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戴守愚 《科学通报》1985,30(7):559-559
AB,型稀土——过渡族金属间化合物是优良的磁性材料与氢海绵材料,人们对它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们已对金属间化合物LaFeyNi_(5-y)的磁性与氢海绵特性进行过报道,现本文报道它们的自旋玻璃体特性。  相似文献   

2.
李发伸 《科学通报》1991,36(11):819-819
一、引言 目前,高压应用于研究凝聚态材料的特性已成为探索材料中新的状态以及深入理解与高压有关的物理机制的强有力工具。高压Mssbauer谱学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超精细相互作用、磁有序、点阵动力学和某些类型的相变机理等加压下固体中原子的局域特性。我们所建立的高压装置其砧头材料为B_4C,最高压力可达8.0 GPa,可用于不同Mssbauer同位素如~(57)Fe,  相似文献   

3.
戴守愚 《科学通报》1984,29(10):595-595
LaFeNi_4是一种贮氢材料,Van Mal、三沢俊平等人进行过研究,我们曾用不同的活化工艺获得了较好的结果,并进行了Mssbauer效应的研究。关于稀土-过渡族金属AB_5型贮氢材料的Mssbauer效应研究,Rummel等人用(61)Ni源研究了多次氢化循环处理对LaNi_5的影响,其余的大部分工作是用稀土源作的。本文报道我们用~(57)Co源对LaFe_(0.9)Ni_(4.1)所作的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曾贻伟 《科学通报》1995,40(3):280-280
自1990年Coey等通过气相掺氮法制备了R_2Fe_(17)N_x化合物,使R_2Fe_(17)间化物磁性能得到很大改善,由此引起有关科学家的广泛兴趣,近年研究结果表明Sm_2Fe_(17)N_x具有优良的内禀磁性,但除Sm外,其余稀土元素构成的2:17型氮化物的易磁化方向却为易面;加之Sm又是价格昂贵的稀土元素,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为此人们进一步寻找既能降低成本,又具有较高的磁性能的途径.本文用X射线衍射,磁测量和M(?)ssbauer谱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金属间化物(Sm_(1-x)Pr_x)_2Fe_(17)及其氮化物的内禀磁性能及其微观机制,揭示了Pr替代Sm对上述氮化物磁性能和微观机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设计制备了优良的钽-182 Mossbauer源, 设计制造了新的在液氮温区进行钨-182 Mossbauer效应实验的装置, 采取有效的抑制本底的措施, 进行了液氮温区的钨-182透射Mossbauer实验.  相似文献   

6.
金属Ti离子注入,可以改善钢材表面的耐摩擦、耐磨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大注剂量(>1×10~(17)cm~(-2))将会产生明显的效果,而近来研制成功的金属蒸汽真空弧离子源(MEVVA源)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该源以脉冲方式工作,发出的离子束脉冲电流可高达1A,平均束流密度可高达mA/cm~2量级;如此强的束流注入,既可产生足够厚的处理深度,又可使衬  相似文献   

7.
王耘波 《科学通报》1994,39(21):1955-1955
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一共同特点是在结构上都有Cu-O层.大量研究表明:Cu-O平面对这类超导体的超导电性起关键作用.为了正确认识Cu-O面在超导电性中所起的作用并探索高T_c氧化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取代Cu晶位的元素掺杂效应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由于铁和铜在原子序数、电子结构和离子半径等方面比较接近,铁元素的掺入将取代这类  相似文献   

8.
张卫星 《科学通报》1992,37(4):309-309
稀土过渡族氧化物固溶体有着丰富的物理、化学性能,研究这类固溶体的超精细相互作用对于稀土的特性和应用开发有很大的意义。过去我们已合成了双稀土氧化物固溶体EuLnO_3(Ln为稀土元素),研究了Eu的价态并找到了Eu核处的电子密度、四极相互作用随单胞体积变化的规律性。为进一步研究钙钛矿ABO_3结构AB位进行置换调变后晶体场的变化,作为这一工作的继续,我们选用了A位的Eu和其它稀土的置换,以Eu作为穆斯堡尔探  相似文献   

9.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存在.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0.
用色差仪测量汝瓷釉面的特征光谱和主波长,确定了汝瓷釉色和主波长之间的关系;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汝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确定了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 )/Fe~(3 ))之间的定量关系;探讨了汝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1.
张延忠 《科学通报》1992,37(3):230-230
我们改进的新型铁基微晶合金Fe_(73.1)Cu_(1.2)Nb_(3.2)Si_(12.5)B_(10)具有相当优良的综合软磁性能,对这类微晶合金显微组织的X射线和透射电镜研究表明,退火态的晶化后的显微组织由α-FeSi固溶体和非晶态晶界相组成,α-FeSi固溶体具有超细晶粒尺寸。 本文报道用Mssbauer效应对Fe_(73.1)Cu_(1.2)Nb_(3.2)Si_(12.5)B_(10)的原始制备态和退火态显微组织的研究,为了比较,同时对Fe_(77.5)Si_(12.5)B_(10)合金的原始制备态和退火态也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龚昇 《科学通报》1983,28(20):1276-1276
有了定理1、2,可以由一些函数类的系数估计,直接导出有关函数的估计、例如由Jenkins的一条定理,可得  相似文献   

13.
龚昇 《科学通报》1984,29(3):129-129
§1.在文献[1]中,作者给出了在单位圆上的解析函数经Mbius变换后的明确的展开式,给出了高阶导数与高阶协变导数之间的明确关系式。并以此来扩充了Landau定理以及给出其他一些应用。对于多复变数的全纯函数,经Mbius变换后,它的展开式如何?在多复变数中,存在这样的域,它的解析自同构群只有单位元。即使对于一些域存在着不只是只有单位元的解析自同构群,要对其上的全纯函数经解析自同构群变换后进行展开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14.
龚昇 《科学通报》1986,31(21):1601-1601
在文献[1]中,证明了:在单复变数的单位圆丨Z丨<1中的解析函数f(Z)经Mbius变换后展开的通项的系数可以表为n阶协变导数,即  相似文献   

15.
邢光熹 《科学通报》1986,31(22):1739-1739
近年来,研究者们应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和其他光谱学方法研究了胡敏酸和富里酸中铁结合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铁的环境和氧化态。我们在经过纯化的胡敏酸中加入丰度为91.8%的~(57)Fe,制备了~(57)Fe-胡敏酸络合物。在不同pH条件下应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研究了Fe~(3+)、Fe~(2+)与胡敏酸结合的性质。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GaP为宽禁带间接型半导体,是制作绿色发光二极管的主要材料之一;但在生长GaP单晶过程中很难避免杂质Fe的存在,这就使得用GaP制成的发光器件的效率难以提高。显然研究Fe在GaP中的行为,进而了解其对以GaP为基础制成的发光器件发光效率影响的机制,无疑在应用上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Fe及其它过渡元素在半导体中行为的研究,无论从实验或理论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如Fe杂质在GaP中取代Ga晶位,处于由4个近邻P原子形成的正四面体中心,具有四方对称性旧,通过EPR(电子顺磁共振)谱和其它实验证实了Fe在GaP中的电荷态分别为3d~5,3d~7和3d~6。我们应用M(?)ssbauer谱和EPR谱方法,研究Fe注入GaP后,在GaP中的行为和相应的物理机制;观测了不同退火条件下注入样品表面杂质Fe超精细相互作用参数的变化,并与Fe扩散入GaP的情况相对比,取得一些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测量南宋官瓷釉中30种着色元素含量, 确定铁是主着色元素.用M(o)ssbauer谱确定了釉层中的铁是以结构铁的形式(Fe2+, Fe3+ )存在. 测定了各种颜色釉面的特征光谱的主波长与结构铁浓度(Fe2+/Fe3+)之间的定量关系. 揭示了南宋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18.
设计制备了优良的钽-182 M(o)ssbauer源, 设计制造了新的在液氮温区进行钨-182 M(o)ssbauer效应实验的装置, 采取有效的抑制本底的措施, 进行了液氮温区的钨-182透射M(o)ssbauer实验.  相似文献   

19.
黄国生 《科学通报》1988,33(23):1793-1793
金属间化合物的热容是重要的热物性。但其数据还很不完备,实际应用时常常需要进行估计。原则上,热容值可由统计热力学及光谱性质估计,但往往由于缺乏必要的数据而无法进行。对固体金属间化合物,本文提出一个新的热容估算方法。 将化合物的热容c_P分为二项:  相似文献   

20.
李健民 《科学通报》1981,26(12):718-718
一、引言斜方辉石虽有很多人进行过研究。Kuno、Hess、Ghose等确定了斜方辉石中晶胞大小、Mg~(2 )和Fe~(2 )的有序分布、各离子间键长和键角以及Fe~(2 )在氧六配位中M(1)和M(2)晶位中Fe~(2 )的含量:Bancroft、Burns和Howie根据Mssbauer谱测定结果确定Fe~(2 )富集于M(2)晶位。White和Koesser、Bancroft和Burns、Burns、Runciman、Sengupta和Makshall以及Goldman和Rossman等人先后在不同条件下得到了Fe~(2 )在斜方辉石中的晶场谱,并根据点群的对称性对这些谱线作了说明。他们的结果见表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