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水体浮游动物的种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1992年6月和11月调查所得的样品,经鉴定有浮游动物26种。其中主要的种类有球型侧腕水母、拟细浅室水母和亨生莹虾等。  相似文献   

2.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蜘蛛群落初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广西英罗港红树林蜘蛛12科23属31种,并对其群落结构及生境和资源意义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九段沙附近水体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对吴淞口至九段沙下沙近海水域的水体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结果表明,此调查区域共有浮游植物70属135种.其中硅藻种类最多,共42属82种,占总种数的60.8%;绿藻门14属24种;其他藻类14属29种.浮游植物的数量分布表现为:从吴淞口至江亚南沙段较低,九段沙上沙、中沙段显著高于其他采样点,在九段沙下沙近海水域出现了急剧下降的趋势.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Cleve)是调查区域的优势种,其数量占浮游植物总数量的平均百分比达到了71.8%.作者还对该区域浮游植物数量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研究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沉积物和大型底栖动物中汞含量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英罗港潮沟沉积物汞平均含量大于林内;部分沉积物受到汞污染。在动物类别水平上,各滩的潮沟样地动物中的汞含量均值均大于相应林内样地动物。在所有动物水平上,潮沟动物汞平均含量高于林内。按动物食性划分,沉积物食性动物汞平均含量最高。按生活型划分,底内生活型动物汞平均含量最高。在生活型和食性的8种组合中,以沉积物为食、以底内型生活的种类平均汞含量最高。动物汞含量超标率为14.29%。  相似文献   

5.
根据 1997年 11月至 1999年 8月采样资料结果表明:漩门港的浮游植物共有 6门 59属 150种。其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更替和变动现象。年数量高峰形成于夏末秋初的 8月 (10~7个 /m~3),低谷出现在早春 2月 (10~4个 /m~3)。  相似文献   

6.
广西红树林上大型固着污损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野外定性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沿海红树林区有11种红树林上固着动物,它们分属3门4纲6属,其中藤壶、牡蛎和黑荞麦蛤为主要危害种类。开阔海岸红树林较封闭港湾红树林更易遭受固着动物危害。固着动物对红树植物的附着具有选择性,附着机率是桐花树 > 秋茄 > 红海榄 > 白骨壤。就红树群落而言,固着动物的种类由海缘到陆缘,由树的低层处到高层处而减少。最后,讨论了固着动物和一些生态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蚁科昆虫记述(膜翅目:蚁总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的蚁科昆虫17种,其中有1新种,即山口细长蚁Tetraponera shankouensis sp.nov.,1新地位暨国内新记录种,即Crematogaster vagula Wheeler status nov.and record 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蚁科昆虫记述(膜翅目:蚁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记述广西英罗港红树林区的蚁科昆虫17种,其中有1新种,即山口细长蚁Tetraponerashankouensissp.nov.,1新地位暨国内新记录种,即CrematogastervagulaWheelerstatusnov.andrecord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和广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宋超  巫冷蝉  李斌  周浩郎  梁文 《广西科学》2020,27(3):319-325
通过对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英罗港红树林湿地表层沉积物粒度和重金属Zn、Cu、Pb、Cd的分析,探讨重金属在红树林表层沉积物中的存在形态和分布规律。本文发现英罗港红树林林内表层沉积物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高于光滩,并且林内沉积物Zn、Cu、Pb、Cd含量均高于光滩。表层沉积物中粉砂和黏土所占比例与重金属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符合重金属的粒度效应。英罗港表层沉积物Zn、Cu、Pb、Cd平均含量低于国内其他主要红树林生长区域,表明该地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相对较小。英罗港红树林沉积物重金属主要存在形态为残渣态,表明该区域重金属元素生物有效性较小。红树林林内沉积物非残渣态可氧化态重金属所占比例较高,这与红树林沉积物富含有机质和硫化物有关。光滩沉积物可还原态所占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光滩沉积物的砂质较多,通气性好,呈现氧化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根据1997年11月至1999年8月要样资料结果表明,漩门港的浮游植物共存6门59属150种,其种类组成和细胞数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更替和变动现象,年数量高峰表成于夏末秋初的8月(10^7个/m^3),低谷出现在早春2月(10^4个/m^3).  相似文献   

11.
日本红树林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日本红树林主要分布于琉球群岛和九州本岛南部,有真红树植物种类8科11属11种,构成7种主要红树群落类型,其中冲绳岛以南诸岛以木榄群落为主,冲绳岛及其以北诸岛以秋茄群落为主.鹿儿岛县喜入町的秋茄林是北半球红树林自然分布的北限  相似文献   

12.
广西红树林湿地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生境条件、植物生态、动物生态、恢复与重建、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综述了广西红树林湿地近25年来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凋落叶自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生理类群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业已证明红树林凋落叶自然分解过程中,土壤微生物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与有机碳、氮矿质化密切相关的土壤微生物主要生理类群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 凋落叶模拟,样本采集、处理和测定方法如文献。现补充几点:  相似文献   

14.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ud crab Scylla serrata(Forskal)and mangroveswas described in this paper.Mangrove swamps are important reproductive places for mud crabs,where zoeae,megalopae,juveniles from 1st to 14th instar,adult crabs and ovigerous female crabswere found.Mangrove roots and the leaf litter are the shelters of the mud crab.The zoeae andmegalopae of mud crab can normally grow and develop on the plankton and debris that are well-supplied in mangrove swamps.There are a lot of Phascolesoma,Mollusca and Crustacea whichconstitute the delicious foods of the mud crab in mangrove swamps.The larger crabs have apreference for Ostrea,Balanus and Vignadula which usually amply adhere and endanger themangroves,so the mud crab is help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ngrove communties.Finallya pattern of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mud crab in mangrove swamps wa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15.
从福鼎市八尺门一直向东到沙埕港的一片滨海区域,有数十块滨海湿地生长红树林,为了揭示这些红树林能否形成泥炭沼泽,通过近年来在福鼎市铁锵、南派、关盘、八尺门、龙安等滨海区域进行地质钻探和通过分析该区域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特征,阐明古代潮坪环境成煤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湛江高桥红树林贝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02年和2005年2次调查的基础上,2006年7月对湛江高桥的红树区贝类资源在相同取样点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调查,调查的红树林区有高桥镇的东村、西村、长田、红坎4个点.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高桥红树林区贝类种类组成有3纲6亚纲11目26科43属60种.其中樱蛤科有9种;牡蛎科、帘蛤科各5种;蚶科、贻贝科、织纹螺科各4种;其余各科均在3种以下.通过与前两次的调查结果比较分析,高桥红树林区的贝类无论是从栖息密度还是从生物量上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因此,采取多方位的保护措施,以使红树林区生物多样性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18.
西大洋水库浮游植物及其对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大洋水库的浮游植物及其对水质的评价。共鉴定浮游植物211种,隶属7门、37科、72属。其中,绿藻门最多,15科、30属、92种;硅藻门次之,9科、21属、75种;金藻门最少,1科、1属、2种。细胞密度平均值为12.5×104L-1,水库中心最高,为20.6×104L-1,唐河水入库口最低,为6.7×104L-1。利用指示生物、细胞密度、Margalef多样性指数、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绿藻商等生物学方法评价其水质,结果相一致,水质较清洁。  相似文献   

19.
以浮游植物评价百花湖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利用百花湖1995-4 ~1996-6  1 个水文年浮游植物的监测结果,对百花湖的水质污染及富营养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百花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为绿—蓝藻型,细胞密度年平均47-62 ×106 个/L( 或个体数年平均22-55 ×106 个/L)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比1980 年增长23 倍。藻类综合指数为3-6 ~9-0 ,绿藻指数1-3 ~5-5 ,R.Marglef 多样性指数为0-91 ~2-06 ,Shannon -Weaver 多样性指数为0-587 ~1-221 ,均匀度指数为0-197 ~0-373 。各项藻类指标均指示百花湖已受到重污染,水体属富营养型湖泊。  相似文献   

20.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其种类的分类鉴定和定量分析是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显微镜下的人工鉴定和定量计数.为了适应海洋科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快速检测的需要,解决目前显微镜人工鉴定中存在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分类人员断层、耗时等问题,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各种浮游植物自动分析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藻细胞形态的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图像法,基于藻类色素组成的吸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基于藻细胞大小、色素组成、DNA等的流式细胞仪法,基于细胞基因系列的分子探针法等.本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发展动态、优缺点等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藻细胞形态的浮游植物显微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其综合了现代仪器自动分析和传统显微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浮游植物自动识别的一种理想和实用的方法,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