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群芳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本文认为,在当今的社会转型期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方面,使道德未能“合法化”而陷入危机;另一方面,使“有法不依”的现象不再个别。社会评价的相对合理性是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的根本原因;而法律与道德的差异性和法律自身的局限性是两者冲突的具体原因。只有通过法律与道德的互动耦合,在立法、执法、司法等各个环节上进行系统整合,才能保证人们行为的有序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论地理标志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其法律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淼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7)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地理标志是生产与竞争的纽带,引导着消费者购买的趋向,是一种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目前,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存在着冲突,但是在我国却没有一个完备的冲突解决机制。为协调地理标志冲突,发挥地理标志的价值,本文从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冲突的现状、成因及其法律协调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论地理标志与商标权的冲突及其法律协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淼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24(3):112-115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地理标志是生产与竞争的纽带,引导着消费者购买的趋向,是一种蕴含着巨大价值的无形资产.目前,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存在着冲突,但是在我国却没有一个完备的冲突解决机制.为协调地理标志冲突,发挥地理标志的价值,本文从地理标志与商标权冲突的现状、成因及其法律协调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呈现出日趋明显的国际关联性。出于维护本国市场秩序和经济利益的考虑,国家将其反垄断法适用于域外的跨国并购活动,引发了相互间管辖权的冲突。随着反垄断法域外适用趋势的不断扩大,跨国并购反垄断控制的法律冲突也变得更为普遍和复杂。基于消除法律冲突的共同需要,国家和国际社会从双边、区域和多边等不同层面展开了协调与合作。在目前的形势和条件下,通过各国自我约束和渐进统一的方式来缓解直至消除法律冲突,并最终实现跨国并购反垄断控制规则的统一,不失为一种务实且可行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内地与澳门民事管辖权的冲突是一国两制下因两地法律不同而产生的区际法律冲突。这种冲突可以通过单边、直接协商和区际协议三种途径加以协调,在协调的过程中应遵循意思自治、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一事不再理、最密切联系和专属管辖一致原则。 相似文献
7.
法律价值的冲突与时代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价值的冲突是指不同法律价值间存在的一种相互矛盾或相互排斥的状态。它主要体现在法律工具价值与法律目的价值的冲突,自由价值与秩序价值的冲突,效益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冲突等方面。造成上述冲突的原因是多元的,当今时代要求在对法律价值冲突予以调整时必须遵循特定原则,运用多种方式对冲突中的法律价值进行倾向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道德与法律有着天然的血缘联系,不论是从外在产生逻辑顺序,还是各自内在的内容,无疑法律产生于道德、发源于道德。我们研究法律的起源,探寻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目的是要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看待它们的地位和作用,让二者在当今社会最大限度的起作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不动产预告登记制度确立后,学界大多数参考德国、日本、瑞士、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规定,从明确预告登记的性质和效力、扩大预告登记的适用范围、明确预告登记的申请人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虽然为完善我国预告登记制度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但其大多停留在预告登记制度内部进行研究,并没有运用研究成果进一步协调登记制度与其他相关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协调我国登记制度与相关法律制度的冲突,既是为预告登记涉及的实证法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也可以从物权、债权、物权化的债权、优先权、诉权等权利协调的理论高度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论产业政策与竞争法的冲突与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政策与竞争法在具体成因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冲突的产生。但二者并非决然对立,不可调和。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对于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协调二者的关系是十分重要。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明确协调原则、协调主体、协调方式,坚持以竞争法为主体,产业政策围绕竞争法进行协调的路径,并须谨慎评价我国《反垄断法》在二者协调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由于各国确定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标准不同,因而在实践中存在国际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本从分析产生冲突的原因着手,提供了一些解决国际民事诉讼管辖权冲突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一直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却忽视了道德秩序的建立。面对社会现在的“道德危机”和“法律纸面化”问题,我们必须提高道德与法律的内化力-公民意识。采取灵活多样的有效形式,推进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哈特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他认为新分析实证法学之所以坚持自然法的最低限度,主要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社会属性成为人的首要属性,因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要还是分离的.并通过分析、比较、演绎的方法,阐述为什么坚持分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4.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4,(2)
哈特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理论集中体现在他的《法律的概念》一书中,他认为新分析实证法学之所以坚持自然法的最低限度,主要是由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的。但是由于社会的发展,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的社会属性成为人的首要属性,因此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主要还是分离的。并通过分析、比较、演绎的方法,阐述为什么坚持分离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高校教师在行为选择过程中表现出三种突出的道德冲突现象:行为取向上的义利冲突、行为表现上的角色冲突、行为动机上的心理冲突。其调适途径有:自我心理调适、价值取向调适、外在社会调适。 相似文献
16.
17.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破产也跨越了国界,出现了跨国破产。跨国破产中涉及广泛的法律冲突问题,正确地选择适用法律是合理公正地处理跨国破产案件,维护债权人整体利益的关键。本文就其中的跨国破产中破产财团的法律冲突与法律适用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19.
当今之世,法治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政治文明的尺度。然而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固有的消极因素,在某些方面阻碍我国法治的进程。用依法治国的标准去重新评价传统法律文化。对传统法律文化加以改造,古为今用,是实现法治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道德法律化是依据客观实际的需要,把一定的道德原则或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并最终实现法律化的道德由他律转向自律的过程。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是道德和法律的内在共性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应按照社会主义法治要求,推进我国道德法律化进程,实现人类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