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一台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床的运动学标定,提出一种基于最少参数线性组合的分步运动学标定方法.该方法利用并联机器多参数耦合误差传递系统中的参数线性组合映射关系,将一般运动学标定中参数的误差建模、辨识和误差补偿,改变为参数线性组合的误差建模、辨识和误差补偿.首先由最少参数线性组合的4个定理进行辨识性分析,确定出影响机床终端绝对和相对精度的最少参数线性组合;然后给出工程实际中常用的基本绝对测量方式和基本相对测量方式,逐一进行最少参数线性组合的辨识性分析,抗干扰指标的抗扰动性能计算,兼顾测量成本的条件下,设计出最少参数线性组合的分步测量方案、分步辨识和分步误差补偿方案,完成运动学标定.最终的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消除了其他无关参数的影响;(2)反映了误差传递中的参数线性组合映射关系,提高了参数辨识的准确性;(3)方法简洁高效,最终的机床精度已经接近测量扰动精度.因此,该方法不仅可用于这台平面3自由度并联机床,也可适用于其它运动学非线性弱的并联机器.  相似文献   

2.
基于加权子空间拟合(WSF)的思想和循环相关矩阵估计量的渐近统计特性,分析了循环平稳信号波达方向估计的一类加权子空间拟合法的性能,导出了这一类算法渐近估计方差的解析表达式,并讨论了它们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铁电薄膜的漏电行为及其电滞回线形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全耗尽非对称双Schottky垫垒模型,以Pt/Pb(Zr,Ti)O3/Pt/Pt(Pt/PZT/Pt)三明治结构铁电薄电容为例,对铁电薄膜的漏电及礤电滞回线形变等进行了分析,详细讨论了由非对称界面引起的薄膜漏电流,平带电压,击穿电压,以及电滞回线的不封闭性,剩余极化和矫顽电场的变化、电滞回线垂直漂移等现象,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CRH380A高速列车头部外气动减问,设计了一种新基于由曲面局部函数参数化方法,出了一套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滑因义回归神经网络响应面模(GA-GRNN)气动外优化方法.优化果表明:局部函数参数化方法操作简单、实现方,使用少设计参数可以控制较大区域,且能保证变形的光顺性和不同区域间滑过;使用同样样本点进行训练,GA-GRNN比GRNN的预测精高,更容易到全局最优;优化后,CRH380A三编简化外气动力减小8.7%,本文出优化设计方法简单、高效,为高速列车气动外工程优化设计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微波快速烧结对驰豫铁电陶瓷显微结构与性能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2.45GHz多模腔微波烧结系统对组成为xPb(Mg1/3Nb2/3)O3-yPb(Zn1/3Nb2/3)O3-zPbTiO3的驰豫铁电陶瓷快速均匀烧结过程。与常规烧相比,微波烧结可显著提高化速率。同时细化晶粒,晶界,改善材料显微结构,从而大幅度提高材料的击穿场强和断裂强度,并达到与常规烧结相近的介电常数。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CRH3型高速列车的气动外形设计问题,提出了一套高效的头型气动力优化方法.使用NS方程进行流场求解,结合遗传优化算法和任意网格变形技术,避免了流场计算时几何变形和网格剖分的庞大时间开销,提高了优化计算的效率.通过对设计空间中的设计点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了优化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出了影响优化目标的几个关键变量,并采用Kriging算法对关键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到了关键设计变量与优化目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最后,通过优化头型与原始头型的气动性能比较,对CRH3型高速列车原始头型的气动稳定型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PC操作系统的现状和展望--从DOS到Window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些年我国软件工作者在DOS/Windows上开发了一系列中文平台,在操作系统((OS)方面也自主开发了中文Unix,但未实用化,因此,如何摆脱微软在OS方面的垄断是当务之急,Linux的崛起是一个机遇,这一开放源码软件具有优越的性能,并得到了全球IT产业界的支持,有着光明的前景。目前应当抓这个难得的机遇,在Linux的基础上发展我国自主的OS,在开发,销售,服务,培训等等方面全方位地推进这一工作  相似文献   

8.
基于区间的风机系统翼型气动性能不确定性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样本数据少、信息缺乏的工程问题,研究了一种风机翼型气动性能区间的不确定性优化方法.通过建立区间模型非概率可靠性指标,在Kriging近似模型基础上,构建了稳健性优化模型.并采用了双重优化求解策略进行求解,以提高优化效率.为了提高叶型造型的拟合精度,采用五项多项式方法对翼型各截面进行参数化建模.通过和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可知,该方法可满足风机气动性能优化精度要求.该方法为风机气动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途径,为轨道交通风机系统节能减排的市场实用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火积)理论和构形理论,在三个主要换热部件(蒸发器、过热器和经济器)总换热面积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第Ⅲ对流蒸发管束外径、过热器管外径和经济器管外径为优化变量,对船用锅炉进行性能优化,得到整体锅炉的最优性能和最优构形.首先,以(火积)耗散率和耗功率线性加权组成的复合函数为目标进行优化,并分析保热系数、加权系数和换热率等初始设计参数对整体锅炉构形优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第Ⅲ对流蒸发管束无量纲管外径、过热器无量纲管外径和经济器无量纲管外径分别存在最佳值1.2, 1.3和1.1,使得复合函数取得三次最小值0.737.相比于初始设计点,优化后整体锅炉的复合函数最高降低26.3%,锅炉综合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次,采用NSGA-Ⅱ算法对整体锅炉进行两目标优化得到相应的Pareto前沿和锅炉最优构形,为整体锅炉的性能优化和结构设计提供一个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各种锅炉的性能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水平轴风力机叶片表面特别是前缘粗糙度增大会导致叶片气动性能的下降和风力机输出功率的减少,因此粗糙敏感性是叶片设计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如何评价叶片粗糙敏感性,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本文从理论和实际出发,分析了翼型气动参数对叶片气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翼型升力系数是风力机输出功率和轴向推力的主要影响参数,并提出了变桨型水平轴风力机叶片各区段翼型的粗糙敏感性评价指标,即是在定桨调速区,无反馈运行情况下,叶片外侧翼型应以升阻比和升力系数,叶展中区和叶片内侧翼型应以升力系数作为粗糙敏感性评价指标;有反馈运行的情况下,叶片外侧翼型就应以最大升阻比和设计升力系数,叶展中区和叶片内侧翼型以最大升力系数作为评价指标;而在变桨定速区,当变桨可以保证达到额定功率时就无需考虑粗糙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降低编程电压,同时仍保持十年的数据记忆时间,一直是多晶硅-氧化硅-硅(SONOS)研究人员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本文介绍SONOS可自持存储器器件设计和降低编程电压方面的进展,硅-氧化硅界面态的退化损害SONOS自持半导体存储器记忆时间和长期可靠性。首次应用在SONOS器件制作工艺上的双步高温氘退火技术,与传统的氢退火相比,显著提高了器件的耐久性能和记忆时间可靠性。我们研制成功-9伏/+10伏(1毫秒)可编程SONOS存储器,在摄氏85度,一千万个擦除/写入操作后,仍能确保十年的记忆时间,本文介绍编程电压降低方面的设计考虑,制作工艺的优化,描述实验过程和SONOS器件的测试,以及用于SONOS自持存储器动态性能测试的基于可编程门阵列的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12.
变弯度技术可以提升大升力系数下机翼的抖振特性,对于提高民航客机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构造了光滑、连续、可微的定量描述激波-附面层干扰导致的分离强度演变规律的分离函数,实现了适用于大规模精细化气动外形优化的抖振始发特性评估方法.基于典型的民用客机标模,开展了考虑抖振性能约束的机翼后缘变弯度减阻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后缘变弯度技术,在1.3g抖振点减弱激波以及激波附面层干扰导致的流动分离强度,可以获得1.89%的减阻量.以设计点阻力最小进行优化,设计点机翼后缘能够以更大的逆压梯度进行压力恢复;同时在1.3g抖振状态减小逆压梯度,降低分离强度,从而减弱了抖振性能约束对设计点产生的影响.在俯仰力矩配平条件下,获得接近1%的减阻收益.因此结合分离函数预测抖振特性的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可以对变弯度机翼进行深入的优化设计,让机翼的变弯度收益具备更为实际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民用客机变弯度机翼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民用客机机翼-机身-平尾构型开展了后缘连续变弯度机翼气动优化设计,并探索了在优化设计中添加俯仰力矩配平约束的必要性.采用自由型面变形(free form deformation,FFD)方法对全机构型进行参数化,可实现机翼型面、后缘弯度和平尾偏转角的改变.采用基于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方程的离散伴随技术求解气动力系数对设计变量的梯度,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进行基于梯度的气动优化设计.针对CRM(common research model)构型开展了考虑多约束的气动减阻优化设计,验证了优化设计系统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巡航升力系数分别进行了考虑和不考虑全机力矩配平约束的变弯度机翼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通过机翼后缘变弯度可以改善机翼展向升力系数分布、减小激波强度;为了获得综合最优的减阻设计结果,必须考虑力矩配平约束.  相似文献   

14.
以[火积]耗散最小为目标的空腔几何构形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积]耗散极值原理给出了新的传热优化的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针对导热固体中包含开口空腔的2种情形(内部产热和外受热),引入了基于熘耗散定义的无量纲当量热阻,并以之最小化为目标,对模型进行了构形优化.数值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与以无量纲最大热阻最小化为目标的优化结果对比发现,不论哪种模型,当空腔占固体的体积百分比Ф值较小时,2种优化部结果无明显差别,但随着新口固体长宽比H/L值的增大,2种优化结果区别越大.固体外受热时的最优空腔,始终比内部产热时的最优空腔更细长.系统的传热性能受热量来源的影响较大,外部加热时的[火积]耗散比内部产热时的[火积]耗散增加了2~3倍,系统传热性能降低.本文方法对相关热设计问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聚合和电沉积技术将邻苯二胺和纳米金固定在石墨电极上,通过白组装的方法使抗体(羊抗小鼠IgG)与石墨电极表面上的纳米金结合,制备了一种免疫传感器(Ab/GNPs/POPD/GE),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该传感器能够对抗原(小鼠IgG)进行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优良性能。其检测范围为4.0×10^-~1.0×10^-3ng/mL,检测下限为1.0×10^-3ng/mL.而且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寿命可达15d左右。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的三热力系统-燃气动力空调机组是一种内燃机结合压缩式和吸收式制冷的空调机组,其基本原理是以燃气为动力,燃气轮机直接带动制冷压缩机进行压缩制冷循环,并利用燃气轮机排出的废气作吸收式制冷循环。从基本优化关系式出发,对排气温度作为系统控制变量的制冷系统性能作了详细的研究,分析了系统性能系数和制冷率之间的关系,讨论了取得性能系数和制冷率协调的制冷循环最佳工况点的选择以及实际系统可能工作状况的选择,得到了一些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弹性静不稳定高超声速飞行器存在的气动伺服弹性以及强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相位稳定与线性自抗扰控制的姿态控制器.其中,相位稳定策略通过合理配置速率陀螺传感器的位置,达到镇定弹性模态并增加弹性模态阻尼的目的,相比于幅值稳定方法对弹性振型以及弹性频率的摄动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解决了飞行器静不稳定性强且弹性模态频率较低时的气动伺服弹性问题.对于强不确定性,采用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 LADRC)对内部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进行估计和补偿,最后采用H_∞非光滑优化技术对闭环加权性能传递函数进行H_∞范数优化来整定控制器参数.非线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抑制弹性模态,而且能够通过简单的增益调度在整个飞行包络内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控制理论,采用提出的基于网格节点位置坐标直接变分法,研究建立了一般性优化问题的伴随系统,研究发展了基于控制理论的轴流式透平叶栅气动反设计优化方法与系统.该伴随系统的推导过程以尽可能的减少计算资源为宗旨,应用分部积分公式和连续伴随方法,最终得到的目标泛函变分的表达式中仅仅含有网格坐标变分的边界积分项,避免了梯度计算过程中网格内部节点的重复生成,相对于传统的伴随方法更进一步节省了计算资源.伴随系统的数值求解采用ROE格式近似黎曼通量和显式五步龙格-库塔时间推进法,并使用多重网格技术和当地时间步长加速收敛.为验证本文伴随系统的稳定性、通用性、收敛性和精确性,通过定义不同的目标函数进行了考核,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研发的伴随系统和反设计优化系统具有优秀的鲁棒性和高效性,能够有效应用于轴流式透平叶栅气动反设计优化中.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文所研究的气动优化理论,建立了应用Euler方程和N-S方程的伴随方法叶栅气动反设计优化方法与系统,研发了轴流式叶栅的二维、三维无黏及黏性条件下的压力反设计、等熵马赫数反设计软件,成功进行了数值算例研究,验证了该优化系统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立式绝热壁,引入了热流与强度的幂权积函数作为兼顾隔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复合优化目标,在给定外形尺寸和安全性要求的全局约束下,以该复合函数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了构形优化.研究表明通过允许绝热壁内部结构自由变化(进化),能够获得一定环境条件下的最大目标值及对应的最佳内部结构设计;结果验证了热流与强度复合目标函数的合理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且幂权参数取值在0.4与4之间能更好地兼顾隔热和强度要求.详细讨论了热流与强度并重时的构形优化及结果,给出了不同使用环境下的最优结构设计及性能分析;当使用环境的变化较大且总Rayleigh数较高时,宜采用空腔较多的绝热壁;当总Rayleigh数较小时,合理选用空腔较少的绝热壁,能获得更好的性能.复合目标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最近文献结果是本文研究的特例.  相似文献   

20.
利用Hall系数测量、热重分析和Mossbauer谱等多种实验手段并结合有效价键模型计算,研究了(Tl0.5Pb0.5)(Sr0.8Ba0.2)2Ca2(Cu1-xFex)3O9+y超导体中由于铁掺杂所诱导的额外氧缺陷对载流子浓度和微结构的影响,在低浓度掺杂水平(x=0 ̄0.05)上,铁掺杂样品的超导转变温度与载流子浓度有非常明显的对应关系,零电阻温度T∞随铁掺杂量线性降低,Hall系数测量结果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