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多时段动态定量评价模型,对哈尔滨市的畜牧资源环境与畜牧发展能力进行了多时段动态评价和历史追朔,并对19个县市资源环境变化走势进行了曲线拟合和趋势预警,分析了未来畜牧资源、环境、生产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配置能力,提出了发展畜牧业的相应对策与建议。图3,表3,参5。  相似文献   

2.
坝上地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应该根据产业结构的一般规律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基于这种理由,以河北省沽源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农业产业结构内部各业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沽源县现有基础条件、限制因素和发展趋势等,确定其今后宜重点发展的产业即畜牧业、错季蔬菜产业、马铃薯产业、草产业等。图2,表4,参8。  相似文献   

3.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畜牧业发展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阐述了中国目前畜牧业发展及国际贸易现状,加入世界组织给我国畜牧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与对策。  相似文献   

4.
当今,中国的农业问题已经被列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工作重点,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黑龙江省是全国的重要农业大省,在我国的农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全面、正确地分析黑龙江省农村在不同政策指导下的未来发展也就有着更重要的意义了。近些年来,人们根据实际的需要,已经进行了多项与这方面研究有关的研究工作。但在其研究中大多数是使用传统方法进行的。由于农村问题  相似文献   

5.
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建立农业地域结构类型划分的指标体系。以185个县级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运用因子聚类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依据农林牧渔等主要部门的构成比例和不同组合,将东北地区划分为农牧类、种植业类、牧农类、农牧渔类、林牧类和渔业类等6种类型;在此基础上,根据主要农作物结构、牲畜种类构成以及林系特征等进行识别,划分出24种亚类,为区域农业发展宏观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图2,表3,参12。  相似文献   

6.
农牧交错带农业产业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位于农牧交错带的康保县为例,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康保县农业产业结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康保县现有基础条件、限制因素和发展趋势等,进一步合理调整生产结构,确定其今后宜重点发展生态林草产业、畜牧业、种植业、中药材产业、草原旅游业等。表4,参6。  相似文献   

7.
PrecedentOrderonEconomicSectorsofQingchuanCountyLIUGuangzhong;XUJiuping;HEChangzheng(Dept.ofAppliedMathematics,ChengduUnivers...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与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吉林省粮牧资源基础较好,高产量区域集中分布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中南部地区。1998-2007年,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同比高于全国4个百分点。研究发现,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医药制造业是产值区位商〉1且就业区位商〉1的行业,集聚增长趋势较为显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加工类型总体上以粮牧加工为主,药品及特产品加工比重逐步提高,空间分布格局表现为粮牧高产量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比重较高,农产品加工业向大城市郊区及原料产区集聚进程明显。  相似文献   

9.
ResearchofPopulationDevelopmentinQingchuanCountyHEChangzheng;LIUGuangzhong;XUJiuping(Dept.ofAppliedMathematics,ChengduUnivers...  相似文献   

10.
反馈基模是社会经济复杂系统分析的有效工具,在穷举可能经嵌运算生成极小基模的入树组合原则下,给出了三个入树组合删除法则,利用法则可删除大量不能生成极小基模的入树组合,从而实现简单有效计算一个确定复杂系统极小基模集的目的.根据二阶反馈环中流位变量、流率变量的关联特征,给出二阶极小基模生成步骤;根据入树组合删除法则,给出三到n阶极小基模生成步骤.由此,得到规范化的系统极小反馈基模集生成的步骤.以德邦牧业规模养种生态能源反馈系统为例,建立了含八棵入树的流率基本入树模型,利用此方法计算出系统八个极小基模构成的系统极小反馈基模集.此八个极小基模可有效刻画养殖废弃物污染制约系统发展、厌氧发酵产出物二次污染制约系统发展、场户合作低碳循环农业模式促进系统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系统主导结构,并基于极小基模分析生成促进系统发展的三条管理对策.建立了德邦牧业规模养种生态能源反馈系统模型仿真方程,仿真分析三条管理对策的实施效应,实现了定性至定量综合集成分析,此实证分析效果揭示极小基模集入树组合删除生成法为系统进行反馈环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随机规划最优化,即使随机规划的目标函数最优化,达到最优值。那么怎样求随机规划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呢?设随机规划问题min z=c′x,C为n维随机列向量,x为n维列向量,D为约束域。求其在满足约束条件下随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z~*=c′x~*。而如何判断随机变量是最小的呢?下面就此讨  相似文献   

12.
北京山地旱作区节水农作制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地旱作区农业生产在整个京郊农业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以延庆县为案例,采用资料收集与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对延庆县农业用水特征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在满足水源保护和生态涵养要求的前提下,发挥区域特色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重点发展有机农业、特种种养业和干果业,建立以高效雨养旱作和现代节水灌溉为核心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地节水农作制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地适宜发展的4种节水农作制模式,即以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为核心的节水林业发展模式、以提高降水利用效率为核心的现代雨养旱作发展模式、以发展特色作物种植为核心的节水灌溉发展模式、以开发优质特色畜产品为核心的农牧结合型节水发展模式。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13.
给出了钱学森综合集成方法在县级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中一个成功的应用案例,利用钱学森关于农业系统工程以及对复杂巨系统综合集成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对长清县大农业系统(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和加工业等)生产结构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综合集成、模型体系的综合集成、人机系统的综合集成,求得了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最优生产结构,对结构进行了稳定性和灵敏度分析.实施结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4.
预测未来,是一个国家,地区或部门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时的主要基础工作。为了制定岳阳县总体经济的“八五”计划和长期发展计划,中南财经大学数量经济研究所和中南工业大学管理工程系两单位九人与岳阳县中长期规划办公室研究人员一起,进行了“岳阳县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系统工程科学理论为指导,定性分析与定量方法相结合,运用“高效解”优化理论实现规划方案的遴选。我们认为,为使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就必须通过一些模型对未来作出预测。因此,在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简要总结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方法深入分析了1987~1996年、1997~2006年两个时段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和内部各部门的偏离程度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并测算了农业结构变动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结论如下:西藏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竞争力弱,农业产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渐趋合理,近几年农业增长的结构效应显著,农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但对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大,结构效应的后续潜力不足.最后提出了实现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措施.图2,表3,参11.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农业结构发展趋势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等维灰数递补的方法对2006~2020年山西省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纯收入及农业各部门的产值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系统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山西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及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农业产值、林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灰色优势分析,并据此提出山西省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建议。表3,参4。  相似文献   

17.
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探讨1980年以来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的演变态势及其驱动力。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但波动趋势明显,种植业和畜牧业的转换主导农业经济结构演变过程。省域间农业经济结构高度相似,并表现出趋异的态势。农业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水平变化是东北地区农业经济结构演变最为主要驱动力,而居民消费水平、农产品市场、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变化对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牧结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动力学是研究信息反馈系统动态行为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它用于研究与规划非线性复杂系统的动态行为和相应的长期战略决策有其独特的优点。禹城市既是粮食生产优势产区,同时也是畜牧业生产的优势产区,种植业子系统和养殖业子系统是禹城市农业生态系统两个最主要的子系统,种植业和养殖业协调发展是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模拟在资源、经济等因素影响下的禹城市农业生态系统发展动态,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子系统内部组分结构比例实施调控,经过反复运行试验,从中选出3种典型情景供决策者参考。图4,表1,参6。  相似文献   

19.
以农畜产品深加工增值为特征的农牧复合型生态工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牧结合规律是当前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种植业、养殖业及农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必然联系。农牧结合过程中以农畜产品深加工增值为特征的农牧加复合生态业工程发展较快,达到了牧结合的高级阶段。德惠市实行的以加工业为龙头的农牧加复合生态农业工程模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的协同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的重点是协同商务在农产品流通中的应用.首先,将农产品流通划分为生产服务层、流通服务层、消费服务层,提出了一个结构化的分析框架,并分析了现有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基于这个框架研究设计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新型农产品流通协同服务体系,并重点研究其中的信息共享、协同运作模式,以及协同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的新型农产品流通协同服务体系的应用,有利于提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提高流通的组织化程度,推动农产品流通的变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