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分别研究了以水和机油作为淬火介质的42CrMo钢和双相耐磨钢淬火+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和性能.确定了双相耐磨钢和42CrMo钢的最佳热处理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双相耐磨钢经水淬和油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均为板条马氏体+针状贝氏体+碳化物;42CrMo钢经水淬和油淬回火后的显微组织分别为回火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回火马氏体+铁素体+贝氏体.经过480h的低应力磨料磨损实验发现,水淬+280℃回火处理的42CrMo钢耐磨性能最好,其相对耐磨性可达高锰钢的1.558倍.  相似文献   

2.
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对42CrMo4合金钢风电主轴热处理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对热处理过程中温度场、应力场、相场及硬度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水淬过程会产生较大应力,最大应力为354 MPa,回火能够降低由水淬产生的应力,对应的最大应力降低到119MPa;主轴水淬后获得马氏体量占比约为10%,最高硬度达到50.9 HRC,其硬度的增加和马氏体含量成正比;经过高温回火,马氏体可以转变为回火索氏体,硬度降为30 HRC;主轴经热处理后最终的组织为珠光体+贝氏体+回火索氏体+铁素体,硬度范围为26.8~30 HRC,证明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技术预测大型锻件热处理结果,为制定热处理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铝合金表面硬质涂层质量,对7A04铝合金固溶处理后两种不同时效工艺进行对比,确定了适合磁控溅射方法制备硬质膜的热处理工艺。在确定镀膜时间后,通过对溅射功率的改变,探索出最适合镀膜的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固溶时间相同时,采用分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比采用任何单级时效的热处理工艺都要适合限制镀膜时间和温度的磁控溅射方法。得到力学性能良好的硬质膜最佳镀膜工艺为:470℃×60min水淬+120℃×3h功率210W×5h。  相似文献   

4.
微机自动控制系统在燃烧热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将WR多控型热量计电脑系统用于手工操作的燃烧热测定实验中,改进了实验方法,得到了准确的实结果.该系统具有操作简便、响应快、点火易成功等特点.实现了燃烧热测定实验的自动测控.  相似文献   

5.
真空气淬是提高环模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的重要热处理工艺手段。为了能有效地降低环模的热处理变形量,还必须配以合适的工装。通过分析H3636气淬真空炉的加热冷却特点,设计制作了三种工装,分别应用于不同尺寸、不同数量环模的真空气淬。  相似文献   

6.
淬透性和淬硬性是选钢和制定热处理工艺的重要参考因素.本文通过改变材料的成分,改变冷却速度等试验来探讨影响淬透性和淬硬性的因素,得到提高淬透性的方法是:改变成分使C曲线右移和提高冷却速度;提高淬硬性的方法是:提高含碳量及加入合金元素.  相似文献   

7.
淬火机械手     
热处理盐浴炉加热,具有加热速度快,工件表面不易氧化脱碳等优点,目前被广泛用于批量大、产量高,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量具刃具模具和机床零件的热处理加热。然而绝大多数工厂的热处理盐浴炉生产仍停留在用手工操作,劳动强度高、产量低。上海量具刃具厂高速钢热处理淬火工艺采用并排四个盐浴炉,二个预热,一个加热,一个分级冷却共四种不同温度。过去生产中全部由人工用勾子在高温下进行操作,不仅劳动强度高,而且生产远跟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35CrM0 钢大型叶轮的热处理工艺.根据35CIMo 钢叶轮的工作条件、失效形式和性能要求,分析了叶轮失效的主要原因,通过设计合理的热处理工艺,提高叶轮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860℃油淬、450℃回火和860℃油淬、200℃回火后,显微组织明显细化,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45钢热处理试样进行不同淬火介质和不同淬火加热温度的热处理,测试其硬度并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其金相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水淬后试样硬度值较高,淬火效果好;淬火加热保温时间10rain热处理后晶粒较小,淬火加热保温时间30min淬透性较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34SiMn2B钢和60Si2Cr钢获得复合组织(马氏体+少量下贝氏体)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125的60Si2Cr钢球锻后水淬至120~130℃,然后加热至300℃恒温3 h,获得了马氏体加少量下贝氏体的复合组织;而150的34SiMn2B钢球锻后水淬至200℃,然后加热至300℃,恒温3 h,未获得下贝氏体组织.后者是水淬时产生了大量的马氏体而使未转变的奥氏体发生机械稳定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