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观察了不同剂量的海人酸分别注入大白鼠两侧海马的各部,发现存活率较高而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又受严重损害的,乃是0.5微升含0.2微克海人酸的生理盐水注入海马的腹前部或后部。组织学检查证实,这些动物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严重损害,主要是由于海人酸损毁海马腹前部、腹部和后部的CA 3与CA 4区锥体细胞,以及齿状回后部针道四周的颗粒细胞,因此认为这些神经元群与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分别观察了局部电解损伤双侧海马的腹前部、后部和背前部对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损伤海马各部可以不同程度地阻碍这种行为模式的学习和记忆,其中以损伤腹前部最为严重,依次是损伤后部和背前部,但是对大白鼠避光嗜暗的本能没有影响。组织学的相关研究表明,海马腹部的CA_3区,海马后部的CA_3、CA_4、CA_2区与齿状回的完整,似与这种行为模式的学习和记忆有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双侧海马腹前部分别注以0.2微克海人酸而几乎完全阻断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Wistar大白鼠上,于给药9周后再次测试其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并于10周后检查其相关的脑组织学。结果表明:约有20%的动物基本恢复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60%的则基本未恢复,这两者似乎主要取决于海马腹部(相当于Krieg大白鼠脑图谱AP4.0毫米冠状面前方的腹部,尤其是AP4.0—3.0毫米处)CA3、CA4区中剩留的锥体细胞多与少。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观察了大白鼠对一次性暗间电击学会的避暗行为,观察了广泛的电损毁双侧海马背部或腹部对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避暗行为可用来研究大白鼠的学习和记忆;广泛的双侧损毁海马背部或腹部,可明显地阻碍大白鼠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尤以损毁腹部更为严重,但是对大白鼠避光嗜暗的本能和电防御反应的敏感性等均无影响。提示了广泛的双侧损毁海马背部或腹部,可能阻碍暗间成为电击“信号”的学习过程及其痕迹的保持,而海马腹前部可能与这些过程有更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 Bjorklund等胚胎脑细胞悬浮液移植法,将Wistar大白鼠14—19天胚胎的海马细胞悬浮液注入事先受海人酸损毁的成年Wistar大白鼠海马内。脑组织学检查表明,移植的海马细胞在宿主脑内能良好地存活,聚成人工“核团”,有些甚至集结于大脑皮层深部或丘脑的外侧,并使之移位。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测试表明:它能促进因海人酸损毁海马CA3、CA4区锥体细胞而受障碍的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脑室注射海人酸对大白鼠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白鼠脑室注射海人酸(KA)5天后,检查被动回避行为和脑组织学变化。发现受注射一侧海马的背側CA3a分区锥体细胞破坏,对长时记忆,特别是长时记忆形成能力有严重损害,对学习和短时记忆无明显影响。增大KA剂量,对锥体细胞的破坏范围也扩大,能波及CA3,CA4和CAl区锥体细胞,双侧注射KA,两侧海马的背侧锥体细胞都有损毁,但对学习记忆行为的损害程度并不增高。这些结果提示,海马背侧CA3a分区锥体细胞在被动回避反应行为的长时记忆形成中有重要意义;长时记忆与学习和短时记忆的形成,在海马结构中可能有不同的神经基础,脑室注射KA后2月,海马锥体细胞的破坏仍未见恢复,长时记忆形成能力的受损亦未能代偿。本文还讨论了海马CA3影响长时记忆过程的可能神经机理。  相似文献   

7.
NE对小白鼠被动避暗行为学习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小白鼠被动避暗行为的学习和记忆的实验模型 ,并据此模型观察去甲肾上腺素 ( NE)对小白鼠被动避暗行为的建立、保持两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NE有加快被动避暗行为的建立的趋势 ,但对行为保持的作用不明显。提示 NE对正常动物学习有促进作用 ,对记忆的保持则可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旨在探索海马可塑性改变在产前应激(PS)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大鼠产前束缚应激模型,采用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子代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快速Golgi染色观察海马CA1区锥体细胞顶树突的树突棘密度,Western-blotting检测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较,PS组雌、雄子代大鼠强迫游泳实验(FST)中的不动时间均明显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PS组雌性子代大鼠的不动时间较雄性子代更加延长(P0.05)。PS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顶树突棘密度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S组雌、雄子代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S组雌、雄子代大鼠海马的BDNF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S组雌、雄子代之间亦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结果说明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树突棘密度减少和海马BDNF表达减少参与PS导致的子代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避暗实验测定动物学习记忆功能的敏感性,本实验对东莨菪碱复制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采用了3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方法:使用造模药物东莨菪碱复制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采用单次、两次和多次测试法对小鼠避暗潜伏期和错误次数两项指标进行测试,并比较各方法的敏感性。结果:对于东莨菪碱复制的小鼠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单次测试法两项指标均未显示出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显著性差异;两次测试法避暗潜伏期指标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意义;多次测试法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避暗实验中多次测试法更能敏感地反映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对慢性应激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内Ach含量的变化.方法利用不确定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共4周;应激第15天开始每日应激前腹腔注射bFGF,持续15 d;应用跳台法和避暗法观察bFGF对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的作用;碱羟胺比色法检测乙酰胆碱(Ach)含量.结果 bFGF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提高,海马Ach含量增高.结论 bFGF通过增加海马内胆碱能功能,改善慢性应激小鼠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白鼠海马神经元NOS与AChE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一氧化氮合酶(NOS)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阳性神经元的活性。方法:分别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ADPH-d)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组织化学方法对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以及活性进行研究。结果:海马不同亚区均含有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其中CA2区NOS呈强阳性反应,CA3区AChE呈强阳性反应。结论:实验表明,NOS和AChE阳性神经元广泛分布于大白鼠海马不同亚区,为进一步探讨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佐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避暗和Morris水迷宫实验研究建立小鼠学习记忆损伤模型的有效方法。方法 分别在小鼠避暗电击训练之前20 min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体质量,电击训练结束之后立即皮下注射亚硝酸钠90 mg/kg和下次电击测试之前15 min给小鼠灌服35%乙醇0.1 mL/10 g,建立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障碍模型,测定各组小鼠在电击训练后6 h、24 h、30 h、48 h后的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探头次数等多项指标,评价三种记忆障碍模型方法各指标的敏感性和最适测试时间。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东莨菪碱1 mg/kg和灌服35%乙醇0.1 mL/10 g造成学习记忆损伤,通过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用于测试实验动物对空间位置感和方向感(空间定位)的学习记忆能力,建立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小鼠模型的评价方法。结果 避暗实验显示:和空白组比较,东莨菪碱造成记忆获得障碍模型小鼠在电击训练之后6 h、24 h避暗潜伏期明显缩短,错误次数也明显增多(P0.05)。结论 避暗实验中使用东莨菪碱、亚硝酸钠构建小鼠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巩固模型时应在造模后24 h和30 h检测相应指标;乙醇造成的记忆再现障碍模型,应在电击训练24 h后,在下次测试之前15 min给小鼠灌服乙醇后检测,指标以避暗潜伏期、错误次数和探头次数为宜。Morris水迷宫实验提示东莨菪碱能够损害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可以作为构建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模型的药物,乙醇并不能建立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震荡损伤对大鼠海马区代谢物水平的影响及其病理机制.方法:将25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PCS组(n=15),采用Marmarou改良法复制大鼠脑震荡损伤模型,对脑震荡24h大鼠及对照组大鼠进行1H-MRS扫描后处死,对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的残存锥体细胞和凋亡细胞的数量.结果:1H-MRS扫描结果显示,PCS组大鼠左侧海马区NAA/Cr水平(0.824±0.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99±0.12),P<0.01;PCS组大鼠右侧海马NAA/Cr水平(0.792±0.17)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287±0.18),P<0.01.PCS组大鼠海马CA1区小血管扩张淤血,锥体细胞呈代偿肥大与凋亡并存状态.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PCS组大鼠海马CA1区NeuN阳性细胞数量(176.17±26.92)较正常对照组(228.33±26.34)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PCS组海马CA1区凋亡细胞的数量(48.03±5.46)较正常对照组(35.49±7.75)明显增多,P<0.01.结论:脑震荡后大鼠双侧海马区神经细胞的代谢物水平均下降,海马CA1区残存锥体细胞数量减少和凋亡细胞增多,后者可能是代谢物水平变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在灭菌条件下,用机械解离法将15—20天的胚胎Wistar大白鼠的海马制成细胞悬浮液,并于4℃,用不连续的ficoll-urografin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不同的层次。大细胞在上层,小细胞在下层,分别加以收集、洗涤与再悬浮。5微升的每种细胞悬浮液分别注入4月龄Wistar雌性大白鼠的右侧海马,而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注入左侧作为对照。三周之后,对5只大细胞接受者与5只小细胞接受者作检查,每组各有2只动物见有移植物良好地存活。存活的大细胞主要是海马CA3区的大锥体细胞,此外还有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的大细胞,可能是齿状门CA4区的大多形细胞。存活的小细胞主要是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的小多形细胞与篮状细胞,此外还有形似齿状回的颗粒细胞和海马CA1区的小锥体细胞。根据本实验,只要作一些改进,被分类的移植细胞有可能在成鼠的脑内存活得更多更好。  相似文献   

15.
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鼠在学习记忆时海马乙酰胆碱(ACh)和ACh能纤维的变化,从而探讨中枢ACh与学习记忆的关系.方法 以水迷宫法建立大鼠学习记忆动物模型,用碱性羟胺比色法测定海马ACh含量,以及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组织化学检测海马CA2,CA4区AChE.结果 具有学习记忆能力的大鼠海马ACh含量和ACh能纤维的密度均比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中枢ACh参与学习记忆的过程,并与记忆的巩固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水合氯醛对小鼠生长发育、学习记忆和治疗指数的影响.方法 用各组小鼠体重变化趋势观察水合氯醛对小鼠生长发育的影响,避暗法和跳台法观察水合氯醛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用分组法测量水合氯醛对小鼠催眠的ED50、LD50和治疗指数.结果 在跳台和避暗实验中,与NS组相比,第一天C1、C2、C3(水合氯醛剂量分别为0.005、0.0075、0.01ml·10g-1)潜伏期缩短(P<0.01),避暗实验C1、C3组和跳台实验C2、C3组错误次数增加(P<0.01),第二天,与NS组相比,避暗实验中C1、C3组错误次数增加(P<0.05或P<0.01),C1组潜伏期缩短(P<0.05),第三、四天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小鼠在1-5d体重大致呈增长趋势,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水合氯醛可在短期内损害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对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治疗指数为3.842,用药安全范围较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求细胞因子中的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与癫痫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Wistar大鼠分成三组,第一组侧脑室注入马桑内酯(Coriari Lactone,CL)2μL,第二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第三组不做任何处理。然后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海马IL-2的免疫反应性进行分析;同时对实验中大鼠的行为及脑电图(eletroencepalograph,EEG)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第一组大鼠侧脑室注射CL过程中即诱发癫痫,且测到痫性脑电图,第二组、第三组无癫痫症状且未记录到痫性脑电图;第一组大鼠海马IL-2免疫反应性较第二组及第三组显著增强(P<0.01),表现在其海马CA_1、CA_2、CA_3区细胞数目增多,突起及其分支增多,着色明显加深;而第二、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IL-2参与癫痫的发病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避暗实验、Y型迷宫实验等行为学方法,及神经细胞的HE染色法研究神经死亡抑制剂(简称NDI)对于C57Black/6J小鼠全脑缺血30 min后再灌注大脑海马区的影响。试验表明,与缺血模型组相比,行为学实验中给药组记忆能力增强(p<0.05);免疫染色法实验则为给药组小鼠大脑海马CA1区完整细胞染色数量明显增多(p<0.05)。因此得出,NDI对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所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三七皂甙Rg1对小鼠记忆获得和记忆保持障碍的影响。分别以腹腔注射东莨菪碱(3mg/kg)、亚硝酸钠(120mg/kg)造成小鼠记忆获得和记忆保持障碍,采用避暗法测定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检测小鼠记忆能力。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出现显著的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保持障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皂甙Rg1在30、60mg/kg小鼠进入暗室的潜伏期显著增加(P<0.01,P<0.05)。结果表明,三七皂甙能明显改善由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和亚硝酸钠造成的记忆保持障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曲马多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及曲马多5、10、20mg·kg-1组(TS1、TS2、TS3组),各组腹腔注射相应剂量的曲马多,随后分别进行跳台、避暗,以不同时间测定的潜伏期、错误次数作为评估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指标.结果 与NS组比较,跳台实验中TS3组小鼠的跳台潜伏期缩短与错误次数增加(P<0.05),避暗实验中TS3组的潜伏期缩短与错误次数增加(P<0.05).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20mg·kg-1剂量的曲马多能损害小鼠的记忆功能,记忆损害在停药一天后迅速消失,提示不会造成持久的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