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一带一路”大战略和中阿经贸文化交流大发展的背景下,先知穆罕默德关于中国的一段一级圣训再次得到深入的关注。1981年10月3日的《人民日报》国际副刊上,刊登了袁鹰写的文章《深情的眼睛》。文中提到作者在阿尔及利亚和巴基斯坦访问时,听到最多的是《古兰经》中关于中国的一句话:“学问,虽远在中国,也当往求之”。时任《中国穆斯林》主编的穆白(龚清志)先生读完此文后,又在《人民日报》当月17日第7版撰文,更正说此言出自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这在伊本·阿底的〈圣训全书〉(穆罕默德言行录)等书中有所记载,也是  相似文献   

2.
5月24日,赛义德·穆罕默德·哈塔米以得票率69%的绝对优势当选为伊朗第七届总统。多年来在伊朗政坛默默无闻的哈塔米居然击败了舆论普遍看好的现议长努里,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宗教家庭革命“功臣”哈塔米1943年出生于伊朗南部亚兹德市一个宗教家庭,是虔诚的什叶派穆斯林。由于拥有阿拉伯语中“赛义德”(圣裔)这一尊称,被认为是伊斯兰教先知  相似文献   

3.
在伊斯兰教诞生以前,阿拉伯人的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阿拉伯半岛范围内,其人口的迁移规模很小。公元7世纪,随着先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阿拉伯人的力量在阿拉伯半岛迅速崛起。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后,阿拉伯人在四任哈里法的统帅下,“一手持剑,一手拿《古兰经》”,走上了对外扩张、建立阿拉伯大帝国的道路。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阿拉伯人所到之处,通过与当地被征服者共同生活及联姻等途径,最终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阿拉伯民族,也奠定了今天阿拉伯世界的基础。目前,除了西亚、北  相似文献   

4.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仅次于逊尼派的一大教派。“什叶”,在阿拉伯语中是“同党”的意思,是指拥护先知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的一派人。什叶派认为只有阿里及其后裔才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承人,所以又称为世袭  相似文献   

5.
<正> 凡回族男女,无论他出身于何种阶层、家庭,除要使用传统的姓:赛、纳、哈、羽、底、虎、丁、洪等姓和名外,还要使用另外的一种名字,这便是“教名”,也叫“经名”。“经名”从孩子一生下来不久,便要请阿訇为出生婴儿取名,这名便伴随每个穆斯林一生。一般男性教名有:易斯麻尔勒、阿卜冬拉希,阿卜都热合麻尼、伊卜拉希麦、穆罕默德等等。女性教名有:赛立麦、索菲亚、阿锡亚、阿依莎、阿米乃等等.教名来源一般是取自伊斯兰教圣贤之名,例如,努海、伊卜拉希麦、穆撒、尔撒、穆罕默德、阿丹是并称为真主的六大使者;取自圣贤眷属或伊斯兰教历史人物之名,象哈希姆,穆罕默德之曾祖父;阿卜冬拉希,穆罕默德之父;阿米乃,穆罕默德之母;沙菲仪则为伊斯兰教律四大学派创始人之一.再就是取自  相似文献   

6.
严峻而保守的伊斯兰教卫道者沙特阿拉伯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麦加和安葬地麦地那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沙特王室以“伊斯兰的曙光”、“圣地的保护人”自居,要全世界几亿穆斯林把沙特当做“精神上的祖国”。沙特家族创业伊始,就接受伊斯兰教中瓦哈比教派的教义、作为统一王国的精神力量。瓦哈比派是伊斯兰教逊尼派的“纯正派”或“清教派”,主张恢复伊斯兰教初期的本来精神,反对“脱离《古兰经》的宗教生活”,教规严格。瓦哈比派教义渗透到沙特社会的各个方面。外报称,目前沙特阿拉伯已演变成为两个氏  相似文献   

7.
《古兰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兰经》(又译《可兰经》)是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系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诵读”。公元七世纪上半叶,阿拉伯半岛出现了世界第三大宗教——伊斯兰教,它是当时阿拉伯社会各阶层要求统一各部落、解决社会经济危机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伊斯兰教是一神教,它的创立人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反对多神崇拜,把麦加的古莱氏部落供奉的主神安拉奉为唯一的神。他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从公元610年至632年,穆罕默德为创建和巩固伊斯兰教到处奔走,  相似文献   

8.
丁品画廓     
约翰·保罗二世辞世4月3日凌晨,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因病逝世.世界十亿天主教徒顿失精神领袖.约翰·保罗二世一生可用“多彩”两字概括。东欧出生的他能登上梵蒂冈对彼得大教堂教皇宝座本身就不同凡响。此前四百多年这个位置一直由意大利人坐着。他曾被人击成重伤却宽恕了刺客;他曾公开承认当年教廷迫害哥白尼和伽利略的错误;他是两千年来第一个步入清真寺的教皇;9.11后不久他便公开呼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互对话,呼吁不同信仰的人们彼此相爱。《圣经》上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为什么看见你兄弟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路加福音)。约翰·保罗二世用一生去实践了自己的信仰。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舞台。古希腊人说,城市的概念就是政权、竞技场、剧场、市场和饮水、边界和议会里代表各阶层的议员。当代学者讲,城市源于水,因为江河之滨造就了几大古文明,中华文明、两河文明和尼罗河文明都源于大江大河。骆驼歇脚之处伊斯兰世界的城市既具有城市的共性,又独树一帜,与伊斯兰教如影相随。可以说伊斯兰教决定了城市的起源、形制和发展趋势。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由阿拉伯半岛的麦加迁徙到叶斯里布城,并将其改名为“麦地那”(意为“城市”)。与麦加相比,叶斯里布气候宜人,有大片大片的花园、椰枣…  相似文献   

10.
伽利略的学说已成为当今世人常识的一部分,然而对延宕359年的伽利略案平反却还是新闻。现在连一个普通的中学生都知道“自由落体的下落速度与它的重量无关”,然而推断和证明了这一点的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却因他的学说遭到罗马教廷圣职部判罪,此案延宕359年之久。今年10月31日,梵蒂冈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终于宣布,罗马教廷在1633年对伽利略的判决是错误的,这是教廷过去“拒绝接受科学进步”的一个象征。他还称伽利略案是一个“悲剧”。  相似文献   

11.
正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教皇中,西斯廷四世是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他致力于将罗马打造成西方文化与艺术的圣地。1471年,西斯廷四世创建了罗马第一座、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博物馆——卡比托利欧博物馆。2021年2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第二次关闭的罗马卡比托利欧博物馆(Musei Capitolini)终于开门迎客。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国家又称穆斯林国家,通常是指国内穆斯林超过总人口的半数,或穆斯林人口虽未过半但伊斯兰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多个伊斯兰国家。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西亚、北非和东南亚一带。此外,在70多个非伊斯兰国家还散居着大量穆斯林。可以说,世界各大洲的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穆斯林居住。据伊斯兰最高级会议1988年初公布的数字,全世界共有穆斯林9.269亿。作为与基督教和佛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徒人数仅次于基督教,为世界第二大宗教。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创建于公元7世纪初,到8世纪初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世界性宗教,进入20世纪,在西欧、北美和南美等地区也得到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伊斯兰教律与穆斯林民族教育之契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对穆斯林民族有着不容置疑的影响。研究穆斯林民族教育离不开对伊斯兰教的认识和理解。伊斯兰教不但十分重视教育,而且有着全面的教育观。发展穆斯林民族教育与伊斯兰教律的要求是相一致的,但要注意民族性、宗教性与现代性的有机结合。同时,穆斯林民族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潮流,要将穆斯林民族教育建立在穆斯林民族经济、社会、文化、宗教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穆斯林一年一度的朝觐活动,按照回历,今年将在公历十月末举行。过去,每当穆斯林朝觐期,总会有成千上万的穆斯林,不顾路途遥远,从世界各地奔赴沙特阿拉伯王国的麦加城。据说,一九七八年往麦加朝觐的人数约达二百万。伊斯兰教的摇篮伊斯兰教的摇篮麦加城,位于阿拉伯半岛的西部,离红海岸边的吉达港九十公里,居民有二十五万人以上。这座城长约七公里,宽约五公里。它也被称为“安全城”、“诸镇之母”、“禁城”等等。麦加城的名声显赫,是因穆斯林的教主穆罕默德于公元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教在欧美已成为仅次于基督教的第二大宗教;宗教观念、文化背景的不同使穆斯林难于融入西方。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世界曾在教皇领导下对伊斯兰世界发动过数次著名的十字军东征。进入近代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势力的扩张,西方传教士步殖民者后尘将基督教的触角伸到了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兴建教堂,创办教会学校,将上帝的福音书翻译成各种文字向殖民地人民散发……今天,有一股相反的潮流却正悄悄地、缓慢地从东方移向西方。当清真寺的宣礼塔在饰有十字尖顶的基  相似文献   

16.
新事新言     
《世界知识》2013,(5):12-12
——来自威尔士的钱皮恩对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退位的决定表示赞赏。教皇2月11日宣布在月底退位,来自世界各地的信众2月16日蜂拥到梵蒂冈圣彼得广场,赶在教室退休前聆听他在17日中午主持的三钟经祈祷。  相似文献   

17.
有关伊斯兰原教旨主义(Islamic Fundamen-talism)的情况,是最近10多年来国际社会广为重视的话题。一般来说,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泛指穆斯林世界重返“麦地那”的思潮,它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彻底背离了伊斯兰的理想,并把近代伊斯兰世界的衰落和被欺凌归结为没有按照早期伊斯兰教纯洁的教义行事。因此它宣称要用伊斯兰原旨教义规范穆斯林社会,重建伊斯兰国家,并把古兰经及圣训  相似文献   

18.
兰州读者何明轩来信问,伊斯兰教两大派——逊尼派和什叶派是怎样形成的,其分布状况如何?答:全世界有近8亿穆斯林,逊尼派约占其中的90%,是伊斯兰教的多数派,素有“正统派”之称。在许多伊斯兰国家中,逊尼派居主导地位。什叶派约占全体穆斯林的10%,是少数派,目前只在伊朗、叙利  相似文献   

19.
伊朗国徽     
1979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告成立后,制定了新国徽。它由四弯新月、一柄宝剑和一册经书组成。伊朗《世界报》对此作了说明:四弯新月和经书组成阿拉伯文的真主“安拉”。表明共和国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安拉为宇宙间的唯一主宰。经书,形似“安拉”一词中的叠音符号,象征伊斯兰教的圣典《古兰经》。它位于图案顶端,表明伊斯兰教义高于一切,是共和国行为准则的依据。宝剑象征“坚定”与“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斩“恶魔”。四弯新月和一把宝剑还表示伊斯兰教的五大信仰:信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  相似文献   

20.
近代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不久就发现了生活在那里的一个"独特的"穆斯林群体,并对其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兴趣,开始了解、研究这一群体及其信仰——中国伊斯兰教。他们考证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整理了中国伊斯兰教文献,在与阿訇和毛拉的接触中也形成了他们对这些中国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的认识。这些共同构建了西方传教士对近代中国伊斯兰教的初步认知。尽管西方传教士了解和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直接目的是出于传教,但他们的研究开启了近代西人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穆斯林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