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寻常词语艺术化”是张弓先生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一书中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有一定的理论价值的。虽然限于当时修辞的发展水平,这一课题在提出之初有其缺陷性,但是瑕不掩瑜,“寻常词语艺术化”这一理论终究在汉语修辞发展史上发出璀璨耀眼的光芒,指引后来者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2.
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修辞学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全文共三部分:一、修辞和修辞学,修辞史和修辞学史;二、修辞学的学科性质和修辞学史的研究;三、中国修辞学史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3.
两大分野源流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两大分野的修辞体系以来,学术界展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消极修辞的有无。其实人类的语言诞生之日修辞也同时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修辞现念也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这种观念的源头做一个梳理,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自从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两大分野的修辞体系以来,学术界展开长期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消极修辞的有无。其实人类的语言诞生之日修辞也同时产生,消极和积极的修辞观念也由来已久。本文拟从这种观念的源头做一个梳理,揭示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辞格,又叫修辞格、修辞方式等,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是人们在运用语言的长期实践中产生并总结出来的,有助于语言的艺术化,可以看作是带凝固色彩的语言表达规律。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例举出来的辞格有譬喻、借代、双关、比拟、排比、反复等三十八种。若干年来,大、中学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的、修辞学者研究的辞格,基本上不超出这三十八种。谭永祥同志的《修辞新格》,是华东修辞学会出版的《修辞学从书》中的一本。在书中,作者积多年研究之材料、归纳、揭示出闪避、别解等十五种修辞新格。现在,全国唯一的修辞学杂志《修辞…  相似文献   

6.
《郑文贞修辞文集》是著名修辞学家、厦门大学郑文贞教授在我国修辞学领域拼搏40多年的成果结晶。本书突出显示了作者在以下领域的探索成就,于修辞学界独树一帜:(一)率先揭示了修辞格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二)率先对“段落修辞”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三)有关篇章修辞的论述特色鲜明,系列性强,颇具说服力。文贞先生的研究经验值得总结,它对我国21世纪修辞学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现代修辞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修辞观念和体系建构和历史,在世界之交的学术转型期,回顾修辞学的发展,并对王希杰先生的新著《修辞学通论》作出科学评价,是修辞学发展和进一步繁荣的需要,本文简述了现代修辞学观念和修辞学体系的源流及发展演变,提出“回归与超越”是现代修辞学跨世纪的选择,并在这个背景下,论述了《修辞学通论》体系的科学和多学科价值。  相似文献   

8.
《语法修辞讲话》和《汉语修辞学》是修辞学史上继陈望道《修辞学发凡》后出现的两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虽均为修辞类著作,但两书的理论体系和论述方法却大相径庭,修辞理念大不相同,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修辞观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区别于泛修辞观下的修辞学,我们将立足于语言运用的修辞学称之为核心修辞学。核心修辞学是在传统修辞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修辞学。它既研究修辞文本,也研究修辞行为;既研究语篇修辞,也研究会话修辞;既研究书面语修辞,也研究口语修辞;既研究有痕迹修辞,也研究无痕迹修辞;既研究积极修辞,也研究消极修辞。  相似文献   

10.
消极修辞是否修辞学的研究对象,这是修辞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消极修辞与语法、逻辑的联系与区别以及消极修辞在修辞学研究中的地位两个方面,论证了消极修辞的客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的修辞学家,其修辞学论文是中国修辞学的宝贵史料。但现行的几部中国修辞学史和《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均未提及康有为的修辞论,也许这是一个疏忽或遗漏。  相似文献   

12.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极为重视的基本理论问题.王德春先生的论著<现代修辞学>革新了传统修辞学的写作模式,"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从语言和言语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修辞的性质和作用",并将重点放在以言语环境为基础,探寻话语整体和言语规律,从言语修养诸多方面将修辞研究提升到建构修辞理论的高度.<现代修辞学>是国内以现代语言学理论为基础的修辞学研究的开山之作,是为建立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艰苦努力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3.
吴礼权先生的《中国现代修辞学通论》以它鲜明的个性和特色标志着中国修辞学史研究的新进展。本书突出的特色有两个一是言简而理周,以20几万字的篇幅创构了一个系统性强而又逻辑严密的体系,简明又周全;二是旨明文赡,持论客观、公允,并富有创见。对中国观代修辞学研究状况作了简要而又恰切的评述。  相似文献   

14.
《鬼谷子》是先秦时期的鬼谷子或苏秦所作。它涵盖了本世纪未修辞学研究的诸多方面,因而是一部蕴涵丰富修辞理论的著作,也是我国古代三大修辞学著作之一。《鬼谷子》与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比较,有惊人的巧合之处两书产生于同时代,同为说服术,同样有大量的心理分析,同属口语修辞范畴。  相似文献   

15.
通过《修辞学发凡》中关于境界、积极修辞的修辞类型的描述,对比出藏语歌谣、谚语中常关注的修辞现象及民族文化特点,从而对藏语歌谣、谚语中常用修辞的独特魅力有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6.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一本成功的开拓性新著——读陈汝东《认知修辞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修辞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陈汝东博士的新著《认知修辞学》,认为该书展示了新的修辞观,建立了新的理论体系,揭示了新的修辞规律,是一本成功的、开拓性的学术专著。她的问世预示了中国修辞学研究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同时也为西方传统修辞学理论的复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相似文献   

18.
反思了以《修辞学发凡》为范式的现行汉语修辞学思想,认为现有的对修辞的原则、修辞的 本质、修辞的目的及学科的任务等的认识存在着不足,不适合于用来解释动态言语交际活动 中的话语行事行为,提出汉语修辞学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理论界说,全面加强自身的科学化 建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汉语修辞学在修辞的定义、修辞现象的划分、确定修辞话语的标准等几个问题上已经有着许多合理的认识。但由于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各种汉语修辞学著作在这些问题的表述上总是给人一种混乱的感觉。理清其中原委,有利于我们正确学习和研究汉语修辞学。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被视为西方古典修辞学理论的创始人,他编写的论著《修辞学》被认为是西方古典修辞学的理论核心。剖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思想,可以较为系统地归纳总结出西方古典修辞理论体系,理顺西方古典修辞理论的脉络,这将有利于加深对古典修辞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