆陆碰撞造山-山带剥蚀”阶段,认为班-怒缝合带西段存在双向俯冲的碰撞造山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10.
秦岭—大别造山带中几条重要构造带的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秦岭一大别造山带内几条重要构造带的构造变形特征,以探讨其动力学过程.方法 通过该造山带中各构造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研究,分析板块构造体系向陆内构造体系转换和大陆动力学体系演化等地质过程.结果 ①洛栾构造带是二郎坪弧后盆地与华北板块南缘的陆内构造拼合带,形成于365 Ma±,挤压方向为240→60°;②商丹断裂带在260 Ma±形成,挤压方向为220→40°,以压扁作用为主,正花状构造,显示出板块碰撞带的构造特征;③襄广断裂带是扬子板块在220 Ma±,由185→5°方向与大别造山带斜向汇聚的结果;④殷马断裂带为一条右行平移的韧性剪切带;⑤武穴构造对接带是大别造山带南缘与扬子板块北缘的构造复合带,是在140 Ma±扬子板块总体由S→N挤压所致;⑥宜鲁构造带是东秦岭造山带北界,为S→N逆冲的叠瓦状推覆构造,上地壳缩短率为52%;⑦郯庐断裂带是秦岭一大别造山带东端的一条多期活动的剪切带.结论 秦岭一大别造山带经历了不同构造体制转换、板块构造系统发展、板块构造体系向陆内构造体系转换以及大陆动力学体系发展演化等地质过程;显示出古生代以来逆时针"转动挤压"到"三面围限"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东部康古尔塔格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东部的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不是板块俯冲带,而是地体的一条边界断裂带。其演化历史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深断裂活动阶段、韧性剪切活动阶段和断块活动阶段,并相应控制了阿齐山-黄山复合地体的形成与发展,还直接控制了黄山-镜儿泉地区铜镍含矿镁铁超镁铁杂岩体的空间展布与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赣北怀玉山地区首次发现的兰闪石等高压矿物详细特征,讨论了其产出环境和构造背景,论证了中晚元古代二个地体碰撞拼贴带和高压变质作用的存在,初步恢复了古板块构造的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彭灌断裂带的宏观及微观变形特征。宏观构造、显微构造特征反映出该断裂带为一条脆性逆冲推覆断裂,其变形机制主要为碎裂作用。断层主要产于中生代地层之中,并有叠置的推覆岩片夹于其中,主要活动时期是在喜马拉雅期。  相似文献   

14.
狮泉河—古昌—永珠蛇绿岩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狮泉河、古昌、永珠等地区出露的超镁铁岩具有各种典型的蛇绿岩套特征,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带,中间的不连续地区为白呈系所覆盖。该蛇绿岩带是班公-怒江蛇绿岩带的李生分支,是西藏板块内部在中生代中期张开又封闭的残留构造。  相似文献   

15.
16.
海南岛早二叠世冰海相沉积的确定及其板块构造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县境内,分布着一套石炭、二叠纪地层,其中含有特殊沉积——杂砾岩(diamictite)。笔者从地层的剖面组合、沉积组构、砾石特征和岩石薄片等方面对杂砾岩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运是一种属干冰海相的沉积建造,它在剖面组合、岩性特征和地质时代等方面与西藏北部、云南西部以及东南亚地区分布的冰海相沉积相同或相似,与冈瓦纳大陆冰碛岩亦属同时代产物。本区冰海沉积的存在表明,海南岛在古生代后期与冈瓦纳大陆有密切联系,属于冈瓦纳大陆北缘构造区,是冈瓦纳大陆分裂出来的一个地体。  相似文献   

17.
18.
藏北改则-色哇缝合带的蛇绿岩,与特罗多斯、岛湾的蛇绿岩剖面对比,区别是厚度小和缺乏席状岩墙。该区的变质超镁铁岩属阿尔卑斯橄榄岩-蛇纹岩组合,其化学成分与玄武岩互补,说明玄武岩浆系地幔岩分熔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卫星遥感图像,配合航片和实地调查,对区内地质构造进行了系统解译。建立了线性构造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指出区内线性构造主要为北东和北西向二组,北北东、东西和南北向次之。空间上发育成带且带间平行等距;时间上各构造体系成生有序。基底构造主要为北东、北西和东西向三组,盖层的沉积建造、构造的成生演变、岩浆活动以及矿产分布都受其控制。圈定环形构造21个,与本区矿产分布关系十分密切。最后提出金铜(银)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了重点勘查地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