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渗流耦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总结了裂隙岩体水力行为特征以及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指出了边坡稳定性分析时对地下水研究的重要性。通过对某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和在考虑参流场作用时的三维有限元分析可知,渗流力的作用使边坡内破坏单元大量增加,安全系数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运用决策学理论中的多人决策ADA法,对常用的几种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准确性评价。结果表明,工程地质比拟法准确性最高,岩体结构分析法准确性最低,最后对评价结果进行了讨论,用来指导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强度折减技术与快速拉格朗日元法相结合,对某岩质高边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评价,并与极限平衡法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强度折减的快速拉格朗日元法不需要假设滑动面形状位置,确定的最危险滑移面是一条具有一定宽度的滑移带,与实际情况极为吻合,它能合理简便地确定边坡的稳定性系数,是进行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岩质边坡的变形失稳问题一直备受岩土工作者的关注。通过对岩质边坡在一定地质环境条件下的本构问题研究,利用变形的有限性分析判断边坡是否稳定。结合多目标权重分析模型综合分析边坡失稳的影响因素,通过正交实验推断出各影响因素对边坡变形速率的作用程度,进而对不同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并用岩石破坏准则加以判断,对滑坡的区域危险性进行预测,从而得出岩质边坡失稳的危险等级。 相似文献
5.
张应能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1,(15):57-58
本文阐述了岩质边坡形成以后影响其稳定性的各种因素,说明了岩质边坡的变形破坏是各种内在和外在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细述各种地质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在研究各种单一因素的基础上找出它们之间的彼此的内在联系,进而对岩质边坡的稳定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评价某节理岩质边坡稳定性,将节理网络有限元(JFEM)与Rosenbluth点估计法相结合建立边坡节理网络概率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该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浅表部有部分岩体由于风化以及结构面相互切割的影响,易形成不稳定块体以"滑移-拉裂"的形式失稳.本文的分析方法考虑了结构面非贯通、随机发育的特性以及岩体... 相似文献
7.
导致岩质边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岩石性质、岩体结构、水的作用、风化作用及地震力等,岩质边坡的破坏模式有平面破坏、楔形破坏、曲面破坏、倾倒破坏;运用工程地质类比法可对边坡稳定性做出评估和预测,通过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法可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定量分析。十字型锚杆骨架在岩质边坡的防护设计中,需要满足锚杆的抗拔作用与锚杆和结构物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对边坡进行稳定分析是治理边坡工程的基础。引入BP神经网络方法,利用MATLAB软件对岩质边坡进行了预测,通过选择对边坡稳定性因素影响较大、在实际工程中容易得到的参数作为输入的神经元,忽略了一些在试验中很难得到的参数,如、值;通过多种训练函数的拟合,确定Levenberg-Marquardt函数为合适的训练算法;通过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提高了模型的计算精度,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为判别开挖岩质边坡的稳定性,结合重庆市永川区拉法基瑞安参天水泥生产线的边坡开挖工程,运用块体理论矢量运算法,分析结构面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判别可动块体、块体滑动方向及关键块体。结果表明,块体理论矢量运算法计算结果准确,可为岩质边坡支护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地震波通过结构面时的反射折射理论,探讨位移反射系数与地震波入射角的关系,建立一定条件下边坡稳定性的地震波入射角判据;同时认为,当前常用的莫尔强度准则不适合作为地震荷载作用下岩体破坏的判断依据,并针对地震荷载对莫尔强度准则进行修正. 相似文献
1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考虑影响边坡稳定性的10个主控因素基础上,进行模糊数学分析并建立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最后采用可视化的编程语言Visual FoxPro6.0编程,根据具体边坡的实际情况将主控因素的隶属度输入到主界面上,得到该边坡的稳定性评判结果.研究表明,两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评价结果与现场情况吻合,并且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优于一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12.
应力与渗流耦合作用下岩体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与岩体结构、岩体的力学性质、渗流场有关,结合边坡的稳定分析模型,研究合理分析计算岩体的力学参数、渗透系数张量的方法.利用岩体质量分类系统和塑性破坏准则估算裂隙岩体的力学参数,计算裂隙岩体的渗流系数,为岩体稳定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岩石边坡中地下水压力的基本特性及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基于对岩体边坡中地下水压力存在的基本类型,分布态势及作用形式等基本特征的研究,以三峡库区内部分滑坡及三峡工程永久船闸边坡为例分析了地下水压力对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地下水压力(包括静水压力和动力压力)可使岩体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大大降低,降低一般幅度为0.4 ̄0.7,基此认为,在改善和提高边坡稳定性中排水降压是较重要的工程治理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对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模糊等价关系的灰色Fuzzy聚类分析模型。利用该方法进行的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为确定合理的支护方式提供了依据,对提高煤矿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歪头山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由于边坡地质体的复杂性、非线性、开放性等特点,边坡的稳定与不稳定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同时,反映边坡稳定性的定性因素特征值的取值和定量因素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也是模糊的.基于这两点,通过利用边坡中的一些不确定性信息,采用黄崇福等(1995)介绍的一维信息分配方法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建立边坡稳定性与各个特征参数的模糊关系;并将其用于歪头山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分析中,计算结果符合实际,证明了其可信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迅速、准确判断震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根据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内在和外在因子,运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建立震动作用下边坡稳定性模糊层次分析模型。该模型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结合起来,运用重要性排序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对震动作用下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判断边坡稳定性情况。这种方法在工程实例分析中简单实用,易于编程,显示出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评价公路边坡的稳定性,针对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因素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选择影响公路边坡稳定性的10个主要因素,并分为两个层次.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方法,采用专家方法和经验公式法赋予影响因素的隶属函数和隶属值,建立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二级综合评判模型,得到公路边坡稳定性的预测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工程实际,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切实可行性和有效性。但对影响因素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信号频谱虚拟测量实验教学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学生从事科学实验的能力和工程意识,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实现教学最优化,把虚拟仪器技术引入实验教学,研制了“基于虚拟仪器的信号频谱测量实验教学系统”,建立了虚拟实验教学平台。教学实践证明:该系统不仅具有重放和再现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特点,而且能同时观察到信号的时域波形和频谱图,从而强化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于边坡分类,大多是按分类原则就边坡的破坏形式进行分类,对于未变形边坡则很少进行分类,为高速公路工程服务的边坡分类还没有。在总结高速公路工程边坡勘察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践,提出了适合高速公路工程的边坡工程地质分类,并将未变形边坡统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土石边坡,对岩质边坡按边坡体岩性和结构进行了细致分类,而对变形边坡则按其变形特征进行简要分类。 相似文献
20.
利用正交函数法对定热流密度加热条件下,气体在微矩形槽道内层流热充分发展滑移流动的换热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获得相应条件下的NusseIt数计算方法及换热特性计算式,并与大尺度槽道的换热特性进行比较,探讨了Kn数、槽道高宽比及动量协调系数和热协调系数等对微矩形槽道内滑移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得到了微正方形槽道的平均换热系数关联式。结果表明:微矩形槽道内的平均NusseIt数低于相同加热条件下大尺度矩形槽道中的NusseIt数,且随Kn数的增加而减小,微槽内平均NusseIt数随高宽比变化的曲线也越平坦。 相似文献