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Fe3Al金属间化合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Fe-Al基合金是当前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重点,很有可能在某些场合代替不锈钢,耐蚀合金成为一类实用工程材料。结合作者的研究,本文对Fe3Al这种新材料从合金设计,制备工艺,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作了论述,以期引起工业界的重视,使这种新材料尽快能在相应领域得到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2.
《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无机材料方向的主干课,在无机材料人才培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该课程改革的思路:破以某一类无机材料纵向工艺过程为主线的工艺学教材编写体系,突出无机材料生产和制备的共性;传统材料和新材料并重;加强无机材料工艺与相关学科、课程和模块的联系,强调实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增加趣味性阅读材料和自学内容。基于该思路,根据无机材料生产过程中的工艺特征,制定出《无机材料生产工艺》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3种不同工艺的研究,分析了高居里温度PTC材料制备过程中铅挥发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对材料电性能造成的影响。进而研究了氰化硼添加剂改善材料电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原因,从而提出了控制材料制备过程中铅的挥发、优化材料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九六九年七月十六日,美国发射"阿波罗11号"载人宇宙飞船,同年七月二十日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八年后,在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二日,美国航天飞机"企业号"首次从母机波音747分离,环绕地球载人航行并返回地面.这两项空间技术是由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研究实现的.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  相似文献   

5.
 材料基因组计划倡导预测式新材料研发理念,推进高通量数据生产和利用技术,关注材料全生命周期价值。因此,材料基因组计划的执行需要在材料科学系统工程的框架下,集成统一计算、实验和理论等研究方法,以数据科学新范式为牵引、协同运用实验观测、理论建模和计算仿真研究范式,最终建立相关材料体系的性能与材料基因(原子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工艺参数与使役条件之间的量化关系和数据库,实现新材料的按需设计和应用。本文在简单探讨科学研究范式、材料基因组计划和材料科学系统工程基本概念和方法的基础上,以钙钛矿结构氧化物铁电压电材料研究为例,探讨了数据科学范式下的新材料研究实践。结果表明,数据挖掘驱动的新材料设计确实可以降低探索时间和实验任务,加快新材料的发现和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6.
工程材料的成分,结构设计,工艺革新与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新材料开发中的当前成就和金属材料的特殊优越性的基础上,论证了工程材料开发中成分、结构设计和工艺革新是保证获得最佳使用性能的重要环节,指出了在注意新材料开发的同时,也应注意对传统材料进行“高技术”武装和再提高。  相似文献   

7.
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雷锋大道346号的高科技上市企业——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云新材公司"),主要从事航空机轮刹车系统及刹车材料、航天用炭/炭复合材料、高性能硬质合金和稀有金属粉体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涉及航空、航天和民用工业等领域.该公司建有"国家炭/炭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现有员工673人.仅公司本部就有生产设备 242台,其中特种设备86台,危化品仓库1个,重大危险源1个(气站)已上线备案登记,共自评重要风险点26个,并建立了风险点管理台账清单和防控措施.如何统筹好人、机、物的安全管理?该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具有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环境和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8.
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一种高性能强磁性材料,被称为第三代稀土永磁和“磁王”。它在电子、仪器、仪表、机械,医疗和航空等广泛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 这种材料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烧结法、快淬法以及还原扩散法。在采用烧结法制备钕铁硼磁体的研究中,对钕铁硼永磁体的原料成分配比、熔炼、压制和热处理等工艺参数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制的钕铁硼材料产品经中国计暈科学院测试,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
结合研究钛基晶须的制备和应用工作,讨论化学工程发展对材料技术的贡献。认为应面向高新技术和新材料领域。综合产品工程、过程工程、多尺度的方法,围绕组成、结构与性质关系的主线,去解决化学工程应用到新材料制备中所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新材料DZ125合金采用Co45NiCrWB钎料进行钎焊的工艺验证。通过对新材料DZ125合金钎焊工艺的研究,掌握了DZ125合金钎焊工艺特点,并对钎焊焊缝成形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最佳的钎焊工艺参数。同时,获取DZ125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数据。为今后开展航空发动机新材料DZ125合金钎焊工艺提供了理论试验基础和性能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新型结构吸波材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碳毡为骨架,通过沉积镍或镍铁合金,辅之以传统吸收剂,获得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并具有良好吸收性能的结构吸波材料,研究表明,呈网状结构的金属镀层,配合以碳黑和少量铁氧体添加剂,可以在8-18GHz的波段上实现6.8GHz的10dB以上吸波带宽。  相似文献   

12.
从应变空间表述的塑性增量本构模型一般形式出发,根据航空铝合金等线性强化材料特性建立应变空间弹塑性本构模型。应变空间本构模型所需参数通过应力空间中对应参数转化得到,材料的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内变量和塑性模量等准则及参量均以应变空间的形式建立,从而构建适合铝合金等线性强化材料的弹塑性增量模型。通过算例计算,证明该模型与应力空间增量本构模型等效。该模型所需计算变量为可在线获得的应变,使应力分析计算大为简化,可以方便地求解应力空间本构模型难以求解的强化材料变形问题。因此特别适合于航空铝合金厚板预拉伸等金属变形加工工艺的应力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航空客票公司接送顾客到机场的服务为背景,研究通过管理优化降低车辆碳排放量的方法.在车辆碳排放量定量表示的基础上,建立了低碳型机场接送服务的数学模型.借鉴经典扫描算法,并针对低碳型机场接送服务空间维和时间维的二维属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扫描算法ITDSA(improvedtwodimensionalsweepalgorithm).利用改进的二维扫描算法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对实例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机场接送服务中顾客满意度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当顾客满意度为85%时,碳排放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设计的多梭箱织机梭子调配次序的数字表示法与梭子调配图相比,占篇幅较小,尤其适合表示梭子调配循环数较大的梭子调配次序,对目前教材及有关资料有一定的补充和完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其应用于高温领域的主要障碍是它的室温脆性与高温强度的不足,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分析了合金化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及加工/热处理对组织与性能的影响机理,并对TiAl基合金的制备和加工的新工艺进行分类评述。最后从基础理论、制备与加工新技术、TiAl基复合材料的研制等方面指出今后的研究与开发动向。  相似文献   

16.
再热蒸汽热段是火力发电厂300MW 大容量发电机组的四大管道之一,在电厂的热力系统中,再热段主要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机组的运行参数。再热热段管道必须具有良好的高温机械性能。因此应选用焊接性能好的低碳合金管材,在对弯头进行总体设计中,我们进行选材,从厚度及强度方面,加工工艺及工装方面来设计弯头。  相似文献   

17.
18.
<正>本文探讨了不同材质梭子的重量与织机机台功率消耗的关系,并对梭身材料的热物性、织造过程中的静电现象以及梭子使用寿命等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证明新型织梭——竹丝木粉胶压梭子无论从使用寿命或综合技术性能来看,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新产品。  相似文献   

19.
A micro-nano combined composite with Li-Si alloy nano-domains in three-dimensional carbon network was prepared as a novel electrode material.The carbon network constrained the volume contraction and promoted effectively charge transfer of the whole active material.Meanwhile,the abundant interfaces between Li-Si alloy and carbon bound by Li-C ionic bonds,not only enhanced the delithiation at interface but also ensured the structural integrity.The present composite exhibited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The specific capacity at the first lithiation was as high as 1133 mAh g~(-1) at a current density of 0.1 A g~(-1),which is superior to those reported for the core-shell structured nanoparticles.The Coulombic Efficiency at the first cycle was 90.4%and kept stable at more than 99.0%after only 10 cycles.The capacity retention was nearly twice as that of the incompact mixture of Li-Si nanoparticles and carbon.The energy density of the full cell constructed by the present composite and sulfur was evaluated to be 3 times as high as that of the commercial lithium-ion batteries.This work provides a new universal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Li-rich anode materials with high combination properties and low cost.  相似文献   

20.
镁合金材料的应用及其加工成型技术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综合介绍了镁合金材料的基本性能、产品优越性和典型产品的应用,着重分析讨论了镁合金材料加工成型技术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镁合金材料研究和应用的发展现状。并就镁合金材料的应用前景、开发潜力和尚需解决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