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针对目前车载网(VANET)容量和传输时延估计的研究均为渐近分析,网络拓扑一般为一维,没有考虑具体的应用场景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用于估计基于交通安全应用场景和IEEE802.11p标准的二维车载网吞吐量容量和传输时延等性能指标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将每一个生成和广播安全信息数据包的节点用M/G/1队列模拟,并将IEEE 802.11p标准的带冲突避免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SMA/CA)机制抽象为一个半马尔可夫过程。通过试位法求解模型参数,得出VANET性能指标的理论值。移动模型仿真软件Bonn Motion和网络仿真器NS-3的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模型理论值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以确定与随机Petri网(Deterministic and Stochastic Petri Net,DSPN)为数学工具,提出一种基于DSPN的1553B总线传输机制建模与性能分析方法。按照自顶向下的建模思路,分别建立了同步消息传输模型、异步消息传输模型和消息传输通道模型,然后综合各个模块模型构建了1553B总线传输机制的DSPN模型。最后,以总线负载和延迟时间为性能指标,通过仿真实验考察了异步消息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分布式天线系统单小区下行传输时的多用户和速率问题,采用复合衰落信道模型,包括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多径衰落.利用基于矩生成函数和高斯-埃尔米特积分的方法推导了多用户遍历和速率的解析表达式,并通过蒙特卡罗仿真验证了解析表达式的正确性.提出一种基于模式搜索的传输模式选择算法以确定最佳传输模式,即分布式天线与移动台之间的配对方式,从而使遍历和速率最大化.提出的传输模式选择算法与基于最小距离的传输模式选择算法相比,可以达到相近的小区平均遍历和速率,而在特定数量分布式天线单元的情况下,前者目标函数的平均计算次数要小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不确定QoS信息下的web服务选择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web服务选择中存在Qo S属性信息不确定性的问题,在分析Qo S属性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不确定Qo S信息下的web服务选择方法,该方法分别从区间型和模糊型两方面考虑不确定Qo S信息,基于有序加权平均(OWA)算子实现区间型Qo S属性的确定化,使用联系数分析和量化web服务的模糊Qo S属性,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不确定Qo S下的web服务选择模型.实验结果证实该选择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毫米波雷达在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及无人驾驶车辆中的广泛应用,在交通道路环境下工作的雷达越来越密集,其间产生的多径干扰会导致雷达出现虚假目标.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径干扰认知的雷达自适应抗干扰波形优化方法.首先,阐述了邻近的汽车雷达产生的多径干扰是一个动态随机过程,借助时变模型对雷达产生的多径干扰传输信道参数的动态演变过程进行了描述,利用卡尔曼滤波对邻近雷达产生的多径干扰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认知学习;然后,建立主雷达的目标回波信号与干扰信号的模型,对多径干扰信号进行白化处理;最后,基于最大化信号与干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准则,建立抗干扰雷达信号优化模型,进行雷达波形的自适应优化更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地抑制雷达间的强干扰.  相似文献   

6.
张生财  张静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6):10840-10847
流控制传输协议(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是一种可靠的传输协议,2007年Internet工程任务组修订了52处缺陷并发布了SCTP新规范RFC4960,但仍缺乏形式化的描述和验证。赋时层次着色Petri网适用于从动态角度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并能够用形式化的方法进行验证分析。因此,采用基于事件和基于状态的建模方法,提出了SCTP连接的赋时层次着色Petri网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网络时延和丢失以及重传机制。通过CPN Tools分析,验证了SCTP连接过程的预期性质,并在RFC4960中描述的SCTP连接过程中发现了两类死锁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环境下多业务传输资源分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预留带宽门限和业务传输等级自适应的分布式带宽分配算法.根据移动终端多宿主传输特性和异构网络分布式资源管理模型,通过构建传输业务的网络效用函数,在传输等级Qo S需求和业务容量约束条件下,将其建模成凸优化问题;根据用户业务请求接入变化,自适应的调整预留带宽门限和业务传输等级,采用动态优化的迭代算法求得最优带宽分配矩阵.仿真结果显示,所提算法在保证网络低的通信开销和满足Qo S需求基础上,达到最大化网络的效用函数和降低业务呼叫阻塞概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光传送网节点传输模型的概念;讨论了传输模型应达到的要求和建立传输模型的意义。在线性时不变的假设下,提出利用频域传输矩阵来表示节点传输特性的方法;给出了OXC和OADM两类光传送网节点的统一的表示;根据目前通用的波分复用、强度调制直接检波系统的特点对复杂的频域传输矩阵进行了简化;并对通常所关心的节点主要性能指标与模型参数的关系、模型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模型的设计与计算机仿真、辅助设计软件开发的衔接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一种面向基于服务质量(Qo S)的多优先级消息队列调度算法的通用验证评估方法。从消息生成、时效性判断、发送策略评估和发送结果统计等方面建立了模型;并对某2.4 Kbps信道进行了系统仿真,统计得出了在该调度算法下的最优发送方案及消息丢包率。仿真结果表明文中设计的通用验证评估方法能够模拟调度算法所设计的消息发送规则和优先级翻转策略,并进一步以丢包率等Qo S参数为评价依据,证明对该队列调度算法验证评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 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光传送网的快速恢复问题 ,分析了保障 Qo S的意义和在恢复路由搜索中的关键技术。针对 WDM光传送网的特点 ,提出了多业务传输条件下恢复路由优化的设计思路 ,同时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快速搜索启发式算法解决了多约束多目标优化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和意大利两个国家级干线光网实例的计算以及与 Dijkstra算法的比较 ,验证了该算法能够在链路节点故障情况下为受损业务求取多个最优恢复路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用SEM法构建客户感知量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升客户网络感知度是电信营运商确保市场份额,提高业务收益的关键。笔者着重探讨技术面因素对客户感知度的影响,根据对客户感知调查与网络性能统计数据分析,采用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分析方法,挖掘影响客户网络质量感知因素间的关联规则,建立了key quantity indicators(KQI)和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一种能量化反映客户感知度的quality of experience(QoE)计算表,通过该表格不但能直接计算出客户感知度值,还能直观确定网络的指标短板,有利于指导针对性的网络优化工作。最后探讨针对数据业务通过优化quality of service(QoS)机制来提升客户感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未来无线网络中用户体验(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感知的节能技术这一范畴,对视频业务QoE感知技术和降低网络能耗方面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能耗目标函数和相应的约束条件,理论上分别推导出视频帧的丢帧率模型和视频帧的传输能耗模型.保障视频业务的QoE约束条件下,求出一系列符合条件的传输参数,使用迭代优化算法求出最优传输参数并计算了相应的最低消耗.对所提方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主要分析了视频业务质量、视频帧的重传数量以及视频帧的大小对传输能耗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针对视频业务质量要求高、视频数据量大这一特点,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未来无线网络的传输能耗并保障了视频业务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一种改进的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方法.传统的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方法只局限于在一个符号内进行相关运算,同步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在多径信道存在的情况下循环前缀的长度大都比较长才能正确确定符号定时点,降低了传输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多符号联合定时同步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传输速率,在符号同步估计性能较原始方法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同步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循环前缀(CP,Cyclic Prefix)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方法。传统的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系统定时同步方法只局限于在一个符号内进行相关运算,同步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在多径信道存在的情况下循环前缀的长度大都比较长才能正确确定符号定时点,降低了传输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扩展的多符号联合定时同步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方法提高了传输速率,在符号同步估计性能较原始方法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航空平台定向天线通信中网络构型效能评估的问题,针对作战平台对通信网络需求的特殊性,建立了航空作战平台定向天线通信网络构型的效能评估模型.该模型首先给出了网络构型的定义,分析了网络构型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网络传输速率、传输时延、网络健壮性、隐身性和特殊链路需求等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体系指标进行逐一分析,给出了相应的量化计算公式.最后使用该模型对给定的一个评估实例进行了仿真评估.实验表明该模型对作战平台机载定向天线通信网络构型的效能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在进行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 QoE)评价时获取数据困难的问题,建立一套在移动终端上获取用户体验数据的方法,来为QoE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目前,对于用户体验质量的研究大多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的,很少考虑到现实环境,导致研究具有局限性.通过设计运行在移动终端的应用程序,可以获取用户在真实环境下的主客观QoE数据,结合LivingLab理论,提出一种基于真实用户环境来研究QoE的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评价用户体验质量.  相似文献   

17.
结合研发无线局域网可视电话(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video phone, WVphone)的经验,定义了影响WVphoe传输效果的一组关键性能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KPI)及关键质量指标(key quality indicators,KQI),搭建了影响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的层次分析模型,并给出了符合层次分析评价策略的一组成对对比矩阵,计算出影响WVphone音视频传输效果的KPI权重次序。搭建考虑了背景流量的WVphone间互通测试平台,并将互通过程中实时产生的数据与未作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保障前互通产生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依据KPI权重设计的针对WVphone端到端传输的QoS控制策略通过了实际环境的验证。考虑到音视频传输涉及的技术和用户体验2个层面,采用评价矩阵理论,并将其与WVphone音视频传输结合,给出了无线局域网音视频传输QoE实用化评价策略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多跳无线网络(MHWN)中,由于无线信道的开放性,不可避免地面对恶意干扰的攻击。由于多路径技术固有的空间分集能力,在抗干扰设计中有着天然的优势。传统的方法多是基于干扰存在二元性进行多路径的设计,但由于干扰的智能性不断提高,其无法实现多路径路由的优化传输。为了提高抗干扰效果,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评估的动态多路径优化方法,即通过实现量化评估干扰的方法实现业务动态路由优化分配,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MHWN可靠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传统的蜂窝网无线定位方法受非视距传输、信道噪声、多径干扰等因素的影响,定位精度往往会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反转的无线定位方法。该方法以不同信道冲激响应的相关函数的脉冲宽度作为位置特征参数,测量移动终端到基站之间的距离,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实验仿真结果证明,在存在非视距传输、信道噪声、多径干扰的情况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20.
如何建立并利用多条路径传输数据成为当前网络控制协议研究的热点,然而目前针对实时媒体数据多径传输控制协议的研究还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法.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基于中继的端到端多径传输控制协议,协议使用中继作为建立、管理多径的重要组件,文中对多径传输控制协议定义的相关消息做了详细介绍,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在传输实时音视频媒体数据时相比单径传输,在传输时延、数据丢包率、传输质量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