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保证病人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救助,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医院智能呼叫系统。该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RS485总线进行通讯,实现病房与护理人员间的快速、准确地呼叫及响应功能。系统由护理主机、呼叫分机、RS485总线通讯声光报警及LED显示等组成。采用了主从分布式多机通讯,能同时监控多个病房的呼叫并进行分级处理,通过采用RS485总线通讯系统实现远距离、多对一的呼叫。  相似文献   

2.
单片机实现病房呼叫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焰 《科技资讯》2006,(25):8-8
系统以AT89C52单片饥为核心辅以简单的键盘昆示电路即能吠现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该病房呼叫管理系统能自动储存最新呼叫的病床号码和自动更新病床呼叫总数,并在护士值班室显示屏里观察到当前病人呼叫总数及循环显示所呼叫的病床号,历史记录可使用清零键删除。  相似文献   

3.
基于单片机的FFT算法分析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话自动转接装置中,为有效判断电话线路状态,常采用基于DSP等复杂器件判断线路信号,进一步判断线路状态;但嵌入式系统具有体积大、功耗高、成本高等缺点.装置通过单片机FFT运算,提取呼叫过程音信号,判断呼叫处理进程,并进行相应的操作处理.通过单片机FFT算法实现的电话线路状态判断与处理装置,能够准确识别话路呼叫信号音,为电话自动转接提供可靠线路状态信号.本设计在经济性、可靠性、低功耗、微型体积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无线移动网络中一种呼叫接入控制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用于无线移动网络中语音和数据业务共存下的呼叫接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将呼叫分为四类:新产生的语音和数据呼叫;从相邻小区发出切换请求的语音和数据呼叫。通过建立多维马尔可夫链模型和数值计算,对该方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没有采用强占信道机制或切换专用信道机制的接入控制方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案对于网络优化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减少护士人数及其劳动强度, 降低输液医疗事故发生率, 设计了一套静脉注射智能远程监控报警系统, 对药液量进行实时监控, 当无液或接近无液时向护士站报警, 保障患者静脉注射的安全。该系统以CC2530 无线单片机为核心, 利用红外传感器进行液位监测, 并通过ZigBee 网络进行报警信息的传输, 上位机对报警信息显示的同时将信号发到护士手机中。对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 该系统操作简便, 检测灵敏度高, 稳定性好, 能满足实际静脉注射输液的远程监控需要。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宽带直扩码分多址中的一种呼叫允许控制策略,该策略对于新呼叫和切换呼叫的接纳设置了不同的干扰门限值,切换呼叫的门限高于新呼叫的门限。切换呼叫和新呼叫的干扰门限都随系统总干扰的变化而自适应变化。当有新呼叫或切换呼叫到达时,计算小区内多址干扰和小区间多址干扰,从而确定总干扰,并与干扰门限值进行比较,若低于门限值,则允许接入,否则拒绝。  相似文献   

7.
呼叫接纳控制是CDMA蜂窝系统无线资源管理的重要功能实体,本文根据接纳域体现参数分析了基于用户数、功率、干扰、剩余容量以及带宽的接纳控制算法,并就应用性能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研究热点及CDMA蜂窝系统特征分析了呼叫接纳控制算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呼叫系统采用数字编码和译码,全部电路集成化,在方案整机试验中,呼叫显示正确。此外,呼叫信号还通过△M解码,发出相应的音频呼叫信号,便于值机人员工作。  相似文献   

9.
呼叫切换技术作为提高移动网络服务质量的关键,是目前移动网络技术的一个难题.为解决用户位移导致的服务器之间呼叫切换问题,通过对软交换技术及SIP协议的深入剖析,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软交换技术的IPH呼叫切换系统.对IPH系统的总体架构、功能接口、状态转换及特殊消息类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使用WiFi-GSM双模手机对该...  相似文献   

10.
无线寻呼股票信息机是在中文寻呼机的基础上,着重强调金融信息及新闻公告的处理,开发出的一种高速、大容量、廉价的无线寻呼机型.它的数字部分采用单片MCU完成对空间信号的同步搜索、检验纠错以及控制处理,并采用随机离散接收方式;其无线接收部分则采用二次混频方式实现对信号的转换与解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码分多址接入(CDM A)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和吞吐量,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Q oS),提出了两种基于用户中断概率的呼叫接纳控制(CAC)算法。两种算法分别将平均或者最大中断概率定义为业务的服务质量,对用户的呼叫进行接纳控制。基于平均中断概率的策略能够提高系统的吞吐量和无线资源的利用率,而基于最大中断概率的呼叫接纳控制策略可以提供更好的Q oS保证。通过仿真,比较了基于平均中断概率的CAC算法与基于资源预留的CAC算法。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算法在系统负载较大时,系统的中断概率能够降低50%以上;同时不需要预留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功率控制系统在接近满负荷运转时能够满足切换呼叫所要求的带宽,以增加整体呼叫接纳概率,提出了基于切换降级的接纳控制方法.切换呼叫和新呼叫共享系统信道,当系统无空闲信道时,新呼叫被阻塞而切换呼叫则可进行降级处理.仿真结果证明:加入降级机制的方法可增加切换用户数,也提高了系统在线用户量,降低了呼叫阻塞概率.  相似文献   

13.
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阻塞概率是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该参数不但受业务负荷的影响,同时也受终端移动的影响,讨论了终端移动对阻塞概率的影响并给出了考虑终端移动特征时的话务参数计算公式。为了保证切换质量,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切换呼叫的接入优先级。并对切换保护信道设置对呼叫阻塞功能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针对TD-SCDMA电路域会话类业务占用无线信道资源和呼叫到达过程的特点,提出并建立了一种基于二维马尔可夫模型的语音业务和可视电话业务联合呼叫到达模型。对该模型的分析和仿真测试,分别得到了TD-SCDMA系统容量、业务到达率和业务呼损率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统计出的实际话务量可预测出忙时话务量,根据系统规定的呼损率估算出系统忙时对容量的需求。该模型可用于对TD-SCDMA系统无线资源的规划和网络优化。  相似文献   

15.
孟祥波 《科技信息》2007,(29):36-36
基于电力载波技术的二线制数据、语音智能综合呼叫系统,是根据医院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要求设计开发的,是医院系统化整体护理的理想设备。电力载波技术的综合智能呼叫系统由四大部分组成,模拟控制板电路在病房呼叫系统中起到连接主机电路、挂机电路和分机电路的作用,是以上三者之间传输信息控制信号的枢纽,本文主要对模拟控制板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Zigbee技术,设计一套关于无线输液监控和呼叫的系统。本系统由呼叫节点、上位机应用平台、腕式终端三部分组成;其中节点负责信息采集、监测和传输,采集病人呼叫和输液监控的信息后,利用自组无线网络实现呼叫信息上传到上位机;信息内容包括呼叫结点床位号、呼叫时间、呼叫内容、输液监控信息等。上位机分析节点信息后,显示呼叫信息,声光模块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措施。腕式终端接收上位机的转发提示信息,以便及时处理呼叫节点。整套系统方案可以有效加强病床管理,提高护理效率;并且现场施工快捷、维护方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对GSM系统的无线寻呼工作原理、信令流程及相应寻呼策略进行介绍,对影响寻呼成功率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善寻呼成功率的优化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态带宽预留和带宽降级的呼叫准入控制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线/移动网络的呼叫准入控制方案,该方案包括了动态带宽预留与带宽降级算法(BDA)2个部分.根据切换呼叫的准入结果实时地调整切换呼叫预留带宽,在限制切换中断率(HDP)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呼叫阻塞率(CBP).在对未来带宽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所提方案采用不同的BDA触发方式,使得系统在处理负荷与带宽利用率之间取得平衡.BDA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业务优先级、公平性、呼叫持续时间、带宽调整波动性以及降级呼叫比例等,通过合理地设置带宽需求满足度、带宽波动幅度,以确保BDA的公平性和限制带宽调整的波动性.仿真结果表明,在2000个仿真时段内,所提方案的HDP均值较同类方案稍高,但仍然控制在阈值范围之内,较之其他方案,它的CBP均值和BDA触发次数均值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9.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3):174-174
浙江科技学院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项新建教授等,利用无线收发技术、电话数据传输技术、微电脑控制技术、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研制而成的医疗急救寻呼网络系统,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医疗及时服务的需要。只要用户按下随身携带的求助寻呼器,就能通过无线发射装置把求助信号送到用户电话机上,并由公用电话网传至医疗急救中心。医疗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通过查询计算机上事先建立的数据库,作出抢救反应,以保证在第一时间赶到病人身边,保障求助用户的生命安全。该系统特别适用于老人及病人保健服务,在医疗单位建立社会的网络系统,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微机无线遥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微机无线遥测系统”的基本原理、硬件电路的各组成部分及软件流程,着重论述研制过程的关键问题:无线数据传输中主机与终端机的呼叫识别、传感器与张端机的I/V变换和A/D转换电路,并对数据传输的误码纠正和系统干扰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为城市热力、煤气及自来水系统进行现代化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