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国家有关社会建设的战略部署中,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充分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在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的大背景下,紧密结合我国民族地区在民族性、客观环境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社会治理能力的差异性等特定基础,按照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依法推进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现代化,充分改善和保障民族地区的民生,实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有序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在边疆民族地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也是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边疆安全和国防巩固的需要。而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有效推进,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是关键。因此,应该提高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认同、加大对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投入、做足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宣传工作、把马克思主义与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结合起来。既要采取全国带共性的路径,更要采取符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的特殊路径,把共性和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便更有效地推进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冷战后,东亚地区安全模式发生演变。区域治理是全球化进程中地区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在外部示范与内在要求的形势下,东亚区域治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开始起步。但不可否认的是,东亚和谐发展进程面临诸多挑战。本文把东亚和谐发展放在区域治理的框架下,在分析几种构建与维护东亚地区和谐发展主要模式基础上得出只有发展与完善"多边合作"机制才是推动东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学生通过极端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的现象屡见不鲜,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对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利益表达问题开展研究,既是这些地区高校学情特殊性的要求,也是维护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更是推进西南边疆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和促进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案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学教育中的运用对于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增强法律职业能力与实践水平、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破解案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法学教育中的困境,出路在于提高民族地区法学教育水平,加强法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突出案例教学法民族、地区等特色.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社会阶层的分化,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弱势群体也逐渐形成,并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对"弱势群体"概念有个清晰的认识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和现实、历史意义,并表明了"江泽民同志的这些思想,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理论创新的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最新升华"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全人生指导"是杨贤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刻的内涵、理论和实践基础,有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教育原则和方法."全人生指导"与当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有密切的联系,它们揭示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激励青年不断创新,教育学会关心,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辉 《科技信息》2010,(26):24-24,26
警政警民团结始终是保持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驻边疆民族地区武警部队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影响边疆民族地区警政警民团结的主要因素,浅议了加强边疆民族地区警政警民团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地缘复杂,区住重要等特点,其发展与稳定对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分析了边疆地区的重要性,以新疆民族地区为例,探讨其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对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民族分裂主义运动加剧及国内深刻变革的背景下,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在数量上呈上升趋势,且组织化、暴力化倾向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群体事件的成因、特点及应对措施,构建常态和长效两种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治理机制和模式,对于边疆地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主席2014年12月在江苏考察调研时第一次提出的。目前,"四个全面"已经成为中国政治生态的主题词,它明确了党和国家在现阶段和将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实践意义一目了然。"四个全面"同时也是党的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要求的理论统筹,是推进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精神力量,是中国智慧拥抱世界的生动展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开拓出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3.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高范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地结合了起来,指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呈现出鲜明的人本价值取向,丰富、完善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四个方面阐述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全面发展的必要性,采取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该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中,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塑造共同体建设中所蕴含的递进性和层次性,充分彰显了中国为解决世界共性问题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在坚持共同价值观上为维护人类共同利益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重构新的国际秩序观上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共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它吸收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因子",衔"外来理念",化"传统理念,在实践层面具有深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巩固边疆实现《光边富民行动"十五"规划》的第一个国家专项规划,从根本上改变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现实,和实现巩固国防,捍卫国家祖权和领土完整,而需要加大对边疆少数民族整体人才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因此,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招生和技术培训来促进边疆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用教育来根本上改变边民长期以来因经济文化落后造成的人口素质落后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在明确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上,把握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的新趋势,当前其正处于"管理"到"治理"的变迁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明确农村社会治理方向,村民自治成主流治理模式.以宁夏塔桥村为研究对象,借助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了解该地区的社会治理情况和现实问题,通过完善农村社会治理制度,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创新党建工作机制以及促进农村民间组织健康发展等措施,为民族地区农村社会治理环境的优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兴边富民行动是我国政府从2000年开始实施的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措施。自实施兴边富民行动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下,西藏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呈现出安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兴边富民行动成效显著。文章根据多次在西藏的实地调查资料,梳理了西藏边疆民族地区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财富。本文从维护主权和尊严——不屈从;独立自主——不结盟;国家利益至上——不划线;和平共处——不对抗,四个方面探讨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0.
追求和谐、崇尚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当今人类重要的社会和政治理念。西南边疆壮族固有的传统规范和民间习俗对维护该地区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传承、借鉴其精髓对于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繁荣,对于我们当下的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