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福建等省区采集虎头、克疫、紫花白、同薯8号、克新1号、克新4号和克新6号、燕子以及米拉等不同栽培品种感染PSTVd的马铃薯样品中,制备PSTVd粗提取物,以加拿大PSTVd强毒株系(S-PSTVd)和弱毒株系(M-PSTVd)作对照,采用往返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PAGE)进行株系鉴定.结果表明,感染中国不同马铃薯品种PSTVd的电泳迁移率均与加拿大M-PSTVd的迁移率相同.初步表明侵染中国马铃薯的PSTVd主要是M-PSTVd.用PSTVd虎头分离物,采用针刺块茎幼芽和叶片摩擦接种方法,分别接种到无PSTVd的健康虎头和克皮上.检测结果表明,在初感染和续发感染植株中,PSTVd浓度分布有共同的规律,从顶部叶片、中部叶片到基部叶片中PSTVd浓度依次逐渐减少.PSTVd接种明显抑制了植株生长,并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由不同品种初感植株收获的块茎,均有很高的PSTVd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从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福建等省区采集虎头、克疫、紫花白、同薯8号、克新1号、克新4号和克新6号、燕子以及米拉等不同栽培品种感染PSTVd的马铃薯样品中,制备PSTVd粗提取物,以加拿大PSTVd强毒株系(S-PSTVd)和强毒株素(M-PSTVd)作对照,采用往返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PAGE)进行株系鉴定。结果表明,感染中国不同马铃薯品种PSTVd的电泳迁移率均与加拿大M-PSTVd  相似文献   

3.
使用非放射性标记digoxigenin标记的11-dUTP取代32P标记的dATP或dCTP进行核酸斑点杂交检测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结果表明,digoxigenin标记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捷,无放射性污染等优点.可检出含有PSTVd的马铃薯叶片汁液最大稀释度及含有PSTVd全序列的质粒DNA的最小量分别为1300和10pg.同时该探针也用于检测了不同马铃薯品种及TPS亲本中的PSTVd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其中一些品种及TPS亲本已不同程度的被PSTVd感染.  相似文献   

4.
用长臂光敏生物素标记含有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otatospindletuberviroid,PSTVd)双拷贝cDNA的重组质粒pST-B14,制备成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用核酸斑点杂交检测感染PSTVd的马铃薯叶片和块茎提取物均出现较强的阳性杂交信号,而健康马铃薯为阴性.试验结果表明:光敏生物素标记cDNA探针检测感染PSTVd的马铃薯叶片汁液最高稀释度为1128  相似文献   

5.
“低”温条件下培育斑节对虾幼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于正常培育水温8~10℃C的环境条件下培育斑节对虾(PenaeusmonodonFabricius)幼体,从无节幼体第3~4期(N_(3-4))至后期幼体第1~2期(P_(1-2)),最低培育温度22℃,大部分时间试验为“低”水温(22~24℃),两年试验均获成功。N_(3-4)至P_(1-2)经历时间分别为17d和16d,幼体存活率分别为58.1%和53.6%,培育的幼体比正常水温下培育的幼体具体壮、质好、整齐划一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从一个细胞所培养出来的Pectobacteriumphytophthorum某些菌落,并鉴定了不同毒力类型.在马铃薯块茎中细菌的无毒为类型是长期存在的.P.phytophorum潜育感染性的扩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菌株的毒力.感染黑胫病块茎在冬春天贮藏期间,按毒力性产生了分离.在马铃薯的抗性品种块茎中低毒力菌株潜育类型感染往往能导致很大危害性.在高湿度和低温(2~5℃)的条件中,非抗性品种块茎中弱毒为类型的积累过程进行得特别有效.在冬春贮藏期间,非感病品种块茎中的潜育类型感染性能导致病程有效的发展,特别是在高湿条件下,在抗性品种的块茎中,病程发展速度很慢.  相似文献   

7.
杂种石斛兰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用引进的泰国石斛兰熊猫1号(PANDANo.1)与熊猫2号(PANDANo.2)杂交,并将杂交种子经组织培养,获得无病毒试管苗结果表明:在附加6-BA0.1~1mg/L和NAA0.5~1.5mg/L的改良KC及改良MS培养基上,原球茎的发生率达90%以上,增殖8~10倍.生根壮苗培养阶段,以附加5%~10%马铃薯提取液和5%~10%香蕉汁(不加任何激素)的处理效果最佳.用冷开水代替蒸馏水,食用白糖代替试剂蔗糖,对杂交石斛兰试管苗的生长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将28只摘除卵巢后6~7周的山羊随机分为4组,按2×2因子实验设计进行处理,实验因子为:①肌肉注射孕酮(P_4):1~5天每天10mg;6~12天每天20mg.②肌肉注射雌二醇(E_2):第13天20ug;第14天40ug.对照处理则注射相应体积的玉米油,在第1~15天每天采1次颈静脉血样,用RIA法测定血浆P_4和E_2水平,结果表明,每天注射10和20mgP_4可使血浆P_4水平分别维持在3和5ng/ml左右,注射20和40μgE_2可分别产生30和50pg/ml的血浆E_2水平。用这种方法,简便而准确地模拟了山羊发情周期中血浆P_4和E_2水平的变化范型。  相似文献   

9.
考察碱土金属氟化物/三氧化二钆在甲烷氧化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发现在Gd_2O_3中添加碱土金属氟化物,C_2选择性和收率都有明显提高。当Gd_2O_3摩尔含量相同时,催化性能按Ca-Sr-Ba顺序递增,在80%BaF_2/Gd_2O_3催化剂上C_2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59.5%和18.7%.XRD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氟催化剂中出现了四方Gd_4O_3F_6新相,其结构与立方CaF_2,SrF_2和BaF_2相似.可能有利于物相之间的匹配及载流子传递.XPS测试发现,催化剂表面上存在着(或O ̄-)物种.与Gd_2O_3相比,在含氟的催化剂中,O_1s结合能较高,表明该吸附氧物种所带电荷较少,对提高C_2选择性有利。  相似文献   

10.
从马铃薯“紫花白”叶片中分离到一种短杆状病毒,病毒粒体直径为19±1.9nm,长度在180~220nm之间,OD260/280比值为1.23,病毒核酸为ssRNA,单一组分.用提纯的病毒免疫家兔,制备抗血清,微量沉淀法表明此病毒与PLRV,PVX,PVY,PVS,TMV均无血清学关系.病毒分离物可摩擦接种茄科,苋科、藜科植物,并在不同指示植物上引起不同的症状,但只在普通烟上产生系统感染.电镜观察和DAS-ELLSA检测证实此病毒可摩擦回接马铃薯“紫花白”,但不引起明显症状.病毒的稀释限点为10-4~10-5,体外存活期为6d,致死温度为80~85℃.与目前已报道的侵染马铃薯的各种杆状RNA病毒比较分析证明,此病毒是侵染马铃薯的一种新病毒,命名为马铃薯短杆状病毒(Potatorod-shapedVirus,PR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