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患者1,男,56岁,2010年7月17日因“右下腹持续胀痛27d”入院.患者于27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右下腹胀痛,于2010年6月21日在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程顺利,但术后1周仍有腹部胀痛感.2010年7月3日再次因腹痛,腹胀,呕吐入住该院,急查立卧位平片.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腹部CT显示:肝胆胰脾无明显异常,腹膜后多个淋巴结肿大.对症治疗,效果欠佳.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左锁骨上多个淋巴结肿大,右手臂有多个大约3 cm ×4 cm的瘀斑,胸骨有明显压痛,腹软,脐周及右下腹有轻压痛.完善相关检查:2010年07月17日血常规:白细胞(WBC)11.46×109/L,血红蛋白(HB)65 g/L,血小板(PLT)36×109/L,次日复查血常规:WBC12.5×109/L,HB56 g/L,PLT16×109/L.肿瘤3项中糖类抗原(CA199)达126.05 u/ML(参考值0~37 u/ML),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值均正常.胃镜检查并活检,取(胃窦部)微粒组织3粒,结果为低分化腺癌.给予禁食,抑酸,减压镇痛,输血等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塞病人直接冠状动脉内或静脉内注入溶栓剂如链激酶,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灌注,从而改善左室功能。这二种方法获得效果基本相同,而静脉内给药却更实用方便。作者对403例疑为心肌梗塞病人(男性277例,女性126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适于静脉内血栓溶解疗法病例的标准是(1)疑为心肌梗塞的胸痛(2)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入院者(3)入院时和症状发作后至少30分钟,心电图标准导联ST段抬高1mm或心前导联抬高2mm。不符合的标准是(1)脑血管病(2)消化性溃疡史或有出血倾向的其他疾病史(3)入院时血压>180/110mmHg(4)4周前曾作手术治疗(5)心肺复苏术或治疗开始前中央血管插管术(6)以前曾列为试验对象或曾用过链激酶治疗(7)有房颤的瓣  相似文献   

3.
新生荷斯坦犊牛心脏右心室的解剖学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生荷斯坦犊牛心脏右心室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 :右心室内除室上嵴外均有发达肉柱分布 ;肺动脉半月瓣结呈短柱状 ,出现率为 62 % ;流入道、流出道长度分别为 ( 5 46± 0 5 6)cm和 ( 6 98± 0 90 )cm ,厚度分别为 ( 0 96± 0 1 0 )cm和 ( 1 0 8± 0 1 2 )cm ;右房室口、肺动脉口纤维环周径为 ( 5 5 3± 0 74)cm和 ( 4 49± 0 5 3)cm。  相似文献   

4.
莲瓣兰矮草新种。叶宽0.6-0.8厘米,叶长 10-15厘米,叶弓垂扭曲。叶芽肉紫色带红水晶,发苗率强。兰株生长自子叶至抽心叶逐步深度蝶化,为典型蝶化叶,生发至抽心叶2- 3叶蝶化面达90%以上,蝶状为集结式,不规则鸡血红状白底衬乳化,壮苗期几个蝶叶红白绿相间,如传说凤凰之羽毛,我国古称“大唐盛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患者女56 岁以活动中突然发生意识不清12 小时入院查体T 36.7 P 80 次/分R 20 次/分BP 18/12kpa嗜睡完全性运动性失语瞳孔光反射灵敏双瞳3mm 眼球水平运动不能可上下活动及能眨眼张口伸舌不能面部表情肌运动消失右侧支体肌力0 级左上肢肌力级左下肢肌力级四肢肌张力高四肢腱反射(+++)双侧Hoffmann's 征+双Babinki's 征+既往有风心病二尖瓣双损房颤史20 余年心衰史1 年余入院后12 小时患者四肢肌力0 级咳嗽反射及吞咽反射消失急性心衰左右心衰心律失常快速房颤伴0AVB 室早即行气管切开及其他相应处理3 天后患者神清对光声疼痛…  相似文献   

6.
花生体细胞胚和丛生芽的诱导及扩繁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花生成熟胚培养成的无菌苗叶节为外植体 ,在高浓度 6-BA ( 3 0 mg/ L) MS培养基中 ,光强 2 0 0 0Lx,( 2 5± 3 )℃和 1 4 / 1 0光暗比条件下培养 ,50天后全部诱导分化出整齐一致的丛生芽 ,每个外植体平均产生 8.2 5个丛生芽 ;切下带少许丛生芽的组织块转入含 6-BA ( 3 0 mg/ L) ,LH ( 40 0 mg/ L)和 YE ( 0 .0 1 % )的 MS培养基中 ,可诱导出新的丛生芽 ,诱导率达 98.70 % ,平均出芽 1 3 .86个 .将花生成熟胚轴转接于含NAA ( 1 mg/ L)和 6-BA ( 3 mg/ L) MS培养基中 ,2 0~ 3 0天后 ,诱导出大量正常的体细胞胚 ,诱导率达 95.7% ,将胚切成小块转入含 2 ,4 -D ( 2 0 mg/ L) ,6-BA ( 3 mg/ L )和 LH ( 2 0 0 m g/ L) MS培养基中 ,经 1 5天培养 ,诱导出白色致密的胚性愈伤组织 .  相似文献   

7.
患者史某,男。因心悸,气短30年,加重伴头晕4天入院。30年前自觉劳累后心悸、气短、伴咳嗽、咳少量粘液痰,能胜任一般体力劳动,末经诊治,病情缓慢进展,逐渐加重,曾到医大就医,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未系统治疗,常口服利心丸等药物,症状可缓解。4天前工作中突然心悸、气短、头晕、门诊以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心衰Ⅲ°收入院。 查体:神清语明,颈静脉轻度怒张,双肺音清,心音强弱不等,律不整,二尖瓣区可闻及Ⅰ级收缩期及二级舒张期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 辅助检查:心电图:房颤合并Ⅱ°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彩超: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心房纤颤。 入院诊断:风心病、二尖瓣窄漏、房颤、Ⅱ°房室传导阻滞、心功能Ⅲ级。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扩冠,营养心肌药物及电复律除颤治疗。8月2日9时开始口服硅尼丁0.1,无不适反应,8月3日6时开始口服奎尼丁0.2,8月4日10时电击除颤,功率为100焦耳,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伴房早,继续口服奎尼丁0.2/6小时一次维持,8月11日减为0.2/8小时一次口服,8月15日改为0.2/12小时一次口服,8月18日又为房颤,立即改为  相似文献   

8.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 [Co(bamp) (cmen)Cl]ZnCl4(bamp =2 ,6 -二胺基甲基吡啶 ;cmen =1 ,2 -二胺基丙烷 ) ]中的两个经式异构体 ,解析了其中一个异构体阳离子的晶体结构为m1 .晶体学参数 :单斜晶系 ,空间群C2 /c,a =2 .0 1 2 0(6 )nm ,b =0 .940 8(3)nm ,c =2 .0 5 2 1 (6 )nm ,β =92 .0 45 (6 )° ,V =3.882 2(1 9)nm3,Dc =1 .786 g/cm3,Z =8,F0 0 0 =2 1 0 4,μ(MoKα) =2 7.83cm-1,R =0 .0 42 6 ,RW=0 .1 0 38.配合物离子中Co3 为六配位 .晶胞中含 4个配合物离子 ,对映体的比例为 1 :1  相似文献   

9.
在 p H6.3时合成了苦味酸钆配合物并获得其晶体 ,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组成为 [Gd( pic) 2 · 6H2 O]( pic)· 6H2 O.晶体属单斜晶系 ,P2 ( 1 ) / n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 :a=0 .763 8( 1 )nm,b=2 .75 0 4( 5 ) nm,c=1 .780 1 ( 3 ) nm,β=99.2 9( 1 )°,V=3 .690 5 ( 1 2 ) nm3,Z=4,Dc=1 .90 4g/ cm3,μ=1 .92 7mm- 1 ,F( 0 0 0 ) =2 1 1 6,R1 =0 .0 2 41 ,w R2 =0 .0 5 3 2 .晶体结构分析表明 :钆与 2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水分子配位形成 9配位的畸变三冠三角棱柱体 ,配合物中还有 1个苦味酸根离子和 6个游离水分子未参加配位  相似文献   

10.
老年急性阑尾炎早期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寿 《甘肃科技》2002,18(4):39-39,43
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我院于 1998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已手术确诊的各类老年急性阑尾炎 61例 ,占同期急性阑尾炎 6 2 % ,其中男性 3 8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60岁— 83岁 ,平均 73岁 ,为能准确报道 ,便于描述 ,特制表 1— 4如下 :表 1 按美国麻醉学会ASA分级列表级别列数百分比 (% )Ⅰ级 13 2 1 3 %Ⅱ级 45 73 7%Ⅲ级 3 5 %表 2 按临床表现和就诊时间列表临床表现列数百分比 (% ) 发病至就诊时间 (平均 )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右下腹固定压痛 10 16 4% 2天腹胀疼不适、厌食、大便干或稀 ,右下腹压疼、反跳痛 15 2 4 6% 4天腹胀痛、…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特有属诸葛菜属 Orychophragmus 4种植物及近缘的心叶碎米荠 Cardamine limp richti‐ana 、大叶葱芥 A llaria grandi f olia 等的幼苗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并探讨了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1)诸葛菜属4种植物与心叶碎米荠、大叶葱芥幼苗的子叶均对折,出土,其脉序为掌状网脉,具侧生一级至四级脉,诸葛菜 O . violaceus 、大叶葱芥和心叶碎米荠3种具少数五级脉;2)在诸葛菜属内,诸葛菜的幼苗初生叶的毛被和子叶脉序与其他3种(湖北诸葛菜 O .hupehensis 、太白诸葛菜 O .taibaiensis 、铺散诸葛菜 O .di f f usus)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铺散诸葛菜第二、第三真叶羽裂.诸葛菜的下胚轴长度、直径明显长于或粗于其他3种 ;3)心叶碎米荠、大叶葱芥的幼苗与诸葛菜相似,但初生叶边缘具圆齿而有别,与铺散诸葛菜等3种在子叶脉序上差异较大,子叶与异堇叶碎米荠 C .violi f olia var .diversi f olia也有很大差别;4)全面观察幼苗形态并结合形态特征、花粉微形态、体细胞染色体数和系统发育研究结果,不支持将铺散诸葛菜、湖北诸葛菜和太白诸葛菜并入诸葛菜,也不支持将心叶碎米荠和大叶葱芥归入诸葛菜属.  相似文献   

12.
患儿,男,6个月,住院号:51750.因发热5天,手足硬肿伴全身皮疹3天于1991年5月16日入院.否认传染病接触史.体检:体温39℃,全身皮肤均可见粟粒大充血性斑疹.双眼结合膜充血.颈、右颌下可触及蚕豆大小淋巴结,质中等,活动,触之哭吵.口腔粘膜潮红、咽充血,扁桃体Ⅱ°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肝脾均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94g/L,白细胞24×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血小板490×10~9~550×10~9/L(49~55万/mm~3),血沉70mm,C 反应蛋白阳性,肝功能,出凝血时间(试管法)正常.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二维超声心动图;左、右冠状动脉稍大(直径>5mm)未提示冠状动脉瘤.治疗:1)抗感染:青霉素、氨苄青霉素.2)抗凝:阿斯匹林、潘生丁等.3)对症及支持疗法:输血浆、补液等.经治疗于入院后第5天皮疹消退,肿大淋巴结消失.第10天体温降至正常.第14天见患儿指趾端及肛周膜状脱皮.血小板180×10~9/L(18万/mm~3,血沉20mm,心电图正常.住院19天后出  相似文献   

13.
基于RS/GIS的三峡库区景观生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 2 0 0 0年LandsatTM影像、NOAA/AVHRR数据、DEM数据及全国生态环境背景水热本底数据 ,基于RS和GIS技术 ,选取≥ 0℃积温、年降水量、海拔、坡度、土壤侵蚀、土地利用与植被指数等 7个指标 ,建立了景观生态综合评价模型 ,评价了生态脆弱地区———三峡库区景观生态质量 ,结果表明 :(1)三峡库区景观生态质量表现出 3级、4级和 5级占主体的特点 (74 .5 4% ) ,景观生态质量一般 ;(2 )景观生态质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 ,呈现出库区尾部最好 ,头部次之 ,中间段最差的特点 ,从行政范围来看 ,宜昌市、长寿县、重庆市辖区、江津县、宜昌县较好 ,巫溪县、云阳县、奉节县、石柱县、开县、武隆县、巫山县、万州区等则较差 ;(3)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明显 :以坡度为标志的地形起伏是景观生态质量垂直分异的主要原因 ,中海拔区 (5 0 0~ 2 0 0 0m)以 5级和 6级所占比例最大 ,景观生态质量最差 ;低海拔区 (<2 0 0m)的景观生态质量最好 ,5级区只占不到1% ;高海拔区 (>2 0 0 0m)虽人为影响不多 ,但由于坡度比较大 ,景观生态质量处于 4级以下的占2 7%。  相似文献   

14.
1病例患者,女,69岁。双下肢麻木一年,加重并下肢不能活动两月余入院。体查:右下肢活动稍差,浅感觉稍差,肌力II级,左下肢不能活动,肌力0级,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阴性。胸椎磁共振成像(MR I)表现:胸椎MR I矢状面(图1)及横断面(图2)显示T1-2水平面椎管内一大小约2·6 cm×  相似文献   

15.
对 6 0万株 /hm2 和 7.5万株 /hm2 密度下的糯玉米苏玉 (糯 ) 1号叶片和植株生长特点、叶片功能期、叶面积和叶片光合势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两种密度下的出叶速度相近 ,各叶出叶速度大小依次是基部三叶 >顶部 >中上部 >中下部。穗叶组叶片生长速度较快 ,叶面积较大 ,其中第 1 6叶 (非穗位叶 )生长速度最快 ,1 5叶叶面积最大。高密度下叶长、叶宽都较小 ,两种密度下最宽叶是最长叶 (穗位叶 )以上二片叶即 1 5叶。高密度下叶面积和光合势较低 ,但高密度的中期稳定 ,后期下降平稳 ;叶面积指数在抽雄吐丝期最高 ,光合势在后期分配比例占 2 /3。植株生长的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 ,7.5万株 /hm2 比 6 0万株 /hm2密度下的株高低 ,群体株高整齐度也小 ,而产量高 493 .6kg/hm2 。试验表明 :7.5万株 /hm2 相对 6 0万株 /hm2 密度较适合于苏玉 (糯 ) 1号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利用清净标本制作法对8种沟瓣属(Glyptopetalum Thw.)植物的叶脉序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探讨了叶脉序在沟瓣属中的分类学价值.研究结果表明:1)沟瓣属植物在叶脉序特征上显示出一些共性,叶脉序类型均为环结曲行羽状脉,一级脉直行,叶缘末级脉结环状,均不具边脉;2)不同种在一级脉、二级脉、间二级脉、三级脉、网眼、盲脉上存在一定差异,可结合宏观特征作为本属植物的分类依据;3)叶脉序特征支持曾被合并的近缘类群大陆沟瓣与长梗沟瓣、细梗沟瓣与皱叶沟瓣各为独立的分类群.  相似文献   

17.
祁连圆柏中一种新的抗癌活性二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连圆柏 ( Juniperus przewalskii)的叶用于止血镇咳[1 ] .我们从该植物的种子中分离得到了 1个新的二萜 ,采用波谱方法确定其结构为 3α- hinokiol.该化合物对人卵巢癌细胞 ( HO-891 0 )具有与长春新碱相当的抑制作用 .1 结构推导图 1 化合物 1的结构Fig.1  Structure of compound 1化合物 1的 EIMS,m/z 30 2 ( [M]+) ,结合 1 3C NMRDEPT数据 ,确定化合物 1的分子式为 C2 0 H30 O2 ,不饱和度为6 .IR光谱中有两个宽的羟基吸收峰存在 :330 0 ,31 83cm- 1 .1 3C NMR中δ 1 2 7.2 ( C) ,1 48.3( C) ,1 1 0 .9( CH) ,1 50 .7( …  相似文献   

18.
<正>概述1.测量依据:JJG 875-2005数字压力计检定规程。2.测量标准:0.05级活塞式压力真空计标准装置,测量范围为(-0.1~60)MPa。3.测量对象:0.2级数字压力计,测量范围分别为(-0.1~0)MPa、(0~0.6)MPa、(0~6)MPa、(0~60)MPa。4.测量条件:温度(20±5)℃,湿度85%。  相似文献   

19.
用过氧化物法合成了 [Co(2 ,3 -tri) (een)Cl][ZnCl4](2 ,3 -tri=N - (2 -Aminoethyl) - 1 ,3 - propanediamine ;een =N -Ethylethylenediamine)中的五个异构体 ,解析了其中的一个异构体的晶体结构为顺式 (2 ,3 -tri中仲胺上的氢相对于Cl)经式异构体 (m4[ZnCl4]) 晶体学参数 :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c,a =0 .9799(3 )nm ,b =2 .681 5(9)mm .c =0 .81 0 7(3 )mm ,β =1 0 7.595(6)° ,V =2 .0 3 0 (1 )nm3,Dc=1 .756g/cm3,Z =4,F0 0 0 =1 1 0 0 .0 0 ,μ(Mo -Ka) =2 6.62cm-1,R =0 .0 660 ,Rw =0 .1 53 6.配位中心离子Co3+为六配位 晶胞中含 2个配合物离子和 2个 [ZnCl4]2 -阴离子 ,配合物中对映体的比例为 1∶1  相似文献   

20.
研究复方氨酚右敏溶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12名健康受试者以自身为对照采用随机交叉给药方式,单次空腹口服3个剂量复方氨酚右敏溶液(低、中、高3个剂量分别为7.5、15、30 mL,每mL含对乙酰氨基酚32 mg、马来酸右氯苯那敏0.1 mg).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马来酸右氯苯那敏的浓度,计算2种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评价其药代动力学特征.对乙酰氨基酚在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模型,低、中、高3个剂量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93±0.47)、(3.08±0.43)、(3.01±0.49) h,血药质量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12.29±3.91)、(27.80±7.64)、(60.41±17.24) μg·h·mL-1;右氯苯那敏在人体内的动力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低、中、高3个剂量主要药代动力学t1/2分别为(20.49±7.86)、(19.66±5.05)、(19.96±6.48) h;AUC0~t分别为(32.61±13.65)、(67.58±23.31)、(158.12±56.44) ng·h·mL-1.对乙酰氨基酚和右氯苯那敏药动学参数ρmax、AUC0~t、AUC0~∞均与给药剂量呈线性相关(P<0.001),复方氨酚右敏溶液在7.5~30 mL剂量范围内呈线性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