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近现代气象学界若干史迹》一书是陈学溶老先生近三十年来对中国近现代气象史资料搜集、研究成果的总汇。著者作为中国近现代气象事业的亲历者、见证者,堪称是气象学界的"活字典",于书中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第一手气象科技史研究文献资料。该书史料翔实、涵盖大观;注重史实、严谨求证;并结合了图表分析与文献论述的研究方法,可看作是近年来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的又一力作。此书有两点值得深究:一是呈现了著者多年的见闻、经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二是严格考证史实,著者精  相似文献   

2.
中国气象学会由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谋求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成立。中国气象学会是由全国气象科学技术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的单位和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依法登记注册、具有公益性、学术性、科普性的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小朋友,您每天都听气象台发布的天 气预报吗?听完预报后可曾想过,是谁为我国近 代气象科学奠定了基石?告诉你吧,他就是享誉 世界的我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 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竺可桢。  相似文献   

4.
竺可桢教授是中国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先驱与奠基人。他早年留学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又转入美国哈佛大学地学系学习气象学,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他认为中国以农立国,万事以农为本。农业与气象关系极为密切。主张地理学应主要为农业服务。创办东南大学地学系。建立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其代表性著作有《中国近代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等三百篇。为发展我国地理学、气象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气象预报预测技术的日益发展,英语在科学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气象学研究领域,英语的应用及其广泛,而通过普及气象英语知识,建设气象英语学习构架,并将之用于气象研究中,可见英语在气象领域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环境气象学(Environmental Meteorology)是气象学与环境学相互交叉的一个学科,由于学科涵盖面非常广,气象学界和环境学界对这一新兴的、热门的学科在研究对象和内容等方面还有不同认识,本报告主要从气象角度来阐述环境气象学科的研究进展、发展前景和展望。环境气象学作为大气科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大气运动与大气中污染物相互作用,重点研究大气边界层动力学、空气污染气象学以及大气污染对环境和天气气候的影响;从业务服务层面上侧重于开展环境气象的预报预警、监测分析与影响评估,立足城市环境气象服务,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和严重霾天气;目的是确定最优污染物削减方案,为政府区域联动建立有效防治大气污染长效机制提供决策依据,持续改善大气环境。福建省环境气象业务产品主要分为监测、预报预警及评估三大类。未来福建省环境气象学科发展以提高环境气象科研和业务能力为目标,重点工作包括环境气象监测与分析能力建设、大气化学模式和雾、霾及重污染中长期预报技术研发、边界层结构和大气污染研究、环境气象评估和预评估、城市环境气象服务、环境气象业务拓展,注重气象环保合作,联手打造清新福建。  相似文献   

7.
分析民国时期云南气象学及地学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章介绍了当时中国2本重要的地学期刊——《地理》和《地学集刊》;简略概述了对云南及中国地理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张印堂先生的学术成就;重点分析了民国时期有关云南天气气候研究的3篇经典论著——《云南气候的特征》《昆明天气之初步分析》《昆明气候与人生》;最后收集整理了该时期12篇与云南天气气候相关的论著题目.为读者提供了云南近代气象学领域的系列科学文献脉络和重要参考,以期提高对云南气象科技史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上的天气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候很冷,有时候很热,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刮风……为什么天气变来变去呢?大家跟着浙江金华市江滨小学的同学一起学习气象知识,尝试用气象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吧!缘起缘起:结合兴趣结缘气象结合兴趣2018年9月至10月,江滨小学开展了"学气象用气象"专题活动。活动旨在营造浓厚的学习气象知识的氛围,激发学生学气象知识、用气象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气象科学素质,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气象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加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应用气象本科学生综合素质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应用气象学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对我校应用气象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总结,论述了应用气象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实践教学管理等内容,为应用气象专业及相关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气象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旅游观光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充分利用气象气候资源为旅游业服务,是气象科学与旅游科学之间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气象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类型入手,分析论证了我国气象旅游资源的特点,指出当前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开发和保护气象旅游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测候丛谈》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西方气象学的译著。通过对书中名词术语的翻译,并与今日名词术语进行对比,考察《测候丛谈》在中国晚清时期的传播情况,初步分析其对中国气象学教育和气象学知识普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气象学会由高鲁、蒋丙然、竺可桢等科学家共同发起,以谋求“气象学术之进步与测候事业之发展”为宗旨,于1924年10月10日在青岛成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要求,为适应新时期办刊方针和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变化,气象期刊需要重视对气象科技人才的培养,同时充分发挥气象科技期刊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撑作用。针对目前气象科技期刊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以实现气象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融合发展,推进气象科技期刊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4.
无线电电子学被引进气象学领域,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是,它对于推动气象学的发展却起了重要的作用,为揭露天气演变的秘密开辟了新途径。气象学研究的对象是围绕着整个地球外层的千变万化的大气,只有掌握了它的运动规律才能够做出准确的天气预报。这就必须广泛地进行观测;对收集到的气象资料,要迅速地传递、集中,进行精确的研究分析,做出预报,及时传播出去。这几方面,都有赖于无线电技术的帮助。为什么呢? 第一,无线电特别灵敏。利用电磁波,可以把微小的信号放大许多倍,这样测得的气象要素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极端天气引发的气象灾害及其次生灾害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天气和气候变化影响着人类的安全和福址,同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气象工作的关注与重视。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为普及气象科普知识和防御气象灾害知识搭建一个平台,既是对外传播气象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的阵地。如何利用现有的气象资源,建设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开发气象科普产品,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已成为各级气象部门和气象学会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在  相似文献   

16.
 “行业+气象”融入式服务已在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国民经济的各行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文献查阅、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交流座谈等方式,建立了中国融入式服务模式案例库;采用大数据分析、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方法,从运作管理机制、融入核心内容、融入式服务流程等方面,构建了中国融入式服务模式架构,并围绕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时期中国融入式服务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深入挖掘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推动气象与行业产业链上的纵向融合是融入式服务发展的核心;多部门、跨行业融合机制是推动融入式服务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大力度开展与行业高度有机融合的“+气象”技术和产品研发,提升服务的靶向性,实现融入式服务的精细化、个性化、多元化、智慧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院士箴言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世界著名气象学家。2006年荣获200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祖籍安庆,1916年2月21日出生。他是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是国际全球变化科学的少数几位重要倡导者和开拓者之一,对中国现代气象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院士箴言  相似文献   

18.
陈艺芳  吴雪贞 《广东科技》2012,21(17):189-190
从气象精细化预报及服务的发展需求出发,建立适合气象部门推广使用的基于GIS的LED气象智能化发布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区域天气预报、全市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的实时自动更新发布,还可对重要天气信息、紧急插播信息进行精细化发布。同时,基于GIS技术,系统从LED气象显示屏返回的日志中获取信息在电子地图上进行显示和管理,并提供了终端注册和系统配置的界面化平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拟定于2008年11月18-2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中国气象学会雷达气象学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年会的主题为:新一代天气雷达问世十周年回顾与展望。年会内容:全面总结我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十周年以来,在气象业务与防灾减灾气象服务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和取得的成就,包括新技术发展、雷达产品应用与推广。气象灾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普内容建设是气象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亟须完善与充实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规范气象科普内容,将气象科普分为气象科学知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气候变化和气候资源利用、气象与生活、气象文化、气象法律法规、气象科技发展、气象科学研究成果推广等8个方面内容。同时,针对气象科普内容的传播载体和效果反馈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