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广东科技》2000,(12):28-30
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陈晓花 时代背景会刺激人的思维.当一个世纪向另一个世纪过渡的时候,人的思维也开始转型.所以20世纪90年代关于“现代化转型”的话题屡屡皆是、处处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转型”、“古代文化的现代化”、“知识分子现代化转型”等等话题;白酒行业,贵州醇与茅台酒掀起了一股是实行“白酒复兴工程”还是进行“白酒现代化转型”的浪潮……中医药也需要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的变化,社会发展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人的素质,国家的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高校体育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这项伟大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体育教师的现代人素质,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具有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21世纪人才,是高校体育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本文就高校体育教师在培养现代化人才方面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体西用”与中国现代化思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是清末以降百年中国历史进程的主题。中国的现代化思想是以先进知识分子对现代化问题的认知、选择和规划为基底的。而“中体西用”也正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现代化之最早的反应模式。这两者的关系形成了一个令人困惑的文化难题。超越西方现代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分裂的困局 ,寻求一条“科技”与“道德”协调、“效率”与“公平”统一的健全的现代化道路 ,无疑体现了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孜孜探索和努力构建  相似文献   

4.
中国历经坎坷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新型现代化,它的走向是“一个主题”,即建设有中国物色的社会主义;“三大支撑”,即经济腾飞,人格再造,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5.
工业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没有农业的工业化,也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坚持走农业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跳出“城市抓工业”、“农村抓农业”的思维定势.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工业化手段经营农业,用工业化理念管理农业,坚持走“以农兴工、以工带农、多轮齐转、全面驱动”的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人的一种实践活动方式,具有超越性、主体性。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不是教育“实体化”(依托条件)方面的现代化,而是教育实践活动主体人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的功能不是灌输,而是引导、启发、激活。要引导学生确立科学的学习观,启发其自我建构,激活其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科技与旅游”既是一个“旅游话题”,也是一个“科技话题”。二者的关系既古老,又新鲜。——其实,人类的哪一步发展能离开得了科技?但是随着社会文明的进展,“科技与旅游”的话题又会不断融入新的内容。究竟二者呈现怎样的互动关系呢?看完前面的众说纷纭之后,请进入我们的’‘理论前沿”单元,看看几位专家们从理性层面所做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文化现代化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只有把文化现代化置于全球化的背景下,放到整个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去考察,才能处理好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问题,解答好现代化进程的文化难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一种辩证解决人与世界矛盾的方法论,蕴含着从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哲学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是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方法论呈现。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贯穿于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体现于对世界形势的科学判断力、敏锐把握力和民族推动力之中。中国文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世界历史意义,为全世界实现“文化脱贫”贡献中国力量,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给出中国样本,为各民族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宽广平台,为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日本作为一个后发型现代化国家的典型倍受学术界,特别是中国学的关注。17世纪中叶的中国与日本历史发展阶段相似,同样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考验,也同样有一个“闭关锁国”的阶段。然而日本顺利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入围世界现代化国家之列,而中国却一步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倍受蹂躏与屈辱。学术界通常将着眼点集中于“明治维新”,以此作为日本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却忽视了两国的“闭关锁国”并不完全相同。本试将目光集中到日本的“闭关锁国”时期,对其重新审视、思考。  相似文献   

10.
姚志成 《广东科技》2006,(9):111-112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城市化进度的加快,使人们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不但注意“衣、食”质量的提高,也开始把“住”的质量提到议事日程来。故此,人们对“家”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与更新。然而“温馨”二字是一个家庭中不可代替的精神支柱,那么,室内设计中“温馨”情意的意境,则是创作的主要根据,同时也是衡量家庭装修好坏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和动态性的复合概念。众所周知,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向西欧以及北大西洋彼岸的北美东部推进;接着在19世纪下半叶向欧洲大陆东部和北美大陆西部拓展;此后,在太平洋上的澳洲及东亚的日本也先后进入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回顾世界现代化的历史发展历程,我们认为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是值得认真总结和汲取的。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建构的历史基点是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直接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的发生、发展,而中外文学的碰撞、交汇则影响了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艺术范型及文化意蕴建构的现代化追求。  相似文献   

13.
解读《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之"生态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绿色家园、绿色地球的呼声越来越高,寻求一种环境与经济双赢的新模式成了现代人的共同愿望。以“生态现代化”为主题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一经公布,立刻激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生态现代化”逐渐走进人们的视线,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似乎从这种新模式中看到了巨大的魅力和潜力。 其实,生态现代化建设在我国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中国仍属于世界较低水平。生态现代化建设是整体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价值追求目标,是现代化发展到了一个高级阶段的体现和表证,是保证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以苏州、无锡、常州为代表的苏南地区是全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近年来.这些城市坚持“环保优先”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出现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同步发展的良好状态。与此同时,苏北地区的许多城市摒弃“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发展模式.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在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生态面貌得到大大改善。江苏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作出了表率。 本期“特别关注”栏目,带你走进“生态现代化”,解读2007年《中国现代化报告》,同时刊登了《如何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城市》、《苏南环境向好提前出现拐点》和《射阳精心打造绿色环保家园》等文章,以飨读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方元 《安徽科技》2011,(3):16-17
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指出:铜陵“十二五”时期将在扬弃过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转型升级、创新强市、环境立市和城乡一体“四大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生态、政府转型,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在更高层面建成一个生产先进、生态良好、生活幸福的现代化新铜都。这为铜陵“十二五”时期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型、在转型中谋幸福,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化进程中的西藏传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珍 《西藏大学学报》2009,24(4):91-93,124
西藏和平解放至今,近60年的发展证明,西藏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而人的现代化的关键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章主要针对西藏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负面因素,以及就如何克服不利因素,实现现代转型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女子高等教育,灵敏地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化现代化过程和现代化程度.1949年以后,女子接受高等教育有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前中国女子高等教育,还远未实现“男女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中国女子高等教育应在21世纪获得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耿静  何培东 《科技信息》2010,(1):379-380
“转型”本是一个生物学范畴的概念,后来被移植到社会学中,借喻社会的变迁.作为一个社会学专有名词。社会转型一般指社会现代化进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就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过程。社会转型影响着社会领域方方面面,也影响着社会体育的改革和发展,随着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的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离”、“企事分离”,则成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我国单位体育原有模式的运行机制也受到了挑战。所以应对新时期,对体育社团的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一些学者就这一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世界前沿,是立足于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上的创新和建设。城市现代化是18 世纪以来城市文明的一种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是现代城市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前沿过程,是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城市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和国际文化,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和城市体系的现代化,是地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化——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内在联系的三位一体,合则皆存,偏则俱失.现代化,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统帅一切的总体目标,是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生存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压倒一切的跨世纪时代主题,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灵魂,当代社会主义走向21世纪复兴的希望之星.正是现代化目标作为一种内在规律,由此决定中国选  相似文献   

20.
教育面向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首要任务。职技高师教育“是必须走在教育现代化前列的教育”,因此必须率先实现现代化。实现职技高师教育现代化,经费的投入,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学设备的更新当然重要,但绝不是第一要素,第一要素应该是职技高师教育现代化的质的发展,即人的现代化,这是职技高师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