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Wnt/Frizzled信号传导通路在肾癌细胞系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臧桐  庄立岩  张志文  辛殿旗  郭应禄 《科学通报》2000,45(10):1057-1061
对Wnt5A,Wnt5A受体Frizzled5(hFz5)及其信号传导系统下游成分-致癌性β-连环蛋白(β-catenin)在肾癌细胞系GRC-1中表达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并定量RT-PCR结果表明GRC-1细胞系中Wnt5A和hFz5的mRN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肾细胞系,这一发现被原位杂交结果证实,进上步的研究发现β-连环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肾小管细胞(P〈0.01)。应用持异性免疫细胞化学和SS  相似文献   

2.
PKCα反义RN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cyclinD1和CDK4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建利  王永潮 《科学通报》1999,44(7):739-742
PKC,cyclin和CDK基因直接参于调控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因此它们在细胞癌变中的作用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PKCa基因的表达,然后观察分析了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变化以及对cyclinD1和CDK4基因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用α1B-肾上腺素受体(α1B-AR)密度分别为(6336±913)和(773±164)fmol·mg-1的两株克隆HEK293细胞,分别用高表达和低表达α1B-AR表示,比较去甲肾上腺素(NE)持续作用下不同初始表达水平的α1B-AR发生密度改变的差别.结果显示: 10μmol·L-1NE持续作用48h可使高表达以α1B-AR的密度发生下调,却可使低表达α1B-AR的密度发生上调.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或Calphostin C可消除NE对高表达α1B-AR的下调作用,但对低表达α1B-AR的密度上调无影响.PKC激动剂PMA不仅可模拟NE对高表达α1B-AR的下调作用,而且使低表达α1B-AR的密度也发生下调.肌浆网/内质网钙泵抑制剂CPA和内钙螯合剂BAPTA-AM不影响NE对高表达α1B-AR的下调作用,但可部分抑制低表达α1B-AR的上调.以上结果提示,NE持续作用可对初始表达水平不同的α1B-AR密度产生不同方向的调节作用,作用机制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
P15INK4b/MTS2对人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行构建的稳定高表达P15INK4B的人肝癌细胞,研究了抑癌基因P15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首先将抑癌基因 P15的 cDNA构建到高效真核表达的质粒载体 pXJ41-neo中的 EcoRI/XhoI位点,构建成 P15真核表达质粒 pXJP15.通过脂质体法将 pXJP15质粒转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进一步用 G-418筛选,获得了稳定高表达P15的人肝癌细胞模型SHT及相应的表达空载体的对照细胞模型SVXJ.通过Northern,Western分子杂交分析,表明SHT细胞中P15基因表达和蛋白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证实成功地建立了P15高表达的人肝癌细胞模型,与对照组相比,P15高表达的SHT1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流式细胞光度术和MI值测定表明P15阻抑细胞由G1期向S期和由G2期向M期的转换.Western免疫印迹分析结果表明,癌基因c-myc,c-fos的蛋白水平表达下降可能是P15抑制细胞增殖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CⅡTA)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 Ⅱ TA基因cDNA 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 pcDNA-Ⅱ,基因转移 HLA 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 HeLa细胞.经 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 HLAⅠ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证明 CⅡ TA反义 RNA对 HLA Ⅱ类分子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开展低免疫原性的细胞移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VK3诱导的植物细胞凋亡及其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英丽  周军  戴尧仁  翟中和 《科学通报》1999,44(19):2075-2080
VK3可诱导烟草细胞的凋亡,表现为:染化体凝集,凋亡小体形成,DNA末端断裂、降解形成梯状电泳,此过程伴随特异核酸酶的激活,其活性依赖于Ca^2+,Mg^2+,可被Zn^2+和EDTA(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抑制。DNA降解可被DEVD(Ac-Asp-Glu-Val-Asp-aldehyde)抑制。核纤层蛋白降解为35ku片段,DEVD,PMSF(Phenylmet  相似文献   

7.
魏彦虎  陈景荣  王雪松  张宝文  曹怡 《科学通报》1998,43(22):2404-2410
利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研究9,10-二氰基蒽(DCA)/苄基紫精(BV)/二异丙基胺(DIPA)体系的光诱导电子转移反应。自由能变化,荧光猝灭以及ESR实验结果都支持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随后^1DCA与反应底物DIPA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生成活性中间体DCA^-和DIPA^+,当DCA^-反应中遇到BV时,传递一个电子给它形成BV^+,在整个反应过程中,DCA起了传递电子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维甲酸对人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国霞  李存玺  曾灵芳  王永潮 《科学通报》1998,43(21):2286-2290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电子显微镜的方法鉴定了原代培养的人腹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且研究全反式维甲酸对其增殖的影响,发现atRA使SMC的增殖速度变慢,经atRA处理的细胞中cyclinD1,CDK4的表达分别降低了39%和38%,c-myc基因的表达的平降低了43.6%,而平滑肌牧场划的a-actin的表达不受影响。说明atRA可能通过降低细胞中c-myc,CDK4,cyclinD1的基因表达水平而抑制SM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人正常肺细胞与肺癌细胞Cadherin/Catenins/Actin蛋白质表达水平和定位的特点。结果显示正常肺细胞的N-Cadherin和Catenins(α,β)有高表达,分布在细胞膜的AJ连接及其膜内面粘着斑与胞质内组装完好的Actin微丝应力纤维末端相连,表明膜AJ连接N-Cadherin/Catenins/Actin分子复合体存在。  相似文献   

10.
异三聚体G蛋白在细胞外钙调素调控rbcS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毅  马力耕  张璐  孙大业 《科学通报》2000,45(20):2195-2200
以转基因烟草悬浮培养细胞为材料,对异三聚体G蛋白在胞外钙调素(CaM)促进rbcS基因表达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细菌毒素实验表明,G蛋白激活剂CTX可以促进转基因烟草rbcS基因表达,而其抑制剂PTX则抑制rbcS基因表达;同时证实CTX可以恢复被CaM抗血清抑制的rbcS基因表达,而PTX可以抑制外源CaM促进的rbcS基因表达,通过提纯包埋有GTPase活性测定荧光底物的正向型质膜囊  相似文献   

11.
桑建利 《科学通报》1999,44(10):1074-1078
p21^wafl是细胞周期调控中一种重要的负调节因子,它在抑制癌细胞生长方面的作用以及它的表达水平对G1期cyclin和cyclin依赖性激酶(CDK)表达的影响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通过将p21^wafl高表达的质粒转入乳腺癌细胞中,观察测定了p21^wafl表达水平提高后,细胞在生长速率和致瘤性方面的变化,同时分析了p21^wafl与cyclinD1,CDK4,cyclinE和CDK2在基因  相似文献   

12.
PF4的C-末端13肽和TSP1的429~459片段31肽通过Gly-Pro-Gly肽桥设计为融合蛋白TSF.采用pGEX-2T载体在 E.coliJM109中获得了 TSF蛋白的高效表达.采用 MTT方法、损伤细胞迁移实验。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和小鼠移植肿瘤抑制实验,测定了TSF及其相关物GST-TSF,PF4(58-70),TSP1(429~459)等对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的抑制效应.结果显示TSF特异抑制小牛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并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非常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运动迁移;显著抑制鸡胚绒毛尿囊膜的新生血管生成;上述抑制活性TSF>>GST-TSF>PF4(58~70)>TSP1(429~459).TSF显著抑制小鼠Lewis肺癌的生长,1.0μmol/kg·d的TSF对Lewis肺癌的抑瘤率达到68.75%.结果说明TSF的重组设计是成功的,TSF为一个人工重组的有效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的构建及表达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PCR技术从小麦和马铃薯中分别扩增并克隆了病原诱导性谷胱甘肽-S-转移酶基因GstAl和Gstl启动子片段,将它们分别与水稻肌动蛋白基因(Actl)核心启动子序列、5’端非翻译前导序列以及GUS基因融合构建出植物载体pWMIG-50和pPMIG-50,然后转化水稻,并对嵌合启动子的诱导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转基因水稻细胞中嵌合启动子可受稻瘟病病原物的诱导;(2)水稻Actl第一内含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MHCⅡ类基因转录活化因子对人类白细胞抗原Ⅱ类分子表达的影响,用RT-PCR方法从Raji细胞中克隆到CⅡTA基因cDNA5’端片段,构建成CⅡTA反义RNA真核表达载体pcDNA-Ⅱ,基因转移HLAⅡ类分子诱导型表达的HeLa细胞,IFN-γ诱导,发现稳定转染pcDNA-Ⅱ的细胞中HLA-DR,DP和DQ的表达均较转pcDNA3空载体的细胞有显著下降,而HLA I类分子的表达不受影响。实验  相似文献   

15.
RGD序列普遍存在于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并能为许多整合素蛋白所识别.利用 ELISA,SPR等技术,对表面固定的人工合成生物素-含 RGD环六肽[cyclo(-Arg-Gly-Asp-D-Phe-Lys-Gly-)]与人血小板整合素蛋白α_(Ⅱb)β_3的结合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含RGD环六肽与生物素基团之间的间臂长度在 1.48~2.2 nm时, RGD序列才能有效进入α_(Ⅱb)β_3以头部的反应中心并发生结合反应;反应的平衡解离常数为 1.1μmol/L.为在固体表面研究整合素蛋白介导的细胞吸附过程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16.
张晓峰  谷岩  冯志民  班立勤  丰美福 《科学通报》2000,45(24):2625-2631
研究了蛋白质酷氨酸磷酸化在hTNF-α诱导猪主动脉内皮细胞(PAEC)黏附分子E-选择素(E-selectin)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以及在增强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o)和自然杀伤细胞(PBNK)黏附中的作用,以选择性的蛋白质酷氨酸激酶(PTKs)抑制剂genistein预处理PAEC,剂量依赖性也抑制了hTNF-α增强的PAEC对PBMo和PBNK的黏附。这种抑制作用发生在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马铃薯中病原诱导GO基因的表达及其对晚疫病的抗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甄伟  陈溪  梁浩博  胡鸢雷  高音  林忠平 《科学通报》2000,45(10):1071-1075
利用PCR技术从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中扩增并克隆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简称GO)基因,并将马铃薯病原诱导型启动子(Prp1-1基因启动子)与其融合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CAMGO。经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Southern杂交显示葡萄糖氧化酶基因整合进马铃薯基因组。该基因的表达及所引起的H2O2的生成由淀粉-KI的显色反应得到证实。用马铃薯晚  相似文献   

18.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和抑制因子在生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以训 《科学通报》1999,44(3):242-252
综述了由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和抑制因子(PAI)所调控的局部定向纤蛋白水解在生殖作用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组织型(t)PA(tPA)和I型PAI(PAI-1)在卵巢不同细胞中的协同表达参与排卵和黄体(CL)萎缩调控过程,在早期黄体组织中尿激酶型(u)PA(uPA)和PAI-1活性明显增高,uPA和PAI-1的协同表达可能与黄体形成过程中组织重建和血管发生密切相关。实验证明,PA系统在精子发生和成熟  相似文献   

19.
王晓琦  刘煜  段恩奎  曾国庆  朱正美 《科学通报》1998,43(12):1292-1295
以单克隆抗体AH6[特异结合Le^Y寡糖,Fuc α1-2Galβ1-4(Fucα1-3)GlcNAc-]为工具,采用明胶酶谱法,研究细胞表面的Le^Y寡糖抗原与羊床期间小鼠胚泡和单层子宫上皮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s)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确定Le^Y寡糖抗原在着床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环节。结果显示,不论子宫上皮细胞表面还是胚胎滋养层细胞表面的  相似文献   

20.
胡彬 《科学通报》2000,45(12):1280-1284
RGD序列普遍存在于细胞外基质蛋白中,并能为许多整合素蛋白所识别。利用ELISA,SPR等技术,对表面固定的人工合成生物素-含RGD环六肽〔cyclo-(Arg-Gly-Asp-D-Phe-Lys-Gly-)〕与人血小板整合素蛋白αⅡbβ3的结合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含RGD环六肽与生物素基团之间的间臂长度在1.48 ̄2.2nm时,RGD序列才能有效进入αⅡbβ3头部的反应中心并发生结合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