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有这么一本书:《物理定律是如何撒谎的》,绝对一“名”惊人!物理定律怎么会撒谎呢?地球人都知道它是解释自然的基础定律啊!要是物理定律都撒谎,那岂非“连死人都没安全了”?别急,且慢慢看来。  相似文献   

2.
三个定律克拉克在其创作当中,还善于积累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经验,并以“定律”的方式加以总结。定律一:如果一个年高德劭的杰出科学家说,某件事情是可能的,那他可能是正确的;但如果他说,某件事情是不可能的,那他也许是非常错误的; 定律二: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惟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 定律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极限     
最低的温度是多少?最小的物体是什么?最短的时间计量单位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是新奇事物的罗列,而且是通往新知识领域的大门和科学的新边界。超越这个边界,意味着我们将到达新的领域。在那里,目前科学家使用的物理定律将失去效力,任何事物的形态都不像教科书上说的那样。但是今天,任何人都不会为上述问题找到答案。有些界限是不可逾越的,如超越光速。  相似文献   

4.
时间的起始     
不要问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时间和空间是在一瞬间突然产生的旧而提出那样的问题并不恰当。但是是什么使大爆炸得以发生,物理定律又是从哪里来的?科学能解释宇宙如何创生吗?即便是对这种科学机制的一些建议,都引起社会各界的愤怒反响。宗教界人士把这类意见看作是最后抛弃上帝和造物主的一个步骤;无神论者为此同样表现出震惊。因为宇宙突然从无产生这样的概念,在他们看来有基督从无中创世之嫌。对这种愤慨的一般感触,作家F·韦尔登作了很好的表述:“谁去关心大爆炸之后半秒钟的事!”1991年她在一家报纸上撰文攻击科学的字宙学。…  相似文献   

5.
恩斯特迈尔是本世纪著名的生物学家和哲学家,长期以来他一直倡导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的新哲学,本文综合探讨了迈尔新哲学的基本原则及其新哲学的基本框架:(1)物理科学不是科学的标准范式;(2)历史叙述比定律解释更重要;(3)解释和预言在生物学中是不对称的;(4)科学进步的主要象征是概念的提出和改进;(5)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及目的论解释的合理性;(6)新哲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6.
朱海军 《科学》1999,(12):60-62
人类女性分娩困难这一现象,是达尔文必须解释而没有解释,实际上也是达尔文主义进化论解释不了的。本文将牛顿力学引入人类体质进化研究,提出了“最低重心定律”和关于人类体质进化的力学框架,由此出发,本文在反驳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人类体质进化的崭新解释,其要点为:人类祖先在最后的爬行状态下普遍采用起了新的面对面性交方式:他们主要是在面对面性交活动中男性对女性身体所施  相似文献   

7.
自然是怎样创新的?以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STM)而获得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的慕尼黑大学的格尔德·宾宁(Gern Binnig)解释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于一个产生和消失的分形过程,并在这个分形过程中进化,创造力就在这个进化中体现出来。就人的认识过程来说,就是认识事物的发展过程并找出其规律性。探索迄今未知的规律性是科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人在其生活和职业活动中试图确定可预  相似文献   

8.
李新洲  翟向华 《科学》2006,58(6):11-15
当今宇宙学的主流理论是以一个关键的假设为基础的。在主流理论中引力常数G和光速C都永远保持为同一数值。观测表明这些基本常数确实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然而,迄今的研究仅仅考察了过去10亿年内这些常数的数值,因此认为在整个宇宙时间内不变是值得怀疑的。大约在80年前,一位数学天才发现了大数巧合,所谓大数是指约等于10^40的由宇观和微观物理参量所组成的无量纲量。随着宇宙膨胀的发现,宇观和微观参量之间存在联系从一种信仰,变成了经验定律。大数巧合变成了大数定律。为了解释大数定律,又产生了人择原理与自中心原理之争。带有人择色彩的可变引力常数理论由此而诞生了。近几年来,一些物理学家提出了光速可变理论,用以解决宇宙学的视界问题、平坦性问题以及其他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时东陆 《科学》2007,59(5):23-27
自笔者《科学的定义》发表后,读者评论很多,褒贬不一,这是十分自然的。科学界任何事物都可以质疑,不过真理是唯一的。本文是笔者思考科学问题时的一点考虑,在这里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用数学方法抽象地描述模拟生命复制的新方法,可能重新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众所周知,有生命的东西的维持和热力学第二定律不一致,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虽然植物或动物的熵要低于它们的无生命组元在同一温度条件下的熵,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说的熵要趋向一个最大值是仅对一个封闭系统而言的;当系统达到最大熵值时系统就处于平衡状态。而生命的东西其生存  相似文献   

11.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天文学的一项重大的发现。牛顿能够独具慧眼,把这种神秘的引力归纳成这条定律当然是功不可没,但要是没有开普勒把行星运动先归纳成三条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也许就不会那么顺利了。开普勒发现每颗绕日运行的行星的轨道不是圆形的,而是椭圆形的,太阳在椭圆的焦点上;其次他又发现当行星接近太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简史热化学萌芽于罗蒙诺索夫,而其形成为一门科学,则应归功于拉瓦锡和盖斯。拉瓦锡于1780年提出化合物的生成热与分解热恒相等;盖斯于1840年发表热量总和恒定定律。这两个定律从今天看起来都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必然结果,但在热化学发展的初期却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挽救海牛     
不久前,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兽医兼海洋动物病理学家马克·洛德为一头患溃疡病的海牛清理完疮口,将组织样本送到了佛罗里达大学海洋动物研究所标本检测中心鉴定。化验结果让他和他的同事都大吃一惊,是乳头瘤病毒——海牛患了乳头瘤病。这是以往从未发生过的事,原本就已濒危的海牛,岂不更是亟亟可危了。  相似文献   

14.
主要人物     
乔治·勒梅特(1894-1966)比利时天文学家。他是第一个暗示宇宙始于一种炙热、超致密状态的人。他把这个状态称作“原始的原子”。不仅如此,他还早于埃德温·哈勃发现了现在被称为“哈勃定律”的法则。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月亮在天空中看起来与太阳的大小是一样的?这一造成日全食现象有可能发生的巧合,已经和正在被人们不断进行探索,寻求解释。前不久,美国西雅图的一位天文学家对此作出了一种解释。如果他的这种解释能够成立,那么就会出现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即在形成日全食所需要的条件与智能生命的存在所需要的条件这两者之间,就会有某种令人吃惊的联系。 月亮和太阳外观的大小之所以会发生这种巧合,是因为太阳虽然比月亮大40D倍,但从我们地球上看,同时也比月亮远400倍。事实上,月亮有时显出的阴影比太阳还大。这是形成一个“完整的…  相似文献   

16.
佯谬消失     
什么东西都不能从黑洞里逃脱。可是斯蒂芬·霍金出色地证明:黑洞并非真正是黑的,相反,它们因热而发光。那末这种热能怎么可能从那条单向通道里往外流源呢?答案全然同它所解释的现象一样奇特:黑洞辐射的热量不是用从黑洞流出来的通常能量来偿付,而是由流入黑洞的负能量来补偿。这难道是个数学花招?不对。负能量是确实存在的。问题在于:相当大的负能量的生成和利用会损害一些最神圣的自然法则,比如说热力学第二定律。梦想制造众动机或作逆时间旅行这些反常的非自然情景是容易的。对于物理学家来说,这些都是吓人的观念。但是大自然似…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最新一项研究显示,蜘蛛是自然界的第二敏感动物,仅次于蟑螂。蜘蛛能够探察到轻微的振动,而处于饥饿状态的蜘蛛更是能够探察到最轻微的移动和气流变化。事实上,蜘蛛的整个身体都非常敏感,几乎能够探察到其路径的任何事物和任何生物的活动迹象。该项研究合著作者弗里德里希·巴斯是世界知名的蜘蛛研究专家之一,他说:蜘蛛  相似文献   

18.
刘宏亚 《科学通报》1982,27(20):1229-1229
人们普遍认为牛顿引力反平方定律是一个在静态、弱场极限下对所有距离都严格成立的定律。但是近年来一些作者发现这个定律仅在天体距离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在小于10~3km的距离内,已有的实验资料并不足以使我们排除反平方定律遭到破坏的可能性。或者说,万有引力“常数”G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可能并不是常数,而是距离r的函数。Long曾建议在实  相似文献   

19.
正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结构基因组学联盟首席负责人阿利德·爱德华兹(Aled Edwards)说:"开放计划前景光明,但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公开科研数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乔伊定律(Joy’s Law),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最聪明的人都在别的地方。乔伊定律是以太阳微系统公司创始人之一的比尔·乔伊(Bill Joy)命名的,他认为这一定律也适用于最优数据和最先进科技。公众如果能够开放获  相似文献   

20.
龙惊云 《科学之友》2002,(10):42-42
上世纪初,英国医生费里斯和德国心理学家斯沃博特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些病人如头痛、精神疲倦等,每隔23天或28天就来治疗一次。于是他们就将23天称为“体力定律”,28天称为“情绪定律”。而在20年后,特里舍尔发现学生的智力是以33天为周期进行变化的,于是他就将其称为“智力定律”。后来,人们就将“体力定律”、“智力定律”和“情绪定律”总称为生物三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