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利弊的前提下,提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遵循的原则。认为当前我国农村仍应以维持现有的土地制度为主,各种经营模式尝试应只针对农户不愿耕种之土地。当前的重点应是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各种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鲜俐玲 《科技资讯》2009,(13):240-240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也日益暴露出许多弊端。如土地产权主体模糊不清,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不规范,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等。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归属清晰的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新机制,完善农村土地管理法律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3.
陈代俊  胡琼 《遵义科技》1999,27(2):22-24
土地制度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制度,它的改革和发展必然会涉及到社会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同样社会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改革也会相应要求土地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内容的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农民经营管理土地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改革之初,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一定程度上确定了农民经营土地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活了长期被禁固的农业生产要素---土地与劳动力的高效重组,成功地推动了一段时期内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村各种土地制度改革模式的分析,认为土地股份合作制创新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形成了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促进了土地流转和土地规模经营,是目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较好模式。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改变了中国农村面貌,带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本文在回顾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带来的极大成就之后,指出现存农村土地制度的种种缺陷,进而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农村土地制度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在农村土地产权和使用权流转方面还存在着制度性的缺位,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探索。目前,我国农民还占全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农村的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实现的关键所在,而农村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的核心和重要基础,这一制度安排和实施的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作为重要经  相似文献   

7.
回顾中国农村20年的制度变迁及改革创造的巨大绩效,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乡镇企业和村民自治为主线,可以寻见其改革的存在路径,即:扩大农民自主权。从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理论角度看,“扩大自主权”这一基是化的经验经由系统的作用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组织创新,有助于组织群体的系统转换,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以路径效应--政府与农民的互动(自下而上的自发创造与自上而下的自觉选择的互动发展)--拓展积聚了由农民个体自  相似文献   

8.
公云龙  贾佳  陈砚国 《科技资讯》2008,(30):232-233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不断完善,现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已不适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重庆市麒麟村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虽然本身还有一定的缺陷,但是开创了一种改革模式,社会各界应当给予支持,使其逐步规范。而土地股份制作为一种先进的合作经济,是今后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规模经营,我国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许多改革与尝试,主要有两田制、股份制、四荒拍卖以及土地使用权流转等,但这些改革又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本文通过对改革模式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改革应注意的几个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提出了具体建议,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随现实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1.
倪红 《科技信息》2007,(10):226-226
我国土地制度的调整,无论什么时期,都会对整个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土地制度究竟是阻碍还是推动农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它是否适应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这一产业的特点。因此,创新探究现有土地制度就显得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阐述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并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及局限性,提出了具体建议,促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必须随现实生产力及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及时调整。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从根本上影响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制约着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方式,关系到城乡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中一些从未涉足的盲点、一时无法解决的难点和改革中的亮点.  相似文献   

14.
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行为哲学、逻辑预设和纠错机制等方面都有着根本区别。计划经济的理论构想堪称完美,但其在制度设计上有不能克服的基因缺陷。除了技术上的可行性存在争议之外,实行计划经济的政治风险更加令人担忧。计划经济必然高度中央集权,这使它具有不可逆性,很容易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改革怪圈。中国新一轮的简政放权要想彻底摆脱这一怪圈就必须告别计划、拥抱市场,真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丽霞 《科技资讯》2012,(18):238-238
我国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会产生大规模的用地需求,因土地问题引发的矛盾也日益凸显。本文介绍了我国城镇化面临的土地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土地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之后,越来越显示出土地制度改革滞后的瓶颈效应。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确保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对此需在宪法中有明确规定;二是要保护农民对承包地进行交换的权利;三是要允许农民对土地财产权利的自由安排。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我国的一种十分宝贵的稀缺资源,是农民生存之源,衣食之体,“三农”问题的核心廉洁是土地问题,改革开放前后的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土地制度能够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而低效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会阻碍农村经济增长,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社会和国家的安全,因此,探讨农地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进行,在带来了经济的发展的同时很多由改革引发的社会问题的也正加剧,特别是农民与城镇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不断拉大,以至于城乡二元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耕地的流失,粮食的减产,使我国粮食问题越来越严峻。为了解决这些由改革引发的问题,我国应当制定出更良好的农村土地制度,为我国的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保驾护航。文章也将就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分析城镇化率存在的"虚高"现象及其原因,提出我国在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时,必须同步推进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本文提出要从夯实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筹的土地市场、显化和实现农村建设用地资产价值、深化征收制度改革、制定土地差别化政策、建立准入制度等6个方面进行农村土地制度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20.
中央关于“土地承包期30年”的政策,是加快农村经济改革,长期稳定农村下策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建设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节点上。文中就如何建立适应市场需要的农地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