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忻文娟 《科学通报》1985,30(2):142-142
我们曾用五种马来酰亚胺自旋标记物研究了中国地鼠肺正常细胞V_(79)和癌变细胞V_(79)-B_1膜巯基结合位置的性质。发现在两种细胞膜蛋白上的巯基结合位置都呈圆锥形。但V_(79)膜蛋白巯基结合位置比V_(79)-B_1窄小而且深,其深度约为10.85-15.33,而V_(79)-B_1约在10.85  相似文献   

2.
兔C反应蛋白与含模型受体的磷脂单层膜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才德 《科学通报》1995,40(20):1892-1892
正常情况下动物血清中只含微量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机体损伤、感染等许多因素都能刺激肝脏合成CRP,使血清中的CRP含量成千倍地增加,当病情趋于好转时CRP的含量迅速下降到正常水平.兔C反应蛋白(Rabbit C-reactive protein,CxRP)的分子量约为100ku,由5个相同的亚基组成.5个亚基在平面上排列成一个圆环,每个亚基中有一个结合磷酸胆碱(PC)基团的活性位点,PC结合位点位于C反应蛋白分子的同一面.CRP能够与细胞膜脂作用,与微生物细胞壁中的多糖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能激活补体系统、调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祁颂平 《科学通报》1989,34(7):547-547
胆固醇是维持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成分,不同细胞膜脂中所含胆固醇量仅限于在很窄的范围内保持动态平衡。冠心病患者的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高于健康人。血管内皮细胞胆固醇与磷脂的克分子比值(C/PL)升高,是使屏障功能紊乱,血管壁受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活血化瘀复方中丹参、川芎及赤芍为最常用的单味药。它们所含有的成分的作用可能与调节脂质双层膜的物理状态,改变膜蛋白的脂类环境,改善膜的功能和代谢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4.
赵保路 《科学通报》1984,29(1):48-48
我们曾用脂肪酸自旋标记化合物I(10,3)研究过抗癌药物硫杂脯氨酸(THIPRO),阿糖胞苷(CYTO)、放线菌素D(ACTI)和5-氟-2′-脱氧尿嘧啶(5-F-U)对中国地鼠肺正常细胞V_(79)和癌变细胞V_(79)-B_1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发现这几种药物都使细胞膜脂有序度变大,流动性变小,其中以硫杂脯氨酸对细胞膜表层作用最明显。为了弄清这几种抗癌药物对膜的作用机理,我们采用一种卵磷脂人工膜体系,用抗坏血酸(V_c)还原自旋标记动力学探讨了这几种抗癌药物对膜的通透性的影响,并且观察了加入白蛋白对上述影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何农高 《科学通报》1993,38(11):1046-1046
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是细胞内一种三肽巯基化合物,参与众多的细胞生理过程,如细胞对亲电化合物和过氧化物的解毒过程,酶活性调节,氨基酸转运和细胞周期的调节等.近年来还发现GSH能严重影响肿瘤细胞的放疗和化疗效果,GSH含量的增加也是多药抗性的原因之一.因此细胞内GSH含量的测定对于深入探讨GSH的细胞功能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细胞与你     
《科学之友》2005,(9):59-59
细胞内部一窥即使细胞是我们身体最小的部分,我们仍旧可以知道它们的许多活动方式。让我们看一看普通细胞的内部,看看它是由什么组成的。■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m(embran)e,它的作用就像大门,让营养成分等物质进来,让代谢废物出去。■每个细胞在细胞膜内都有细胞质c(ytopalsm),  相似文献   

7.
石墨烯纳米材料进入到环境后,可能通过一系列转化形成表面官能化衍生物.因此,研究表面修饰的石墨烯纳米材料对水生生物造成的毒性效应对于评价其生态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考察了石墨烯(u-G)、羧基化石墨烯(G-COOH)、氨基化石墨烯(G-NH_2)、羟基化石墨烯(G-OH)及巯基化石墨烯(G-SH)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体内活性氧物种(ROS)、抗氧化酶、抗氧化剂及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影响,评价了其诱导大型溞氧化应激的程度.结果表明:相同暴露条件下(24h,2mg/L),u-G,G-COOH和G-OH诱导大型溞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且u-G诱导产生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高于G-COOH和G-OH,表明u-G造成大型溞氧化损伤的程度高于G-COOH和G-OH.此外,这3种材料也导致大型溞体内ROS升高和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变化,其中u-G和G-OH还诱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在24h暴露期间内,G-SH在不影响大型溞体内ROS水平的情况下,诱导SOD和CAT活性降低,可能是由于G-SH破坏了这些抗氧化酶的结构.G-NH_2暴露没有影响大型溞体内的氧化应激标志物.综上,石墨烯及其表面官能化衍生物对大型溞造成氧化应激的能力:u-GG-COOH≈G-OHG-SHG-NH_2.  相似文献   

8.
陈念贻 《科学通报》1980,25(17):788-788
金属离子和生物分子的络合、螯合作用,以及这些作用对生命过程的影响,是无机生化这一新兴学科一个重大课题.金属离子的络合、螯合作用对于核酸、蛋白、细胞膜的许多重要生化过程都有参予.近年来,金属离子引起的公害病也使人们要求探讨金属离子在生物体内的行为.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曾用键参数图方法研究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我们还根据原子光  相似文献   

9.
刘丹 《自然杂志》1999,21(6):328-329,330
1998年10月12日在克罗林卡学院的诺贝奖颁奖大会上罗伯特·佛克高特(Robert F Furchgott)、路易斯·爱格那若(Louis J Ignarro)和佛瑞得·马瑞得(Ferid Murad)共同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以奖励他们关于“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起信号分子作用”的发现。一氧化氮(NO)是一种在机体中传递信息的气体。由一个细胞产生一种气体,穿透细胞膜调节另一细胞的功能,这一过程体现了生物系统内信号传递的一个全新概念。本文简述了这一全新概念的研究背景、作用机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氧化的碳化硅与铝镁合金之间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FE-SEM(filed emission-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EM(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和X射线衍射研究了高温氧化的SiC颗粒增强含镁铝合金基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过程。发现该界面反应首先形成纳米MgO,然后是否继续与铝液反应取决于Mg的含量以及纳米MgO层致密程度。在Mg含量不足以形成致密的纳米MgO层时,SiO2与MgO和铝液继续反应形成MgAl2O4晶体;当Mg的含量足以形成致密的纳米MgO层,则其能良好地保护内层SiC免受铝液的进一步侵蚀。表明MgO和MgAl2O4为高温热稳定界面反应产物。澄清了对于该界面反应过程的模糊认识和推测。这对于复合材料界面反应控制及界面设计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陆金鑫  马会民 《科学通报》2012,(16):1462-1471
巯基物质是生物体内主要的抗氧化剂,并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定量检测巯基物质在生化研究和相关疾病诊断方面意义突出.目前,利用高选择性、高灵敏度的光学探针开展巯基物质的检测研究已成为前沿课题之一.其中,荧光探针由于能够实现活体的原位、实时成像尤其受到关注.本文基于光学探针与巯基物质(主要包括谷胱甘肽、半胱氨酸和高半胱氨酸)的不同反应机理,就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新进展做了较系统的评述.所涉及的反应机理主要有:双键的麦克尔加成、苯环的亲核取代、金属的配位络合、巯基物质参与的氧化反应和成环反应、以及静电作用等.此外,还讨论了检测巯基物质的光学探针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卢大用 《科学通报》1994,39(10):950-950
唾液酸是由9个碳原子组成母体结构的氨基糖.近年发现唾液酸与细胞恶性程度有关,如恶性细胞的细胞膜唾液酸含量增加、唾液酸类型改变、唾液酸转移酶活性增加,唾液酸转移酶抑制剂能抑制肿瘤转移.本工作旨在用高压液相层析法探索肿瘤生长与唾液酸的关系和抗肿瘤药物对小鼠血清中唾液酸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大自然探索》2010,(8):6-6
根据韩国科学家的一项新研究,每周吃素5天能显著降低体内的抗生素和邻苯二甲酸盐等毒素的水平。在研究中,科学家让志愿者在一座佛教寺庙里待了5天,在此期间他们完全吃素。通过对比他们在这5天前后的尿样,科学家发现他们尿中的化合物含量到实验末期已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赵保路 《科学通报》1982,27(13):813-813
我们曾用四种脂肪酸自旋标记研究了中国地鼠肺正常细胞V_(79)和癌变细胞V_(19)-B_1膜不同深度的流动性。发现在靠近极性端的膜表层,癌变细胞膜流动性比正常细胞膜大,而在膜深层,情况正好相反。但温度对正常细胞和癌变细胞膜流动性有何影响?两种细胞膜的相行为如何?我们用两种典型的脂肪酸自旋标记Ⅰ(1,14)和Ⅳ(12,3)研究了这两种细胞膜表层和深层的序参数和旋转相关时间与温度的相关性。由T_c的Arrhenius做图找出了这两种细胞膜在表层和深层的相变点,计算了在不同相的活化能。为进一步弄清癌变细胞膜结构和动态性质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5.
Lipkin  R 《世界科学》1996,(4):15-16
控制生命的闸门──开关细胞膜RichardLipkin著.林志信译标志着生命边界的正是海绵状多孔层。这是一位看管闸门者,它控制着每个活细胞中分子的出入。完全关闭时,由蛋白质和脂肪酸组成的这种网膜(脂质双分子层)像是分子障。这就是细胞膜:它在细胞的内部...  相似文献   

16.
沃维汉 《科学通报》1987,32(20):1579-1579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流行广泛的克山病、大骨节病几乎都发生在低硒地区。我们于1983、1984及1986年对大骨节病生化考察中发现,大骨节病患儿红细胞膜异常。同时,我们以正常人红细胞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外加硒(Na_2SeO_3)对膜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加硒能够影响红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对老化的红细胞有明显保护作用、维持膜骨架蛋白主要组份——收缩蛋白(spectrin)与膜的结合 本文在此基础上,从另一个侧面深入研究了硒对spectrin与红细胞膜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科学家对视网膜中的细胞是如何将光转换成电信号的感到迷惑不解。现在英美的研究者可能已发现了这一称为光电转换的过程。在黑暗中视杆内外侧之间的电位稍有不同。包围视杆外段的部分细胞膜中的管道是开的,能使钠和钙离子流入细胞。同时,细胞膜中的分子泵从细  相似文献   

18.
李钧 《科学通报》1964,9(7):620-620
氯化N-[5′-(3′-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基]-吡啶嗡盐(Ⅰ)在吡啶中于室温通入硫化氢,或与用硫化氢饱和的硫氢化钠溶液反应,都得到了3-甲硫基-5-巯基-6-甲基-1,2,4-三嗪(Ⅱ),熔点178—179℃;于较高温度通入硫化氢进行反应,得3,5-二巯基-6-甲基-1,2,4-三嗪,熔点217—218℃。二者均可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与碘甲烷作用,得到3,5-二甲硫基-6-甲基-1,2,4-三嗪,熔点78—79℃。化合物(Ⅰ)在吡啶水溶液中与邻甲苯酚、苯酚、邻  相似文献   

19.
张红 《科学通报》1988,33(19):1508-1508
c-ras癌基因及其产物蛋白P21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c-ras-onc的激活一般有两种机制:(1)基因中第12位或第61位密码子发生点突变,使相应的编码蛋白P21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2)P21的过量表达。C-ras-onc家族的成员均编码分子量为21,000的蛋白质(P21),它们与细胞膜结合具有GTP结合及GTP酶的活性,它们还参与正常细胞的增殖,还可能与信号传递有关。例如在Harvey鼠肉瘤病毒转化的细胞中胰岛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说的细胞表面,包括细胞膜及其邻近的一薄层细胞质,例如动物卵细胞的“周质”(cortex,或译“皮质”)。细胞表面可以接受外界环境和其他细胞的信息,引起其本身结构、化学成分、通透性或其他性质的改变,并通过细胞质进而影响核内基因的活动,这就为遗传基因接受外界环境和其他细胞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