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离骚“》求女”的蕴意说法甚多,然以王逸的“求贤臣”之说最为确当“。高丘之女”象征楚国王廷里的近臣“。下女”,也即闺中待嫁之女,象征即将成为楚王近臣的楚国地方官员或楚国贵族。他国之女象征其他侯国的臣僚。屈“原求贤臣”的目的乃是希望通过这些贤臣的帮助,获得楚国或他国国君的信任,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2.
“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军事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其地望何在 ?历来论者颇多歧异。探究了“方城”涵义之本源 ,弄清了作为楚国北部扼塞的“方城”地望在今河南叶县保安乡闯王寨山与豹山之间  相似文献   

3.
申包胥或称王孙包胥,是忠君爱国的楚国大夫,他在伍子胥为报杀父之仇搬吴兵攻人楚都的战役中力挽狂澜请求秦兵赶走吴兵后,楚王返国赏功,他逃赏时“自弃于磨山”,这磨山可能是当阳以东的河溶镇磨盘山,该地发掘一座出有两件铭文为“王孙包作蔡姬食篮”春秋晚期的楚大夫墓。资料表明该地似乎就是申包胥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4.
《陌上桑》“东南”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陌上桑》首句为“日出东南隅”,有的认为“东南”是实指,将“东南隅”解释成“东南方向”;有的认为“东南”偏指“东”,“东南隅”应解释成“东方”;有的则语焉不详。本文认为“东南”不可能实指“东南”方位,也不是偏义复词偏指“东”。中国古代诗歌经常“东”与“南”连用,并且隐含着深层次的文化意蕴。解读含有方位词的诗句时,应在说明是否实指方位的同时,指出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12,(12):26-27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10月12日,在漫天飞舞的航空模型陪伴下,由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农谷”杯2012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在湖北荆门华丽开幕。  相似文献   

6.
“方城”在春秋战固时期楚固政治军事吏上占有重要位置。其地望何在?历来论者颇多歧异。探究了“方城”涵义之本源,弄清了作为楚国北部扼塞的“方城”地望在今河南叶县保安乡闯王寨山与豹山之间。  相似文献   

7.
要探讨(招魂)之主题,我们还得溯源于(史记)的(屈原列传):屈平“虽放流,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其赞又回:“余读(离骚)、(天问)、(招魂)、(袁鄂),悲其志。”太史公的话,对整个屈作作了高度的概括。“锦顾楚国,系心怀王”,是屈作之情;“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是整个屈作之创作意图;“存君兴国”才是整个屈作之“志”,即我们在本文中所要探讨的主题思想。其中的“一篇”我以为也是从整体而言的,即他所举出的诸篇作品中的每“一篇…  相似文献   

8.
沈诸梁封叶试析张西庆沈诸梁,字子高,楚昭王时被封叶邑为尹,并由叶发迹,官至令尹、司马.汉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把沈诸梁列入上等“知人”,(表分上、中、下三等,等分三级)与楚庄工,孙叔敖同列,为春秋时楚国最上等人之一,也是叶县历史上职位最高的名宦....  相似文献   

9.
该文通过考证“齐侯铜鉴”和“繁阳之金”剑所反映的历史事实,分析了周王室与其诸侯国齐国、楚国的政治关系。认为这个时期天子与诸侯间相互利用的关系变得突出,联姻与纳贡已被赋予新的政治色彩。  相似文献   

10.
春秋时期楚国的霸业于庄王在位时达到顶峰,这与当时楚国令尹孙叔敖的功绩密不可分。孙叔敖在政治、经济、军事、律法,尤其是农田水利方面,对楚国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大大促进了楚国霸业的拓展。而细考孙叔敖之所以能对楚国霸业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其家世渊源、个人能力等主观因素密不可分,也与当时的地理环境、社会人文等客观因素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1.
"潇湘八景"起源于绘画,原来不局限在潇湘."八景"演变为专属于湖南的"潇湘八景"的时间,大概是在元朝中期."潇湘八景"泛指湖南湘江流域的比较典型的景色.  相似文献   

12.
作为有独立社会地位的士阶层在楚国形成于楚庄王至楚惠王时期。楚国士的来源复杂,除了传统旧贵族的没落和平民知识分子上升为士之外,异族的政治避乱者、灭国将领、战俘及其后裔等,都成为楚士的组成部分,其中一部分成为楚国的军事将领和中高级行政官员,为楚国的稳定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位于河南省境内的楚长城遗存,分西线、北线和东线三部分,整体轮廓呈倒“U”形,横跨平顶山和南阳两市,总长度约800公里。特别是位于南召县境内的周家寨楚长城遗存,全长20多公里,墙体均为自然石块干垒构建,除少部分坍塌外,保存基本完好。这处长城遗存以周家寨为核心,城确垣由外廓墙、内城墙、瓮城三部分构成,其中互为犄角的瓮内有烽燧台,为楚长城关城遗存。据查,春秋至战国中期,南阳及平顶山两市所辖部分县为楚国属地,处在楚国的北部边境地带。在不久前召开的“楚长城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考察和反复研…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春秋战国时期南方举足轻重的大国,楚国的水上交通在当时诸侯国中是较为发达的。研究楚国的水上交通,对进一步了解楚国的发展历史和进一步认识先秦时期南方不同地区的交流和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楚国铸造的“鄂君启金节”在安徽寿县出土有三十多年了,专家们对“鄂君启金节”铭文辨识、地名考证定位以及路线复原写了很多的考征文章,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学者们提出“舟节”路线有三条。(1)汉水流域线。(2)沪江流域线。(3)湖湘区域线。“车节”路线为江北驿道线。①由于时间的推移,考古资料不断的发现,学术界对“鄂君启金节”铭文的认识和考证更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从楚国自然村落的分布,楚国各阶层墓地的布置,楚国城市及都城的设置以及楚文物遗层中凸现出鲜明的文化光彩,反映了楚人在沿袭周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结合实际情况有新的突破,富有时代和生活气息,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屈原首先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然后才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绝不是以个人宠辱为计的功利主义者。对丑恶势力的愤怒和对楚国人民的侧隐、悯怜,造就了屈原诗作与人品的“伟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探讨了楚国纺织业兴盛的历史原因,认为楚国纺织业之所以取得辉煌成就,是因为楚国的高度重视、生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较为发达的纺织品流通以及博采众长而力求创新的精神所致。  相似文献   

19.
半个世纪以来,考古部门在常德德山发掘楚墓近千座,出土大量珍贵楚文物,并尚有千余座楚墓未发掘.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常德德山是一处楚文化繁荣之地.从古籍记载来看,德山一带时称“枉渚”,是楚国江南一处要塞之地,极可能就是楚国“洞庭五渚”之一.屈原在沅水下游一带留有许多踪迹,屈赋《涉江》中明确提到“朝发枉渚,夕宿辰阳”,可见德山一带是屈原十分熟悉、经常往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
从吴楚战争看沈尹戌的政治军事思想张西庆沈尹戌(?-前506年),出身楚国贵族,乃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曾孙,叶公沈诸梁之父.因封于沈邑为尹,遂以地为姓.楚阳王时任左司马,为当时名将.在澄清楚国内政、抵抗吴国入侵的斗争中曾发挥重大作用,并终以身殒国.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