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提出了一个新路由策略——混合维护多路径路由协议,该协议适用于无线Mesh网WMN(Wireless Mesh Network)的客户端网络.这种多路径路由协议是基于DSR(Dynamic Source Routing)的,它使用了多路径路由来提高WMN的客户端网络的路由容错性.该协议在不增加太多负载的情况下,结合了主动路由维护与被动路由维护,提高了WMN客户端网络中多路径路由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当前Ad Hoc路由协议一般都是单路径协议。然而由于多路径路由方式可以大大减少路由开销,提高数据传输率,减少网络拥塞,是未来Ad Hoc网络路由的主要方式。为此分析讨论了几种典型的多路径路由协议,并对这些多路径协议进行评价,对其性能进行比较,讨论了多路径协议在QoS(Quality of Service)、能源和安全方面的应用,指出未来多路径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3.
无线网状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在矿山应急通信系统中的稳定拓扑结构以及高容量高速率的性能给路由协议的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得出更适用于矿山应急的WMN路由协议,分类阐述了主动路由协议、按需式路由协议和混合式路由协议三类路由协议,并且从多方面介绍了AODV、AOMDV和HWMP三种常见路由协议的性能并分类综述了常见的改进措施,对于网络利用率问题,借助能量消耗的平衡策略进行改进,对于路由开销大的问题,从优化节点间的移动机制降低节点能耗方面改进,对于链路干扰的问题,从分配节点任务队列和预防网络热点两方面进行改进,结果表明AODV路由协议相较于其他协议更有优越性,最后,从Mesh网络管理和改进链路故障、数据机密性等路由问题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针对AOMDV协议的多路径路由机制和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带宽与链路拥塞度约束的多路径优化路由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路由开销以及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无线Mesh网络自身的负载均衡、路由容错与网络容量等要求,根据无线Mesh网络的网络特点,按照其路由协议的要求,分析了路由协议DSR的优缺点.引入跨层设计的方法,提出一种适用于WMN的基于综合准则的DSR跨层路由协议,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路径帧投递率、期望传输次数与平均端到端时延的因素.分析与仿真结果显示,该方法极...  相似文献   

6.
贵彩虹  李贵栓 《甘肃科技》2011,27(22):35-37
由于AODV协议采用单路径路由机制,在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传输时,主要存在节点能量消耗严重不均、路由恢复延迟和开销大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均衡节点能量,易于路由恢复,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命周期,提高传输效率,在AODV协议中引入了路由更新机制和多路径路由机制,同时在AODV协议路由更新时增加了对节点剩余能量的考虑。  相似文献   

7.
基于AODV动态自适应多路径路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ODV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多路径路由方法。多路径是在路由发现过程中形成,路径维持是通过各个路径周期性地逆向更新信息分组来实现,这些更新信息分组沿着各个替用的路径测量每一跳的信号强度,只有信号最强的路径才被用来传递数据。提出了协议的两种变化类型,并与相关的两种多路径协议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解决方法对于网络性能提高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网络编码能够保证传输可靠性,同时也能够降低数据冗余度,并且能够在对等互联网络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针对传统的可靠多路径路由协议进行改进,提出可靠网络编码多路径协议(NC-RMPP),并对该协议在对等互联网络中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实验分析。  相似文献   

9.
过珺  吴道华 《科技信息》2012,(14):32-33
IEEE 802.11s提出的HWMP(hybrid wireless mesh protocol)路由协议不能有效解决网络拥塞,本文提出一个基于HWMP多路径路由策略。该策略通过设置节点前向邻居节点的链路状态参数、路径的期望传输效率来寻找处三条最优路径。实验发现,多路径路由策略不仅提高了网络吞吐量而且降低了端到端延时。  相似文献   

10.
针对k-Anycast通信方法中泛洪和集中式路由协议系统开销大、时延长和扩展性差的缺点,提出基于移动Agent的分组k-Anycast路由协议。该协议创建并维护多个分组,每个分组管理至少k个k-Anycast成员,因此可将k-Anycast路由问题分散至各分组处,从而使协议具有分布式管理和多路径路由的特点;采用适合分布式管理的移动Agent技术实现分组和路由管理。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的扩展性、高负载下的系统开销和时延优于泛洪和集中式路由协议。  相似文献   

11.
由于现有多信道多径路由协议不能有效均衡信道与路径负载,所以在高负载MANET环境下网络性能较差。本文提出一种基于信道切换的多信道多径路由优化算法,该算法对不同类型分组进行自适应信道调度,通过限制网络控制报文的泛洪规模与动态切换数据报文的发送信道等策略,有效提高网络对信道与路径的综合利用。为了实现路由对信道切换,本文首先对NS-2进行可切换多信道拓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高负载MANET的性能,在丢包率、时延、吞吐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多信道多径路由。  相似文献   

12.
Ad Hoc无线网络环境下的多径路由是近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在DSDV路由协议的基础上,沿用传统路由协议中的最短路径准则,提出一种新的多径路由算法.算法通过建立一个多径路由表结构,实现多径扩展,并从理论上推导出特定仿真环境下路径的选择条数.最后分别对DSDV及其改进的多径路由协议进行仿真,结果表明多径路由算法以一定的路由开销为代价,有效地改善了网络的递交率及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13.
Ad hoc网络的开放性、自组织、可移动等特点使其路由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然而,目前大多数的路由协议并没有考虑该问题.文章给出了一种基于DSR的安全多径路由协议(SMDSR),该协议采用简单易实现的独立多径路由算法,并通过信任机制和公钥密码体制使其能有效地抑制伪装、篡改和路由重放等典型的安全攻击.模拟实验结果表明SMDSR路由协议的路由性能要优于DSR,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为减轻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负载和解决路径间的耦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向天线的最小能量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自组网路由算法(RMENDMRDA).初始时该算法应用优化波宽选择算法确定定向天线的最小扇形覆盖区域,从而节省能量消耗,在选择累计能量最小的节点不相交多路径时采用链路可靠性选择算法,以满足链路的可靠性要求.分析及模拟结果表明,该算法路由负载更小、路由发现频率更低.与源传输能量选择路由算法和节点不相交多路径路由算法相比,RMENDMRDA的数据包投递率提高了18%,路由负载降低了24%,节省能量约8%.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径传输的Qo E模型量化方法目前还没有成形规范,大部分研究集中在承载网默认路由Qo E量化与评价方法上.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重叠网多径传输的Qo E量化方法.首先,依据多径传输网络性能指标指出Qo E量化影响要素.然后,对多径传输Qo E量化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给出了模型的设计过程,其中包括Qo E量化模型公式规范、Qo S性能指标参数选取、人为因素参数设定、评分规则设置.最后,通过OMNe T++实验仿真验证了多径传输Qo E量化方法的有效性.此算法解决了多径传输模式Qo E量化方法问题,有效地验证了多径传输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移动ad hoc网络中的混合式多路径路由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移动adhoc网络中的拓扑结构具有快速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混合式多路径路由算法(HMPR),该算法不要求各条路径一定是不相交的,通过理论分析表明,这种多路径算法在稳定性较差的链路条件下具有更好的路由可靠性。在HMPR中,还提出了一种估计链路寿命统计特性的方法,所得结果用于寻路策略。在寻路过程中,提出了一种联合选路规则以选择最佳路径。仿真结果表明:HMPR算法可充分利用网络局部拓扑结构的稳定性,预测路径寿命,从而提高所选路径的可靠性,它以比现有的路由算法略大的开销提高了数据包投递率和传输时延性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移动自组网的基于区城的多路路由算法。该算法将路由发现控制在一个预定区城内,不仅大量减少路由控制开销,而且确保最优路由。分析和仿真表明,选用合适的多径选取策略,在高移动、高动态网络环境下,该算法在路由开销、TCP吞吐量以及时延方面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移动自组网中多径路由方式具有提供容错、负载平衡、降低延迟等优点,多径路由协议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AOMDV协议的工作机制,使用NS2仿真工具将AOMDV协议与AODV协议、AODVM协议进行不同场景的仿真比较,实验结果显示,AOMDV协议在高速动态网络环境下具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19.
多路径路由是保证Internet可靠性与鲁棒性的有效手段,而路由数据平面采取何种策略作为数据转发的依据是多路径研究的核心问题.针对当前很多应用对丢包率十分敏感的流最特性,将预测思想与最优理论相结合,采用一次指数平滑法作为预测多路径丢包率的手段,利用预测的丢包率作为粒子群优化的条件,使系统平均丢包率最小的最优解作为多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