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微波辅助液相合成法制备了氧化铜纳米片,探讨了该形貌氧化铜的电化学性能,并与化学沉淀法合成的碎屑状氧化铜纳米颗粒的性能作比较.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二者的组分及结构形貌进行了表征,使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研究了二者的电容性能.结果表明:使用微波法合成的氧化铜纳米片体系较碎屑状的氧化铜具有更优良的形貌结构和更高的比电容值,在1 mol/L的KOH电解液,1 A/g的电流密度下,氧化铜纳米片体系与碎屑状氧化铜体系的比电容值分别可达440、338 F/g.  相似文献   

2.
研究制备小尺寸且具有特殊形貌的纳米氧化铜具有重要意义.通常采用水热法或者普通电炉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铜.不同的分散剂对微小粒子的分散具有不同的作用.采用微波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铜,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对制备得到的纳米氧化铜的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微波加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制备出纳米氧...  相似文献   

3.
采用沉淀法制备出不同元素掺杂的纳米氧化铜,以硫化氢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不同元素对纳米氧化铜除臭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表征技术进行了晶粒尺寸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铁、锌和铈掺杂到纳米氧化铜中,提高了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且随着掺杂量的不同,活性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当Ce/Cu物质的量配比为6/100时,硫化氢的穿透时间最长可达360 min,与纳米氧化铜相比较,除臭活性可提高40%以上;而锌和铁元素的掺杂,仅使纳米氧化铜的除臭活性提高20%左右.XRD测试表明,元素掺杂对纳米氧化铜的晶粒尺寸影响不大,且未发现明显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4.
介孔二氧化硅SBA-15负载纳米氧化铜的合成和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步法合成介孔二氧化硅SBA-15负载纳米氧化铜复合材料,通过XRD、TEM、氮气吸附脱附装置对负载氧化铜前后的样品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发现SBA-15负载氧化铜以后依然保持六方形介孔结构,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下降,孔径减小.  相似文献   

5.
徐玉玲 《科技资讯》2011,(15):112-112
综述了纳米氧化铜制备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简要介绍了纳米氧化铜在催化和传感器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化学沉淀法结合功率超声技术制备了纳米氧化铜粉体和非晶态纳米氢氧化铜粉体,用X射线和透射电镜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各参数对制备过程和产物的影响,并探讨了功率超声的作用机理。所得产物纳米氧化铜粉体和纳米氢氧化铜粉体呈球团状,平均粒径分别为24和46nm。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电化学方法探讨了纳米氧化铜修饰电极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及降解作用.考察了在不同p H值和修饰材料存在不同量度条件下,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行为影响.结果显示:纳米氧化铜材料能明显地提高硝基苯酚在电极上氧化还原反应的可逆性,ΔE由在裸电极的0.862V降低为0.291V,氧化还原峰电流显著增加.使用钛基纳米氧化铜材料构建的电极,进行对硝基苯酚的电化学氧化,通过紫外可见光谱、高效液相色谱对电解后的溶液检测,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硝基苯酚具有很好的催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8.
超细氧化铜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沸腾回流沉淀转化法制备出了超细均匀的氧化铜粉体.研究了初始pH值、反应物浓度、模板剂及加热方式等对超细粉粒径大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级氧化铜颗粒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RD和TEM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水热法以铜纳米线为模板,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对铜线侵蚀,氧化生成了海参状氧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原位脱水得到海参状纳米氧化铜;讨论了改变反应时间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分别用XRD、TEM和FESEM进行表征;利用海参状氧化铜修饰铜基片制备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进一步探讨了其对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n=nZn2 /nAl3 =2,3,4的类水滑石,并以其为前驱体在500℃焙烧4 h得锌铝复合氧化物.用抑菌圈法研究了锌铝复合氧化物对枯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通过FTIR,XRD,BET,DSC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锌铝复合氧化物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