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巩固成果是退耕还林成败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耕还林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大生态工程,介绍了晋城市退耕还林取得的成果.论述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5项措施,即强化管护、依法管理、加强指导与服务、科学管理和抓好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学军 《甘肃科技》2016,(1):136-137
概述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评估了退耕还林所取得的成效,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路和后续产业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垦区从2002年起将沙化、瘠薄坡耕地的退耕纳入国家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至2005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178万亩,为强化退耕还林工程管理,在认真执行国家,省有关退耕还林法律、法规和政策基础上,制定了《黑龙江垦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检查验收办法》、《黑龙江垦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考核办法》,设立了连通三级的《黑龙江垦区退耕还林动态监控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4.
陆增祥 《甘肃科技》2006,22(4):184-185,160
退耕还林工程质量监理的目的在于由过去的结果管理转变为过程管理。本文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规定》为主线,在阐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监理的内涵、价值、作用的同时,进一步阐述了工程监理的进度、质量和投资控制的主题内容,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质量指标检测控制框架。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甘肃省早期退耕还林粮款补助的陆续到期,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解决退耕农户生计问题被提上重要议程。通过在对退耕还林工程整体实施情况及工程产生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一些策略。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太原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完善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存在管护经营不善、缺乏强劲后续产业等问题,提出加强退耕还林的管护及发展后续产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在镇巴县已实施了12年,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自2005年4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搞好五个结合,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通知”,镇巴县逐步进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成果巩固阶段。笔者就镇巴县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中存在的部分问题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冯瑞 《科技资讯》2014,(30):213-213
宁夏退耕还林工程自2000年以来,极大的促进了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优化。对于退耕还林的效果,更多的是依照育林数以及退耕还林耕地数来衡量,但是退耕还林对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很难有明确的衡量。该文基于黄家河的产流,对退耕还林效果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从河水的产流对退耕还林的效果做了评估。主要通过最大暴雨和最大流量之间的对比,分析两者变化趋势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退耕还林的效果展开分析。希望能对退耕还林的评价提供一个量化思路,促进退耕还林更有效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是以政府行为对自然资源的栽培过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为改善西部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而采取的一项重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对农民生活、区域经济发展、后续产业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对张掖市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的核查资料,分析了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后取得的成效、带动后续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途径和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前一轮退耕还林从1999年率先在全国开始试点,截至2006年底全省完成退耕地造林66.89万hm2。为确保"十一五"期间全国耕地不少于1.125亿hm2,2007年国家对退耕还林政策作了调整,2007年~2013年暂停退耕地还林计划任务安排,要求各省摸清耕地底数后,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重要生态区位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重点治理25°以上坡耕地。2014年新一轮退耕还林重新启动。作者参与全省退耕还林检查验收经历10余年、2015年参与完成了全省新一轮退耕还林质量督察、2017年3月参与完成了"甘肃省林业厅退耕还林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察",作者通过多年工作实践提出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积德 《科技信息》2013,(26):464-464
青海省乐都县中岭乡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退耕还林的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如何有效增加退耕户收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别从土地资源价值、退耕还林的公共品属性等角度重新认识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并对退耕还林的补偿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乡县退耕还林工作按照"退的下、稳的住、能致富、不反弹"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发展要求,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扎实稳步推进,至2009年,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6818.8亩,发挥了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本文根据新乡县退耕还林的实际工作,对新乡县退耕还林工作进行了阐述和总结,并提出了笔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林业生态工程——退耕还林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清娟  杜丽影 《科技信息》2011,(8):I0339-I0339
退耕还林工程的简介,包括退耕还林工程的意义、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原则、退耕还林工程的进展、退耕还林工程取得进展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临汾市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的基本情况,对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一系列的调研和分析,提出了搞好退耕还林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晏琼  仝新平  张旭红  晏珍  蔡琪 《甘肃科技》2006,22(12):22-25
通过对平凉市近年来退耕还林和粮食生产趋势的分析,指出退耕还林不是影响粮食生产的主要原因,农业从业人员、粮食播种面积及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远比退耕还林严重,并对维护粮食安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冕宁县基本情况出发,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探讨退耕还林现状和发展;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和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针对退耕还林工程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原州区是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之一。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改变了农民祖祖辈辈垦荒种粮的传统耕作习惯,实现了由毁林开垦向退耕还林的历史性转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状况,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该文通过对原州区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存在问题、建设该工程的指导思想与原则和对建设内容与布局分析,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技术方案。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是全国六大林业重点生态工程之一,工程实施期限为10年,10年内全国总退耕还林面积4.8亿亩,国家总投入资金3000亿元。2002年经国家批准,我县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在全县引起了巨大反响,得到了全县上下的热情关注和大力支持,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回顾总结2002年至今退耕还林的成功做法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制定下步工作方案和措施,对我们今后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
文广 《甘肃科技》2009,25(2):5-6
介绍了西和县退耕还林的基本情况,以及实施退耕还林取得的建设成效。探讨了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退耕还林发展对策,对西和县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