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灭幼脲对云斑天牛不育作用的效应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用2.5、5.0、10.0、20.0、50.0、100.0mg/kg灭幼脲水溶液处理的野蔷薇枝条连续饲喂云斑天牛成虫,测定了成虫取食消长和子代卵孵化率消长。  相似文献   

2.
用浓度为 500 mg/kg灭幼脲(DFB)处理的构树枝条喂养桑天牛成虫,测定桑天牛每天取食量、虫粪量,不同时间对桑天半成虫每天虫粪、血淋巴及所产的卵中天幼脲含量进行HPLC检测。结果表明,桑天牛成虫每天摄入的天幼脲中,大部分排出体外且结构不变,雌、雄成虫排出量占摄入量分别为80.74%及76.48%;灭幼脲在桑天牛成虫体内还有累积作用,连续饲喂以DFB处理的枝条,10d后桑天牛成虫血淋巴中DFB含量高达雌虫19.549×10-6g/头,雄虫 17. 823 × 10-6 g/头;而雌成虫每天摄入DFB量的 1. 39%转移到卵中。  相似文献   

3.
灭幼脲对桑天牛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经 5 0 0mg/kg的灭幼脲处理的构树枝条饲养桑天牛成虫后进行交错配对实验 :处理雄虫 (T♂ )×处理雌虫 (T♀ )、对照雄虫 (U♂ )×处理雌虫 (T♀ )、处理雄虫 (T♂ )×对照雌虫(U♀ )、对照雄虫 (U♂ )×对照雌虫 (T♀ ) ,并对各处理组的成虫寿命、产卵量、子代卵孵化率、孵化历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灭幼脲处理桑天牛后成虫寿命比对照成虫缩短 6~ 7d ;处理各组产卵量下降 ,其中T♂×T♀组比对照组降低 2 8.71 % ;T♂×T♀及U♂×T♀两组子代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组下降 61 .0 3%和 61 .5 2 % ;灭幼脲处理后子代卵的孵化历期都比对照组子代卵延长 ,分别为 1 2 .38,1 1 .93及 1 1 .64d ,而对照为 1 1 .1 8d  相似文献   

4.
灭幼脲对云斑天牛的不育作用及核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用灭幼脲处理的补充营养寄主植物饲养云斑天牛Batocerahorsfieldi(Hope)成虫,对子代卵的孵化有明显抑制作用,生化分析表明:灭幼脲可以促进雌虫卵巢组织DNA,RNA及一日龄卵DNA的合成;对一日龄卵内RNA含量影响不显著,对发育末期胚胎的DNA,RNA有明显抑制作用。结合灭幼脲在世代间垂直传递途径,讨论了灭幼脲对云斑天牛成虫不育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云斑天牛成虫和子代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灭幼脲1号、卡死克、灭幼脲3号、抑太保对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孵化有明显抑制效果。其中灭幼脲1号和卡死克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87.0%和81.7%;灭幼脲3号和抑太保活性也较高,综合抑制率分别为75.7%和65.3%;虫死净和优乐得活性较低,综合抑制率为31.5%和22.5%。  相似文献   

6.
灭幼脲对云斑天牛成虫血淋巴蛋白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灭幼脲处理补充营养寄主植物连续饲养云斑天牛成虫,在产卵初期和中期,处理雌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明显下降,在产卵末期,处理雌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则高于对照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表明:灭幼脲处理后血淋巴蛋白质种类无明显变化。灭幼脲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因白南的种类而异,对雌性特异性蛋白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对迁移率33.1%-36.7%的蛋白质谱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松褐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期间 ,采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与其它农药微胶囊的混合制剂防治松褐天牛成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以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Ⅳ号微胶囊(杂环类 )防治效果最佳 ,无论是速效 ,还是 1 0天、2 0天 ,30天后的持续药效均达 1 0 0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Ⅰ号微胶囊 (拟除虫菊酯类 ) ,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Ⅲ号微胶囊(拟除虫菊酯和有机磷复配 )防治的效果也较好 ,但 30天后的持效有所降低。灭幼脲 3号微胶囊加安高杀Ⅱ号微胶囊 (有机磷类 )的防治效果稍差。而单纯使用灭幼脲 3号微胶囊防治松褐天牛成虫的药效比不上混合使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云斑天牛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6种昆虫生长调节剂对云斑天牛成虫和子代卵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天幼脲1号,卡死克,灭幼脲3号,抑太保对成虫产卵量及子代卵孵化有明显抑制效果。其中灭幼1号和卡死克效果最佳,综合抑制率分别为87.0%和81.7%,灭幼脲3号和抑太保活性也较高,综合抑制率分别为75.7%和65.3%,虫死净和优乐得活性较低,综合抑制率为31.5%和22.5%。  相似文献   

9.
用灭幼脲3号作了延迟栗实象甲成虫蜕皮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25%的灭幼脲3号胶悬剂在空气湿度95%、风速小于2 m/s、光照强度为350 lx和25%的灭幼脲3号胶悬剂在空气湿度90%、风速小于2 m/s、光照强度为200 lx的条件下延迟蜕皮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Ⅰ号(Diflubellzuron)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lzacalis Guenée)生长发育抑制效应的实验室研究结果。用人工饲养的玉米螟研究了致死剂量与亚致死剂量的灭幼脲Ⅰ号对各发育阶段的影响。证明,在高致死剂量(100ppm)下,幼虫全部死于早期。而在10ppm以下则有不同程度的致死效应及对生长发育的抑制效应。浓度与抑制效应显著相关,而且表现出对低浓度的灭幼脲Ⅰ号有较高的敏感性。还证明灭幼脲Ⅰ号的作用时间也与抑制效应的强度密切相关,而且短时间的取食就可产生抑制效应。表明灭幼脲Ⅰ号是可以用于控制玉米螟的一种低公害的新型杀虫剂。本试验为田间试验及应用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云斑天牛成虫在杨树林带中扩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云斑天牛的发生及危害与林分类型,林中位置,虫源地距离及杨树品种等因素有关。观测了成虫在杨树林带中的自然扩散距离,方向及特点。成虫的扩散方向与林下植被丰富度,特别是补充营养寄主的多寡有关。成虫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测定了成虫一次持续飞行的时间,距离,高度,速度及方向等。  相似文献   

12.
桑天牛卵巢发育与补充营养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用不同树种饲养的桑天牛雌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研究,证实桑天牛卵巢发育与补充营养直接相关。以桑树、构树为补充营养,雌成虫卵巢发育正常,能不断产生成熟卵。以苹果树、杨树饲养的雌成虫,卵巢管逐渐萎缩,不能产生成熟卵,已贮存于输卵管萼内的卵也不能产出。  相似文献   

13.
猫儿山林区天牛科昆虫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猫儿山林区天牛科昆虫计4亚科56属83种2亚种,其中未定名种7种;星天牛、云斑天牛和桑天牛为林区的优势种;根据采集、整理、鉴定、编写林区天牛科昆虫名录。  相似文献   

14.
太行猕猴自由取食时利手现象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太行猕猴自由取食时的利手现象,共观察笼养猕猴21只。统计结果表明,少年期组个体没有利手现象存在,成年组存在明显的个体利手优势,雌猴用右手多于左手,雄猴使用左手多于右手;群体太行猕猴不存在利手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室内饲养观察法与饵木诱集观察法,对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在湖北西部地区的生活习性、生活史、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该地区1年1代,以低龄幼虫和老熟幼虫分别在韧皮部和木质部的虫道内越冬。翌年4月中旬化蛹,5月上中旬始见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成虫羽化盛期。幼虫于6月中旬开始取食,10月进入越冬。发育期温度升高可缩短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多雨潮湿可抑制成虫活动和幼虫感病。在树干的中段虫口密集。成虫喜食长势良好的树木枝皮,喜欢在新伐倒木和生长衰弱的立木上产卵,采用饵木和诱捕器诱集效果良好,为该虫的防治和预测预报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大鼠30 d喂养试验,对以姜黄、灵芝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中药保健食品进行毒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样品对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MTD)大于30 000 mg/kg BW,急性经口毒性属无毒级;3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30 d喂养试验中,各剂量组大鼠生长良好,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组织学检查等均未见与样品有关的异常改变.在试验剂量下,姜黄灵芝中药保健食品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