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明末清初,随着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西方的解剖生理学开始传入中国.这是西方生理学传入中国之嚆矢.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当时的解剖生理学专著和一些“性学书”中所阐述的解剖生理学知识,分析了这些知识的内容和特点,并探讨了这些知识来到我国的各种原因.  相似文献   

2.
<重学>是晚清时期传入我国的第一部较完整的介绍西方经典力学的译著,其中多数知识,特别是动力学知识是第一次传入我国.以19世纪以前西方力学成就和明末清初传入我国的力学知识为参照,分析了由<重学>传入的力学知识及其特征,认为<重学>中包含了绝大部分19世纪以前的初等力学成就,与明末清初传入的知识相比更加系统、丰富.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17世纪西方比重知识传入中国的主要途径,分析了传入的本重概念、本重之比值、本重与浮力的关系、相关的算题及比例规金线的应用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之际,传教士来华传教,西方蒙气差知识随之传入.中国学者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虽本于西方传教士所述,但亦与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融合与发挥,使得这一概念带有了一定的本土色彩.介绍了西方蒙气差知识在中国的传播,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解和会通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探讨和分析明朝末年西方早期画法几何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方法对当时有关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利玛窦(1552—1610)、李之藻(1565-1630)、罗雅谷(1593-1638)和汤若望(1591-1666)传入中国多项关于天球平行正投影和球极投影的知识。结论早在明朝末年西方画法几何知识就由西方传教士传入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数学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即使在明末《几何原本》前六卷(16 0 7)、《同文算指》(16 44)等西方几何知识与笔算方法传入中国以后,中国传统数学仍不断吸取西方数学精华以完善自身体系并不断有所发现.清代乾嘉以降的古算复兴所产生的诸多成果以及研究西方传入的新课题所得成果均可说明,中国传统数学以其自身的特质而富有发展的潜力,即使计算数学发达之今日,中国传统数学的若干思想与算法仍然受到数学家的重视.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数学的成就集中在算法及其所包含的理论方面.诸如开方术、天元术、四元术、方程术,割圆术、垛积术与招差术、百…  相似文献   

7.
《农学报》与其农业基础科学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重新认识晚清<农学报>传播农业基础科学的重大意义,论证中西两大农学知识体系碰撞融合过程中,西方自然科学对中国传统农学知识体系的革命性改造.方法 采用传播统计和原始期刊文献分析考证.结果 <农学报>传入的西方农业基础科学,主要包括农业经济学、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生物学、土壤学、肥料学等,其中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经济学是其他期刊所没有的新知识.结论 <农学报>经由日本系统引进现代自然科学武装起来的西方现代农学知识体系.注入中国传统农学体系全新的知识元素,从而形成了古代与近代中国农学的分水岭.这不仅在媒介形态的特殊样式上,而且在农学知识的传播总量和体系的完整性上,实现了空前的历史性跨越.  相似文献   

8.
《化学分原》是当时西方最流行的实用化学工艺分析教材的中译本,首次将西方近代分析化学知识介绍到中国,标志着近代分析化学的正式传入,其分析化学实验知识和科学仪器的介绍,为中国传统化学走向实验化学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西法神机>、<火攻挈要>等文献的分析与解读,对16-17世纪传入中国的西洋火炮的制作工艺进行较系统地探讨,复原了工艺流程图.从制造技术角度,较深入、系统地分析了制造的工艺,在尽量了解同时期的西方技术的前提下,辨别了文献中关于西洋火炮制造技术的西方知识.  相似文献   

10.
对《电学纲目》和《电学》中属于法拉第部分的“力线”知识和“磁致旋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传入的知识都是基础知识,没有经典电磁学理论,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认为这些材料为揭示晚清西方电磁学的传入情况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1.
利玛窦构建了良好的知识结构,具有很深的数学功底;他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以致用,为他到中国传播西方的数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数学赢取民心支持,在中国不仅传播了欧氏几何,而且还传播了大量非欧几何等数学知识;他一方面激活了正在走向衰落的中国传统数学,开创了中西数学文化融合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也激励了一大批中国数学家的成长、成才,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数学的萌芽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明清以降,中西文化的交流,往往以基督教的传播为因由,《天学初函》保存了这一交流过程中产生的最初的一批文献。分析这批文献,可以发现明末士人与来华传教士引进完整西学体系的努力;同时,通过《天学初函》的流传,也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学体系在与中国固有的知识体系的角力中逐渐销蚀、肢解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经历元代高峰之后,从明初到万历年间开始止步不前,之后一些西方传教士来到我国,带来了一些先进的天文知识——天文仪器、天文历算、天文著作,使我国的天文学进入一个新的飞速发展时期。但是传教士在天文知识的传播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先进的“日心说”没有及时传入我国,望远镜也未在我国得到正常地使用。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传教本质属性的影响和国人对西学吸收主动性不够。  相似文献   

14.
晚清西方传教士将数学符号系统地引入中国,与中国传统物理知识表示方法相互交融,从而使中国传统物理学知识逐渐走向近代化.比较了晚清不同物理译著中的数学符号,解读数学符号在物理计算中的应用,分析数学符号的演变对我国物理学知识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学科馆员制度在西部高校图书馆建立的必要性,探讨了该制度的建立对西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是把长治市建设成中西部经济强市,实现率先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迎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7.
笔者以《铸钱工艺》为研究重点,结合对《申报》等刊物相关内容的解读,探讨了西方机器造币技术知识的翻译、传播及其影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前,中国人认为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把西方人笼统地称为"夷",即野蛮人。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是世界文明中心这一政治神话。在向西方学习技术、经济、制度的同时,一些中国人提出中国具有道德文化的优越性,这些优越的道德文化甚至可以拯救世界。急于恢复世界文明中心的意识或潜意识驱使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人做出脱离现实的改造中国的设计。中国成为世界文明中心要经过若干代人的长期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