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东巴舞作为纳西族一种体育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纳西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与文化标志。笔者采用文献资料、田野考察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提出优秀文化的发展是带动文化传承的良好动力,能够改变部分文化向衰退或消亡边缘发展的趋向。同时探析纳西族东巴舞的发展与传承的意义,研究有利于东巴舞发展传承的方式,旨在为相应的传统体育文化发展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廖智 《科技信息》2011,(33):200-201
东巴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反映了纳西族特有的符号特征和审美观念。在分析东巴象形文字象形、原始古朴、动态和场景描绘等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东巴象形文字在日用陶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主要包括造型应用与装饰应用。使日用陶瓷设计充满民族文化底蕴,同时也将纳西文化以另一种方式传承。  相似文献   

3.
巴渝舞作为川东北地区重要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代表了巴人后裔的骁勇与刚毅,展现了浓郁而深厚的巴文化内涵,成为巴人、巴文化重要的积聚体。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基于巴渝舞的原生土壤——巴人和巴文化,从三个重要视角再现巴渝舞的发展,针对当代巴渝舞发展困境进行探索,简析巴渝舞文化传承的思路,以促进巴渝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纳西象形文字与仪式象征符号体系关系至密,给我们澄清仪式象征意义的本源提供了重要线索;反过来,象征符号的意义一旦被澄清,相关的文字符号即可获得触类旁通的理解。从东巴教的各种祭祀仪式的场面布置、过程及东巴文字的书写来看,“魂灵”是东巴文化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人、鬼、神是魂灵存在于不同时空的不同形式。  相似文献   

5.
基于当前“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缺失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分析法,并从文化生态学视阈,对“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嬗变与传承进行研究,基于形成时期、农耕时期、建国初期、发展时期、分化时期的“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嬗变,对“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的嬗变进行归因分析和建议,以此促进“藏彝走廊”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符号传承。  相似文献   

6.
东巴神话数量多、内容丰富,展示出绚丽多彩的纳西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纳西神话的传承需要现代方式的传播载体,研究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对于动漫与纳西族东巴神话元素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播,对东巴神话进行阐述,在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基础研究上提出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传承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舞论》是现存最早的梵语戏剧学论著,对古印度梵剧的戏剧原理、剧作法以及舞台表演实践都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由《舞论》中的戏剧理论和舞台表演实践可以看出:《舞论》既与东方文化体系保持着紧密的审美契合,又有着与众不同的理论体系和表演模式;同时,《舞论》在时空概念、表演的结构与框架、角色的类型化方面,对印度传统表演艺术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瞿美子 《科技资讯》2008,(31):233-233
“三道弯”是傣族舞蹈富有雕塑美的典型的基本特征,也是傣族舞蹈的基本体态。第一道弯从立起的脚掌及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从跨部到倾斜的上身,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想把傣族舞从原生态搬上舞台,还需要一系列的修改和改善,在不改变原始基本动律的基础上使之在舞台上显得更加的优美和流畅。渐渐的傣族舞被列为高校专业舞蹈教程中的一个必修的舞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舞蹈文化也在与世聚进,只有在熟悉常规固有的一些东西后,才能慢慢加入别的元素而不改变原来风味,通过舞蹈作品来展现其中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面对现代文明与多元文化的猛烈冲击,东巴祭祀古歌及其文化生态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变迁,面临严峻的挑战,对其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本文以纳西族东巴文化为背景,从东巴祭祀古歌的巨大变迁,来探讨全球化语境下对东巴祭祀古歌的保护与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何帅森 《南昌高专学报》2010,25(3):65-66,76
艺术设计是艺术与科学的交叉与综合,图形符号是设计文化有效展现的直接载体。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看似是有形文化,但更多的却体现在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旨在通过探索具有中国文化意味的设计符号形式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为艺术设计提供具体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