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词为伴随歌乐宴饮衍生出的文学样式,直至北宋仍被视为游戏之笔。其间虽经过形式与内容上的变革与开拓,但是这种变革与开拓总是渐进式的。苏轼的谐谑词就是这样一个突出的范例,它们虽然没有彻底摆脱以往谐谑词俗狎的特点,但是其中所体现的苏轼对谐谑词的开拓,尤其是主旨与功能的拔高却是不容忽视的。它们表现了苏轼对独立人格的追求与自我的超越,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吕斌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10,(Z1):142-147
苏轼一生坎坷,仕途起落很大。顺利时官至三品,月俸百缗;落魄时流离迁徙,居无定所。经济状况的变化,使苏轼的思想和创作也发生了一定变化,这在他的诗、文中有明显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惠儋时期的苏轼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祐八年,宣仁太后崩,哲宗亲政。绍圣元年,御史虞策、殿中侍读史来之郡共言苏轼任翰林日行吕惠卿制词、讥讪先帝。诏苏轼落端明殿学土兼翰林侍读学士,罢定州任,为承议郎责知英州事。六月,来之郡等言苏轼诋斥先朝、责授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开始了他一生最后的谪居生活。 暮年远谪,人所不堪。“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秋风片帆急,暮霭一片孤。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虚。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山水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成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苏轼此时虽有“许国之心”,但前途无望、归宿渺茫,一股浓厚的思乡之情随即产生。失意时渴望回到故里,这几乎成了苏轼的一种心理定势,好象只有故里才能慰藉他那悲伤凄冷的心。“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附我项,结友爱长生。”查注:赵汸《东山集》跋此诗墨迹云:“公晚播迁岭海,遂欲学阴长生超然遐举,盖已信死生祸福,非人所为矣。以垂老之年,常转徙流离之际,而浩然无豪发顾虑,非此事数定于中,殆未易能也。”过大庚岭时,苏轼头顶蓝天,清风拂面,他站在山顶俯视下面,好象俯视人类和自己,死生祸福,非人所为,又有何悲伤呢? 相似文献
4.
苏轼《蝶恋花》词约创作于绍圣二年(1095)秋谪贬惠州期间,词中以“香草美人”寄寓了词人贬惠后的感怀与识见,含激愤于恢谐之中,寄妙理于旷达之外,集情趣,谐趣,理趣于一炉,谐中寓庄,似婉实豪,刚柔相济。 相似文献
5.
6.
7.
顾易生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1,14(2):12-17
苏轼是北宋时期最大的文学家。苏诗闪耀着某种民主自由精神的光芒,表现出鲜明的主体意识,也发展了诗歌的艺术手法。其思想站在“时代前沿”,其诗歌中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8.
9.
10.
11.
12.
WANG Wen-jie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5)
苏轼的山水诗文蕴涵的自然审美观可概括为:凡物皆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将生命融入山水,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寓意于物而不留意于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形似和神似的认识,历来众说纷纭。其实对形似和神似不同观点的重新审视和回顾,就敞开了一条通向诗学真理的通道。大艺术家苏轼的神似之思,即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其神似之思的爬梳乃至于归结,意味着顺着苏轼的神似之思,正在走向诗学真理的逐渐澄清之路 相似文献
14.
谭玉良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
本文选取苏轼流传千古的遗闻轶事 ,从幽默的角度重新观照苏轼的人生形象和内在精神。文章着重归纳分析了苏轼幽默的类型、特征及其抗争厄运和苦难的生存艺术 ,从而展现了苏轼幽默的智慧光彩和乐观精神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治学体现了通透的特点。通,通贯,苏轼追求理解的整体贯通;透,透彻,苏轼强调对于对象的透彻了解。在治学气魄上,苏轼善于整体把握;在读书研究上,苏轼注重逐面贯通;在治学精神上,苏轼善于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杨柱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31(2):9-14
基于事功之学的立场,叶适揭明讲学大旨,以为儒家道统由尧舜发其端,至孔子而完备,其意蕴是人事与,天行相合,体现在现实政治上则是道德义理与治教名物相统一。以此为据,叶适提出道无所谓三代与汉唐之分,而是贯穿于历史的全部过程。叶适关于道的具体看法及对于道学的批评,也都与其讲学大旨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18.
对留学生在近代中国兴学运动中的作用,胡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从留学教育与国内教育、文化建设相结合的角度,阐述留学教育一定要以“为己国造新文明”为目的,“留学当以不留学为目的”,由此提出了“慎选留学”和“增设大学”的建议.胡适的观点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盛萍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2):33-35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译者主体性是文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胡适是中国白话译诗的第一人。胡适的翻译思想,诗歌翻译实践中的主题选择、音节突破和语言革新等几方面都有体现其译者主体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