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宗教蛊惑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蛊惑即宗教的世俗化和世俗欲望的神圣化。新时期文学文本中的宗教蛊惑倾向是一种大众文化现象 ,因为它神合了大众文化的世俗化本质特征 ,骨子里充满了功利主义的考虑。宗教蛊惑在社会文本和文学文本中的发生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它是以往政治社会的意识形态观念减弱、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义价值观念勃兴、人的精神世界暂时“空场”、启蒙主义半途而废等共同作用的一个结果。宗教蛊惑与宗教观念意识不是一回事。对于人的精神提升来说 ,宗教蛊惑只能是帮倒忙 ,其合法性有待证明。  相似文献   

2.
新写实是大众文化的文学表现形式,它是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相伴生的一种文学运动。新写实文学实践具有自根自本的汉语文化背景,是由我们本土文化所哺育出来的,它的出现标示了一种本土化的大众文化话语的形成。新写实已经走向一种新的美学。新写实不对生活进行诗性追问,表现出与生活的原则同格,这表征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品位不高的文化,大众文化的缺点通过新写实文本被证明得千真万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当代文坛,新写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审美方式等方面无不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体现出独特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4.
广播电视不仅是传播大众文化的载体,也是参与、推动、构建大众文化的构造物。广播电视承担着大众文化需要的满足者引导大众文化健康发展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5.
新写实是大众文化的文学表现形式,它是与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相伴生的一种文学运动。新写实文学实践具有自根自本的汉语文化背景,是由我们本土文化所哺育出来的,它的出现标示了一种本土化的大众文化话语的形成。新写实已经走向一种新的美学。新写实不对生活进行诗性追问,表现出与生活的原则同格,这表征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品位不高的文化,大众文化的缺点通过新写实文本被证明得千真万确。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新写实主义文学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大众文化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在当代文坛,新写实主义文学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法、审美方式等方面无不受到大众文化的影响,体现出独特的文学特质。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与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化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是最基本的文化要素。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文化建设中,必须努力处理好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使每一种文化形态都肩负起自己的时代责任,以达成实现中国现代化文化建设这一共同的价值理想。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也在当代中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兴起和发展在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引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不断提高大众文化产品的自身品质,才能保证其进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蓬勃发展,成为时代文化的主流。大众文化的勃兴对文学的影响是相当广泛的,涉及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体裁领域,其中又以小说、诗歌、散文领域最为明显。本文探讨了社会文化转型与作家身份认同,大众文化对各种文学体裁创作的影响。文学媒介的转向等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足球运动的大众文化品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现代意义上的足球运动以其独特的大众文化品性,在逐渐形成为“商品”的同时,也具有特殊的文化功能,在中国的当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商品足球”的消费,社会大众拥有了一个可以展现自我的平台,从而可以能动地面对足球所揭示出来的种种复杂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1.
胡士杰 《创新科技》2016,(11):75-77
本文对大数据的产生背景及大数据给广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机遇进行阐述,并对大数据、云计算给广电新媒体技术带来挑战进行论述。希望从技术发展、广电新媒体产业链及如何加强优化广电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广电资源进行拓展,揭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技术、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的竞争,而是生态系统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刘文学 《科技信息》2010,(15):419-420
广播电视网络的发展与思考是以山东广播电影电视局即将成立的广播电视信息网络传输股份有限公司为对象,作为栖霞广播电影电视局的一名普通的有线电视传输一线的工作人员,根据我局的实际情况结合我的工作中实践,我主要从成立网络公司的重要性、阻碍电视业发展的原因、如何发展壮大广播电视网络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20世纪,随着城市化进程、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特别是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文化赢得了自身的独立与自主,成为当代社会政治、经济之外的第三种重要力量;其次,文化改变了其固有的角色,它演变成为一种商品,并逐渐发展为经济领域的一支有生力量,形成了生机勃勃、潜力无限的文化产业。正是由于大众文化的极度扩张与科技文化的发展,人类才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一新的历史时代,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的地位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4.
气象文化长期以来被生态批评家所忽视,当代气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大众传媒的作用。气象播报形式的变迁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大众传媒中的气象文化还表现在好莱坞电影的灾难片类型和生态公益广告中,前者通过灾难叙事对资本主义数百年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对普通民众敲响了警钟,将生态危机意识推广开来。生态公益广告则以融入生活的方式,将生活中小的方面向环保的理念靠齐,一点一滴地改变市民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视的产业特性在于服务,其主功能是公益性的,其多功能可以经营营利;广播电视的宣传改革在于观念更新,要将市场经济的活性因子作用到宣传工作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广播电视的事业发展在于经营,通过开发资源,拓展领域,优化机制,改善服务,向管理要效益,在经营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众传播对弱势群体问题的关注体现出大众传播的内容对社会心理的影响和互动,大众传播媒介应利用这种影响力,协助政府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我国社会平稳健康地度过转型期。  相似文献   

17.
18.
大众媒介在审美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显示了重要的作用。从古代到现在,审美文化媒介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先后出现以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为核心的阶段。审美文化的创新,应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立足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现实.敢于突破陈旧观念和思想障碍.在探索中实现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概述数字电视用户管理系统(SM S)的基础上,分析SM S的发展过程及其在数字电视业务中的应用功能,并展望SM S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